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局對42個住宅小區進行提質改造。圖為交付使用十年的長沙縣泉塘街道未來蜂巢小區西門口的垃圾站嚴重鏽壞
長沙縣住建局局長胡朝欽對2019年度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進行督查。資料圖片
長沙縣住建局供排水科工作人員在高溫酷暑期對全縣污水處理廠運行情況進行巡查,并對各污水處理廠出水進行采
長沙縣高林仕家小區劉女士正在小區内小黃狗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前投放垃圾。章帝 攝
◎熊冰俏
1.建設篇
建築業與建築業行業管理 建築業與建築行業管理取得新成績。目前注冊長沙縣的建築企業 347 家(其中特一級企業 18 家),吸納富餘勞動力約 10.5 萬人,覆蓋 10 類總承包資質、25 類專業承包資質。今年以來,督促在建項目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 151 個,對5935 名建築工人進行實名制管理;加強政府投資項目關鍵崗位考勤,約談考勤不達标的項目負責人。
質量安全監督 今年以來,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覆蓋率 100%。線上充分運用視頻監控系統和首創“互聯網 二維碼”智慧安全監管系統,實現“智慧安監”;線下通過網格化監管,開展各類安全生産專項整治,突出危大工程安全管控,狠抓建設領域“打非治違”,全年建設工程安全形勢繼續保持平穩可控。
特色小鎮 2017 年,金井鎮、開慧鎮、高橋鎮、果園鎮四個重點培育特色小鎮成功進入長沙市特色小(城)鎮培育名錄;2018年,金井鎮、開慧鎮被評為長沙市特色小(城)鎮;2019 年,長沙縣10 個鎮拟建設特色小鎮項目 169 個。長沙縣住建局正分區域、分産業推進特色小鎮建設工作。
一圈兩場三道 今年以來,積極建設“一圈兩場三道”。建成“15 分鐘生活圈”11 個,停車場 6 處、新增泊位 720 個、農貿市場 3 個、社區門店 1 個,人行道 38 公裡、自行車道 22 公裡、健身步道和曆史文化步道 9.5公裡。
區縣供排水一體化 2019 年,擴建星沙、榔梨、黃花水廠,全面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出台《長沙縣新建住宅供水設施建設和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規範長沙縣新建住宅供水設施建設和管理,保障城鄉供水安全;編制完成《星沙新城供排水專項規劃(2018-2035)》初步成果和《開元片區雨污分流改造規劃研究》,全面規劃布局星沙新城供排水和污水治理工作,積極推進縣區供排水一體化。長沙縣住建局積極加強縣區供排水基礎設施建設,城鄉供水基本穩定,污水處理基本全覆蓋,縣區供排水一體化格局逐步形成。
2.安居篇
房地産業與房地産開發 長沙縣住建局始終堅持房地産調控目标不動搖,嚴格落實“房住不炒”,住宅供給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房源穩步入市,銷售總量較去年同期小幅增加,價格調控效果明顯,房地産市場總體情況趨穩。目前,房地産開發企業173家,在建房地産開發項目120個。
保障性安居工程 籌集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資金 45857 萬元,其中上級補助和配套基建資金 34353 萬元,縣級配套預算資金 11504 萬元;出台《長沙縣安居工程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規範安居工程資金使用。2019年全面完成1-6 區舊城改造,棚戶區改造 576 戶,老舊小區改造 80 戶,籌建公租房8036套,人才公寓 6743 套(不含經開區),試點建設租賃住房 139 套,城鎮住房保障覆蓋率24%以上 。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管理 嚴格依法開展國有土地征收補償工作,長沙縣(含經開區)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項目 33 個,拆除房屋 15008.78 平方米,騰地 46051.05 平方米,支付征收補償資金約 1.4 億元。
物業監管 樓盤小區物業管理基本形成了“政府推動、部門聯動、屬地負責、網格落實、業主自治、社會參與”的物業監管新體系,總面積達4102萬平方米,從業人員數量約12370人;采取“以獎代投”的方式對42個老舊樓盤小區實施提質改造。
3.人防篇
人防工程建設與維護 創新推進“智慧人防”建設,完成人防監視系統試點項目建設。目前,全縣人防工程238個,總建築面積168.78萬平方米,超過全省大部分地州市總量,其中城區人均防空地下室面積達4.6平方米,遠超全省2020年人均防空面積1平方米目标。
人防疏散基地建設 在全省率先開展縣級人防疏散地域和疏散基地建設,打造人防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新模式,在全省樹立了人防融合發展新标杆,建成浔龍河人防疏散地域和12個人防疏散基地,戰時可接收安置人口達8萬人。
人防宣傳教育 推進人防宣傳教育“五進”,建成松雅湖二小人防宣教示範學校;“5.12”防災減災日,開展人防、地震、防雷宣傳活動,發放宣傳資料2000餘冊,接受咨詢100餘次;開展“11.1”湖南防空警報試鳴活動,組織松雅湖二小和浔龍河人防疏散地域防空襲疏散演練,通過電信運營商、報紙、網站、客戶端等融媒體平台進行宣傳,提高民衆自我防護能力。
4.攻堅篇
污水防治 全力以赴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進兩河流域及雙橋港等7個主要支流排口截污,完成78個“兩河七口”截污提質項目建設。啟動毛塘鋪工業園、開慧鎮葛家山、路口鎮溫泉小鎮等五座鄉鎮污水處理廠新建工程。城區建成城西、城北、星沙、敢勝垸、臨空等8座污水處理廠,提質果園等8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實現所有鄉鎮污水處理廠達到一級A排放标準;完成梨江港、畫田撇洪渠、闆倉湖濕地黑臭水體整治任務,基本消除黑臭。
藍天保衛戰 持續推進藍天保衛戰揚塵治理工作,全縣規模以上建設工地實現了視頻監控和揚塵監測系統全覆蓋,基本實現了揚塵治理“8個100%”目标;建立“紅黃牌”制度,将未及時落實“8個100%”措施且整改不力的項目納入差别化管理,并将揚塵在線監測納入開工安全條件審查;對未受監的項目,強化巡查,及時将問題項目交辦到相關單位、鎮街,及時督促整改;出台《施工現場非道路移動工程機械排污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對非道路移動機械進行重點管控;開展瀝青攪拌站 VOCS 大氣排放治理工作。
精準脫貧 貫徹落實精準扶貧工作,2019 年農村危房改造450戶,累計完成10712戶“四類”對象危房改造,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存量危房全部清零;聯點雙江社區建檔立卡貧困戶,選派黨員幹部脫産駐村扶貧,不定期走訪入戶,開展結對共建活動,援建社區危房,積極引進産業帶動實現貧困戶增收。
5.“三個年”落實篇
營商環境優化年、産業項目建設年 2019年3月,長沙縣住建局牽頭負責長沙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創新推行“容缺受理 并聯審批”模式和承諾制,改變原來“材料不齊不能辦”的審批困境,變為“邊準備材料邊審批”的并聯推進模式,核發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由5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開工即開建”和“拿地即開工”辦法,率先全省啟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率先全市首推建設、消防、人防并聯審批驗收,實現“多審合一”和“多驗合一”。
城市管理提質年 2019 年以來,長沙縣住建局以深化城市管理改革為抓手,深入推進住宅小區垃圾分類工作,提質改造全縣 42 個老舊小區和 2 個公租房小區,定期開展住宅小區安全領域“大排查、大體檢、大整治”行動和治亂專項行動;同時,美化亮化城區主幹道 90 個項目“五圖一牌”,首創“互聯網 二維碼”安全監管新模式,提升建築工地管理水平,以“繡花”功夫對待星沙人民的“家園”,努力打造氣質佳、活力足、特色優、顔值高的現代化長沙縣。匠心築建,先于未來,長沙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長沙縣人民防空辦公室)守萬千廣廈,俱百姓歡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