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美視覺策略設計人水子,這次和大家聊聊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這個詞誕生于1955年由西德尼·萊維提出,它不僅是最有影響力的品牌理論之一,甚至在很多人心目中,做品牌就等于做形象,當然其實不是一回事。
大家有個共同認知,就是買東西買牌子貨,這種認知來源于品牌所具有的信任屬性。就算出問題了,也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消費者很容易就可以進行維權。
幾乎所有品牌都有競品,在價格質量差不多的情況下,為什麼消費者會選A而不宣B呢?答案是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有三層,它們分别是産品形象、企業形象和消費者形象。
(1)産品形象
價格、品類、包裝都都會對産品形象有影響。價格可以樹立高端、廉價或是親民的形象。不同品類也有給人不同的形象感受,蛋糕是甜蜜幸福,洗滌靈則是幹淨清新。包裝的差異也可以傳達出不同形象,傳統、新潮、華貴或是簡約’。
(2)企業形象
一個企業的規模實力、行業屬性、技術水準、企業文化,包括創始人的言行,都會影響消費者對其旗下産品、品牌的感知。比如大公司生産的産品會讓人感覺可靠、放心,傳統企業的形象也許是穩重、保守,小企業當然也可以讓人産生靈活、以用戶為本、不官僚之感。
(3)消費者形象
消費者形象就是人們對品牌的使用者是一群什麼樣的人,所産生的特定認知和聯想。形象密切關聯身份,身份則象征着生活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兩種情況,“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人,所以我要用這個品牌!”,“因為我想當這樣的人,所以我要用這個品牌”。
我估計讀者朋友們都是小品牌,大品牌上面内容估計都懂,隻有小品牌不懂才會學習。這裡我告訴大家一件事,别小看消費者形象,看起來它不如産品形象和企業形象重要,但玩不好也是要命的。
華為就是典型的消費者形象爛了,困在了第二層。華為的主力消費人群是非理智性高呼愛國的死忠粉,他們把愛國的大帽子狠狠地扣在了華為頭上,并惡意抹黑其他品牌。華為沖擊手機高端市場,需要有态度有認知有消費能力的人,但因為死忠粉的防禦網,華為沖了和沒沖一樣,總被人恥笑。
舉這麼個例子大家應該是都明白了,沒能明白的朋友就多讀幾遍文章。
最後問一下大家,你們現在在第幾層?
本文就到這裡,歡迎大家點贊收藏關注我!也可以去看看我的抖音shuizi0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