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套異地案例,常住人口是屋主與父母,屋主和設計師通過線上的溝通、細節的交流,最終一起見證了“家”的從無到有,整個過程中都收獲了很多,從幻想到煙火氣我們不斷去平衡美感藝術和生活需求。

戶型:三室 面積:134㎡

▲ 平面布局圖
玄關

入戶整面牆到頂鞋櫃,中間留空,放置平時進門的小物品。

入戶門廳定制毛氈闆加木邊框,遮擋配電箱,便于開關,與全身鏡尺寸搭配,整潔統一。
餐廳

餐廳增加了一排餐邊櫃,中間留空400mm方便放置咖啡機,水杯等操作空間。

餐邊櫃地櫃厚度預留了450mm,吊櫃300mm,留出足夠的操作空間和儲藏空間,方便使用。

原本生活陽台的灰色塑鋼門換了和廚房門相同的材質高度,房間更統一和諧。
廚房

廚房本就屬火的地方,用了低飽和的配色來調和有關風水的界限,找到屬相與功能的平衡點。

櫥櫃增加的隔闆功能方便放置一些廚房的小物件。

寬度不夠的生活陽台考慮烘洗疊放的形式更節省空間,旁邊多出的小空間購買相應的收納盒,拒絕死角和浪費。
客廳

定制電視櫃考慮好高度和尺寸将插座隐形,上蓋闆活動輕松插取和藏線。有儀式的生活感都藏在美裡。

如墨般的沙發C位而放,穩重又如雲朵般輕柔包裹。牆面使用了藝術漆,增加了牆面的質感。

牆頂面塗刷特殊的古拙肌理藝術塗料,冷靜中透露着“人”優雅,質樸中凸顯“侘”的韻味。

原本面積較大的客廳陽台,增加了儲物櫃的功能,便于客廳的儲物。

電視牆位置沒做過多的裝飾,敲掉部分牆體形成長形的留空和書房聯通,打破隐性的空間界限。

原本的客廳大陽台被劃分為了兩個空間,一個空間用于用餐,另一個空間作為屋主的花園空間。

規劃出來的陽台以木質玻璃推拉門作為空間功能隐形的分隔,能使空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以自然規則為帆,超大窗戶為此提供絕佳自然之景、盎然之意。

于此,一坐一景、一會一品,與自然共頻,與心靈共振,欣喜而暢然。
書房

将采光弱的卧室開放,作為書房,利用書房空間改造以此劃分主卧室的開門位置以及收納空間。

書房空間放了很多屋主喜愛的物品,書桌下方便是相機儲藏箱,隔闆架可放置随手取到的書籍。

客廳和書房的牆體特意做了一個镂空設計,隔而不斷。

書桌的旁邊放了1.2米的沙發床,平時可坐,展開即可休息。

因為有了新的家宅,生活中許多小物件、小願望、小期待也都可以被安頓下來。
卧室

主卧利用書房的布局改造和原開門形成的過道空間增加了衣帽間功能,收納充足,也避免了入戶門正對主卧門的不适感。

利用窗戶位置做了書桌,購買成品書桌,計算好尺寸,剛好放下。
次卧

回到有床的地方,是每一個冬日下班所迫不及待的。
衛生間

做了幹濕分離的次衛生間,方便使用,鏡櫃和浴室櫃增加了儲物功能。
來自:喜屋設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