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冰雹具體位置?其實冰雹天氣在北京并不罕見,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經發生13次隻不過它很少出現在北京城市核心區,而今年相較往年其“造訪”城區的次數偏多一些,所以不少人才會覺得冰雹頻繁“光顧”,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北京冰雹具體位置?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其實冰雹天氣在北京并不罕見,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經發生13次。隻不過它很少出現在北京城市核心區,而今年相較往年其“造訪”城區的次數偏多一些,所以不少人才會覺得冰雹頻繁“光顧”。
——王冀 北京市氣候中心首席專家、主任
9月4日晚,北京東城區、海澱區、豐台區等地風大雨急,局地伴有冰雹。這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場景今年在北京城區出現的頻次出奇地高,今年5、6、8、9月都出現過。
對此有人疑惑:在北京較為罕見的冰雹天氣,為何今年頻繁“光顧”?
對此,北京市氣候中心首席專家、主任王冀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實冰雹天氣在北京并不罕見。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統計來看,北京幾乎每年都會發生20次左右的冰雹天氣。隻不過它很少出現在北京城市核心區,而今年相較往年其“造訪”城區的次數偏多一些,所以不少人才會覺得冰雹頻繁“光顧”。
山區及其周邊地區易發生冰雹天氣
“冰雹,俗稱雹子,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冰雹雲)中降落的直徑在5毫米以上的固态降水物。”王冀介紹道,冰雹有球狀、錐狀和不規則形狀等,個頭小的如綠豆、黃豆,個頭大的可以和雞蛋、鵝蛋一樣大。
冰雹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王冀解釋道,“孕育”出冰雹的冰雹雲,是從雷雨雲進一步發展而成的。冰雹雲雲體下部是暖雲,溫度較高,多為水滴;雲體的中、上部是冷雲,主要由冰晶、小雪花和過冷水滴混合組成。冰雹雲中上升氣流很強,它将在雲體下部不斷積累的水滴運送到雲體中部成為過冷水滴。雲中的下沉氣流可将上部的冰晶、雪花帶到中部,過冷的水滴與冰晶或與雪花碰撞在一起,反複多次,就形成了冰晶核。冰晶核不斷吸收空氣中冷的水汽,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而後形成雹粒。當上升氣流支撐不住雹粒時,它就從雲中落了下來,成為我們所看到的冰雹了。
“冰雹形成的溫度要比雪形成的溫度高,但要比雨形成的溫度低,冰雹天氣一般在北京地區的多發時間為5至10月。”王冀表示,北京每年都會發生多次冰雹天氣,不過大多發生在山區及其周邊地區,城區居民看到的冰雹次數相對少些,但這并不意味着冰雹出現的次數少。特别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信息不是特别發達的時候,連氣象監測站由于站點設置數量的限制,也不能記錄下全部的冰雹天氣,不過有記載北京地區曾在一年内發生超過30次的冰雹天氣。
之所以冰雹天氣多發生在北京山區,主要是由于冰雹天氣不僅與天氣系統有關,而且受地形、地貌的影響也很大。“受地形影響,北京山區晝夜溫差大,容易形成對流天氣,特别是在下午或傍晚,對流作用最強,因此這一時間段容易發生冰雹天氣。”王冀解釋道,此次由于受到雲系由西向東運動的影響,所以市區也出現了冰雹天氣。
相較于全國其他地區,北京地區的冰雹天氣并不算多。我國長江以北、燕山一線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地區,是中國冰雹天氣的多發區。而且地形越複雜,冰雹天氣越易發生,比如青藏高原東部、雲貴高原一帶,這些地區由于地形複雜、天氣多變,因此冰雹天氣頻發。
行人首先要做的是盡快躲避
和雨、雪相比,冰雹的殺傷力顯然大得多。以直徑5厘米左右的冰雹為例,其重量約為30克,根據能量守恒定律,當它從1000米的高空落到地面時,它的重力勢能就會轉變為動能,相當于3公斤重的物體從10米左右的高度下落。考慮到空氣阻力以及上升氣流運動等因素,雖然冰雹威力有所減弱,但是這樣一個冰雹砸下來,其破壞力還是可想而知的。
猛烈的冰雹打毀莊稼,損壞房屋、汽車,砸傷路人,砸死牲畜的情況常常發生。“去年北京地區的某個保險公司,因冰雹造成的保險理賠就超過3000萬元。”王冀補充道。
那麼冰雹襲來時,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
王冀建議,一般冰雹天氣的過程比較短,通常隻有2至30分鐘,因此一旦遇上冰雹天氣,行人首先要做的是盡快躲避。
行人一定要迅速進入室内或到堅固的遮擋物下躲避。如果附近沒有合适的遮擋物,那麼背着風蹲下,雙手抱頭,全力保護頭、胸與腹部不受到襲擊。如果随身攜帶有包、文件夾,可以臨時将其放在頭頂。躲避時要觀察四周是否有容易掉落的危險物品,以免被砸到;駕車人員需就近尋找地下停車場或在橋下停車躲避。(記者 陳曦)
來源: 科技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