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點外賣“送”砂鍋,華麗禮盒中“點綴”幾顆水果……日常生活中,商品過度包裝現象屢見不鮮,由此催生的價格虛高、資源浪費等問題也屢禁難止。9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明确到2025年基本形成商品過度包裝全鍊條治理體系。
商品過度包裝為何屢禁不止?“全鍊條治理”怎樣破解這一“頑疾”?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進行了調查。
小物件“流行”大包裝
近日,蘭州大學在讀研究生尉婷收到網購的快遞。先拆開一個鞋盒大小的紙箱,再打開一個緞帶禮盒,在層層疊疊的拉菲草裝飾中找到一個巴掌大小的布料包裝袋,袋子裡竟還套了一個小紙盒。繼續“拆解”,一支口紅才顯露“真容”。口紅的尺寸僅為2cm*8cm*2cm,禮盒的尺寸卻為18*20*8cm。
小物件大包裝在禮品消費屬性明顯的商品中更為常見。今年6月,常州經開區市場監管局戚墅堰分局在日常檢查中發現,當地一家超市銷售的一款碧螺春茶葉,包裝盒體積巨大,而裡面的茶筒卻明顯過小。“當場稱重發現,250g的茶葉,包裝竟達1000g,經檢測禮盒的包裝空隙率不合格。”執法人員司昇棟說。
過度包裝的現象還從化妝品、禮品向一般消費品發展。在記者探訪的南京市秦淮區龍蟠彙盒馬超市,一款葡萄禮盒至少有4層包裝,盒子内的三串葡萄分别各自有獨立紙盒。園藝愛好者季雪曾在直播間購買植物,“一盆巴掌大小的多肉,賣家卻寄來一個大箱子,裡面用填充棉包了一層又一層,拆包裹就像玩俄羅斯套娃。”
什麼樣的包裝屬于“過度”?2009年頒布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标準,強制規定初始包裝之外的所有包裝成本總和不得超過商品銷售價格的20%。去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新國标”,涵蓋糕點、酒類、茶葉、飲料、保健食品等31類食品和16類化妝品,對不同食品和商品的包裝層數、包裝空隙率等作出新規定。以酒類商品為例,一瓶500毫升的白酒允許的包裝空隙率從不超過55%調整為不超過30%。
蘇州市計量測試院法制民生事業部主管黃曉炯介紹,針對禮品和社交屬性較強、過度包裝屢禁不止的節令食品,今年8月15日正式實施“新國标”1号修改單,進一步從嚴作出規定。例如,粽子和月餅的包裝層數從最多不超過四層減少為最多不超過三層,月餅的必要空間系數從12降低為7,相當于包裝體積縮減了42%,粽子的必要空間系數從12降低為5,相當于包裝體積縮減了58%,包裝材料不得使用貴金屬和紅木等。
“包裝設計的初衷是将産品的理念和藝術構思通過包裝進行體現,同時适度增加商品附加值,好的包裝可以提高商品的流通與暢銷程度。”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張明說,随着産品趨向同質化,一些商品的包裝已遠超産品本身的價值,其實是一種本末倒置。
過度包裝為何屢禁不止
在社交平台小紅書上,“沉浸式開箱體驗”“我的開箱日常”等話題常年受到關注。有網友坦言,“精美的包裝讓人心情愉悅,拆箱過程就像拆禮物。”
“在執法過程中,化妝品的過度包裝比較常見。”南通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稽查處處長吳蓓蓓介紹,化妝品通過層層包裝,增加消費者情緒上的喜悅和購買的欲望,商家也通過包裝提高了附加值。但過度包裝帶來的所謂“儀式感”,精簡包裝也同樣能夠給予。
在禮品領域,“面子消費”則是造成過度包裝的重要原因。包裝業内人士介紹,一些高檔酒需要和它定價相當的包裝來滿足産品本身的定位;還有一些酒類外包裝做得很大,是為了滿足送禮比較體面的消費需求。有茶行業從業者坦言, 囤包裝涉及倉儲、損耗等諸多問題,提高了經營成本,但茶葉有禮品消費的屬性,有消費者提出“茶好不好無所謂,包裝要好”。實際上,禮盒裝銷售量遠高于散裝。
“對包裝企業而言,‘過度’有時也是保護商品的必選項。”長期從事包裝行業的知乎網友“82年的大唐”舉例,此前做過一款出口海外的液晶屏包裝,采用BAB瓦紙箱 EPE泡棉内襯,一套包裝價格在300元左右,允許破損率千分之三,但實際破損率控制在了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如果進行降本設計,可以将包裝成本控制在260-280元,但一塊成本5000元的液晶屏破損後返廠維修,将時間和物流計算在内成本要達到8000元,綜合考慮後并沒有對包裝做簡化。
電商物流迅猛發展帶來了快遞商品的“虛胖”。南京女孩蔡曉晴同時經營電子産品和美妝産品兩家淘寶店,美妝店曾經因為包裝過于簡單被買家吐槽“花了大幾百就給我這?”另一家店銷量最高的是手機零配件,如包裝不當産品破損會導緻買家退換貨。她說,“包裝成本又不高,甯願‘過度’一些,總比差評要好。”
記者還了解到,快遞物品如果外包裝完好,内物破碎,快遞公司沒有責任,反之就不能免責。尤其涉及工藝品、電子産品等易碎或貴重物品,快遞員取件後通常會進行複雜包裝,因為一旦損壞,要賠償幾百甚至上千元。
消費者為“驚人的浪費”買單
一些商品包裝“高檔”了,“身價”也跟着水漲船高。在常州經開區市場監管局戚墅堰分局查處的案例中,半斤碧螺春正常售價在100元左右,“超标”禮盒售價卻高達280元。
在南京市雨花台區百果園水果店内,記者看到一款賣點為“脆爽甘甜、細膩無渣”的暢銷梨,500克售價13.8元。除散裝售賣,這款梨子還有禮盒裝,約兩張A4紙拼起來大小的盒子裡嵌放着6隻梨,每一隻都精心裹上了兩層保護膜,禮盒重2公斤,會員價為118元。
“消費者花了錢本來應該買到等值的商品,結果買到的卻是減量的商品和超出基本功能需要的包裝。”吳蓓蓓認為,很多企業在包裝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但這些包裝的成本也會體現在商品價格上,過度包裝産生的花費最終要由消費者自己買單。
包裝大多屬于一次性消費,到了消費者手中幾乎全都“秒變”生活垃圾。南京市鼓樓區莫愁新寓環衛工呂師傅觀察到,小區很多都是紙袋、無紡布保溫袋之類的外賣垃圾,其中一些專用保溫袋其實可以重複使用,但不少人都會跟外賣盒子一起扔出來。蘇州市華通二區商業街的菜鳥驿站站長張娟介紹,店裡準備的回收箱每天都被放得滿滿當當,雙十一等快遞高峰期,不到半天就要清理一次。
據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的調查顯示,我國包裝廢棄物約占城市家庭生活垃圾的10%以上,其體積構成家庭生活垃圾的30%以上;每年包裝廢棄物總量達1.5億噸,其中70%以上是過度包裝造成,浪費驚人。去年我省完成快遞業務量86.1億件,業内人士坦言,快遞包裝袋、膠帶、泡沫等多是高壓聚乙烯材料制成,難處理、難降解,焚燒時會造成大氣污染。
一件商品的真正價值應更加注重産品本身。中消協今年4月發出倡議:樹立科學、理性的消費觀念,盡量購買和選用資源節約型産品;走親訪友時,自覺選擇簡單适度的包裝産品,拒絕為過度包裝買單;購物時盡量自帶購物袋,減少包裝物的消耗及其造成的污染。
全鍊條治理需多方協力
《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明确了治理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商品過度包裝全鍊條治理體系,相關法律法規更加健全,标準體系更加完善,行業管理水平明顯提升,線上線下一體化執法監督機制有效運行,商品過度包裝治理能力顯著增強。
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認為,治理過度包裝難以一蹴而就,也難以依靠一個部門的力量來完成。政策的關鍵點在于全鍊條治理,在生産、銷售、交付、回收等各環節明确了工作要求,用制度合力壓縮過度包裝行為的生存空間。
向過度包裝重拳出擊,我省展開積極行動。8月17日起,省市場監管局在全省開展為期2個月的集中整治商品過度包裝、“天價”月餅和蟹卡蟹券等問題專項行動。省郵政管理局持續推進郵政快遞領域塑料污染治理,截至6月底,全省采購使用符合标準的包裝材料應用比例達到96.7%,按照規範封裝操作比例達到98.7%,可循環快遞箱(盒)使用量達到113.7萬個,回收複用瓦楞紙箱達4957.8萬個。順豐速遞去年在我省投放循環包裝箱72萬個,累計實現280萬次循環使用。
“産品包裝的設計感、體驗感的差别在于美學設計,并不在于包裝的複雜程度。”在張明看來,未來的包裝設計應更加注重對包裝形式的創新和材質的改進,在完成産品保護的前提下,通過設計和創新增強與用戶的情感交流、傳遞品牌美好度、實現包裝的簡約升級。還有業内人士建議,禮盒應該成為一種選擇,而非默認選項,消費者如果需要禮盒包裝,可以單獨進行付費,以滿足不同消費需求。
江蘇法德東恒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南京市律師協會法律風險防控委員會委員律師藍天彬認為,雖然我國已制定了十餘項包裝國家标準,但尚無規範包裝的專門法,相關法律規範散見于上位法中,行業與消費者當對過度包裝保持警惕,但如果想要治本,過度包裝的治理要上升到法律層面。例如,可參考目前歐美、日本等地區的生産者責任延伸制度,即“生産者的責任不僅需要在生産過程之中,且要延伸到産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之中,特别是廢棄後的回收和處置 ”。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黃歡 劉霞 盧曉琳 李嘉豪 鹿琳
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編輯: 紀樹霞
本文來自【交彙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