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兒時老屋的回憶

兒時老屋的回憶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06:06:46

淩晨4點,我從夢中驚醒,努力回想夢中的場景,依稀聽見母親的聲音:“丫頭,你還好嗎?好久都沒有回家了吧,家裡的銀杏都在掉落了,天冷了你要記得添加衣物”。微閉雙目,母親、老屋如從夢中溢出來般,久久浮現在腦海。望着窗外的霓虹,思念的種子便在心裡生根發芽。想家、想老屋、想回到兒時,想回到載滿童年回憶的老屋。

老屋,曾經生我養我,陪伴我度過快樂的童年和美好少年的地方。随着年齡的增長,老屋對我這個遊子來說卻越來越遠了,甚至有點模糊與淡化。我夢見了老屋,夢見了母親。或許跟這段時間談及老屋修建的原因吧。村支書說:“你家老屋快垮了,可以重修”;幹媽說:“丫頭,小區在改造,要不要報名”;妹妹說:“姐姐,我們把老屋修了吧”。是啊!我的老屋已經老了,30多年來,它庇佑着我和小妹以及我的長輩們,庇佑着我們幸福、快樂的生活。

老屋是上個世紀90年代修建的,修建老屋時,我的小妹剛出生,那時我也隻有4歲。聽長輩們說,父母在籌建房屋時吃了很多苦,每年到雨季就去外公上班的高原采集菌類,不管天晴還是雨天,不管道路泥濘難行,不管風吹雨打,他們都往返于山林之間。從采菌到晾曬再到銷售,都是獨立完成。辛苦的勞作換回了漂亮的“小青瓦”。從此我們一家在老屋裡過着簡單而幸福的生活。

老屋坐落在廖家龍崗村,總共有7間房屋,4個卧室,1個客廳、1個廚房、1個堂屋,還有1個小院壩。

小院壩我們天然的遊樂園,那是我最愛的地方,院壩不大,有一個羽毛球場那麼大,這裡留下了我太多太多的回憶了。小時候放學回家路過小溝邊,表姐就下河摸螃蟹,我就一個一個往書包裡裝,大大小小的螃蟹先裝滿一書包再說,一回到家就把螃蟹放進院壩,看見一院壩爬行的螃蟹開心的坐在一邊哈哈大笑。有時候太調皮了,父親就懲罰我掃院壩,每次看見這個院壩既喜歡又頭疼,總是唠叨父母為什麼把院壩修那麼大,拿着掃帚的我一邊流淚一邊掃地。

現在想起兒時的趣事,感覺童年就是一個五彩缤紛的夢,在這夢裡裝着甜蜜的糖果。童年是美好的,那時候每年農忙大人們忙着出門收割農作物,晾曬農作物就交給我們小朋友,拿着木耙從這頭推到那頭,玩得不亦樂乎。金黃的農作物散發出陣陣香味,夏季太陽總把人曬得懶洋洋的打着哈欠,但又不能睡覺,因為那些農作物還得我們照顧,不讓小雞偷吃,不讓小狗抛。于是我們想着法不讓自己休息,就在院壩不停鬧騰……

閑暇時母親和外公還在院子周圍種了很多花花草草和果樹。有母親種的桃樹、桔樹,外公種的櫻桃、銀杏還有我最愛的玫瑰花。每年春天桃花、櫻花競相開放。站在樹下,一朵朵美麗的花兒頂着嫩黃的尖,調皮的探出頭,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飽漲得馬上要綻放,一陣微風過後朵朵花兒像一隻隻蝴蝶拍打着翅膀翩翩起舞,讓人神迷意醉。一到十月,銀杏樹上的葉子就開始慢慢發黃。站在銀杏葉落滿的地上,總有一些莫名的傷感,或許那是外公種下,注目仰望,葉片重疊,陽光從縫隙中照射,光影斑駁,我不由伸出雙手輕輕觸摸,仿佛外公就在眼前。

在院壩左側是客卧堂屋和父母的卧室。家裡人少客卧幾乎成了雜物間。連接客卧是我家堂屋,那時候農村每家每戶修房子就要修堂屋。在過去,堂屋是舉行家庭祭祀或重大禮儀的場所,每逢除夕夜,外婆和母親都要煮上肉類放進堂屋,再點上香燭紙錢來紀念長輩的長輩。可是我不喜歡堂屋,即使再放更多好吃的祭品我都不喜歡進去,因為堂屋對我來說是傷心之地,在堂屋裡我送走了三位最愛的親人。一次又一次的傷痛,一次一次的生離死别,以至于我每次回老屋都不看堂屋,眼光直接跳過。因為我不想再次觸摸内心的疼痛。

堂屋旁邊就是母親的卧室。床、衣櫃、書桌和一個櫃子就是卧室的擺設。仔細看泛黃的牆上你會發現母親留下的點滴。“10月17日,米20元、油2元;12月8日,電費10元、丫頭藥費2元……”。長大後每年回到老屋,我都要輕輕撫摸牆上母親的字迹。都會感到一種很親切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像牽着母親的手,溫暖又溫馨,思念的淚水不知不覺濕潤我的雙眼。走到床邊,看似簡單的床、母親的嫁妝,記得小時候自己不敢睡覺的時候,總要纏着母親、摟着母親,賴在母親床上不走,整個房間都充滿幸福的笑聲。“這個是我的丫頭,這個是我的陳寶,我的女兒愛你們”。這是我聽過最動聽的告白,永遠記在心裡。另一個卧室就是我和小妹的閨房。不足8平方的小屋記錄下我們成長的點點滴滴。夏季的夜晚,質樸的農家早已熄燈,涼風習習吹過老屋,偶爾一兩隻螢火蟲飛進閨房,那一閃一閃的螢火像生花、像煙火,忍不住把它裝進蚊帳,讓它的光照亮閨房的空間。而我和小妹在螢火的微光裡甜蜜進入夢鄉。

在母親卧室和我們閨房中間是廚房和客廳,半弧形的竈台是那時農村的标配,小小的竈台母親炒菜、父親燒火。最好吃的酸菜魚就出自這個竈台,我偶爾也幫忙,不會燒火的我經常把廚房弄的烏煙瘴氣,摔壞碗、盤子那是常事。母親來不及做飯的時候我和小妹就搬個小凳在竈台前學着母親的模樣開始炒菜,炒出來的菜黑黑的,母親卻吃的津津有味。如果母親在世的話,我一定會纏着母親給我做酸菜魚,而我會把最好吃的全留給母親。

長大後的我們陸續離開了老屋,唯有父母冰冷的墳墓還陪伴着老屋。老屋記錄下我太多太多的回憶,老屋有母親的心血,有外公的身影……

兒時老屋的回憶(鄉愁裡淡淡的清香)1

遠在他鄉遊子很少回老家,老屋就像一位老人,安詳、靜靜的守住那份鄉愁。如今老屋要拆了,唯有在腦海中記住老屋,記住鄉愁,記住那抹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永遠不會迷失方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