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城區舊改項目

城區舊改項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05:53:51

城區舊改項目(舊區改造提檔加速)1

圖說:截至今年10月底,上海中心城區舊改超額完成全年目标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下同)

一排排水電煤表箱鱗次栉比,一格格樓梯吱吱呀呀,一間間小屋難見陽光……這樣的場景,在上海許多舊改地塊上,比比皆是。好在,上海各區正“提擋加速”,推進舊區改造,不僅圓了百姓“安居夢”,也釋放了土地存量、盤活了區域資源,讓一塊塊寶地找到“好人家”,建成“好項目”,集聚“好産業”,形成“好功能”,成就“好未來”。

城區舊改項目(舊區改造提檔加速)2

圖說:北海甯路一即将動遷的老弄堂裡密密麻麻的電表

記者從市舊改辦獲悉,截至10月底,上海中心城區已完成成片二級舊裡以下房屋改造72.7萬平方米、3.7萬戶,占今年目标計劃70萬平方米、3.4萬戶的104%、110%,提前超額完成全年目标任務。

改造:安居圓夢在眼前

“政策信息全公開 公平公正每一家”“實事工程辦實事 民心工程得民心”……走在乍浦路、北海甯路,随處可見一條條舊改政策宣傳橫幅。

城區舊改項目(舊區改造提檔加速)3

圖說:不久前剛退休的曾滬正在公共走廊裡為年邁的父母燒飯

油鍋滋滋地響,空氣裡彌漫着油煎帶魚的香味……昨天中午11時,剛退休不久的曾滬正在為年邁的父母燒飯。看着兒子忙進忙出,88歲曾獻仁笑眯眯地走進自己搭出的“地下室”。上世紀六十年代,曾獻仁分到這間面積20多平方的房子,人口最多時住過7個人。由于不夠地方睡,于是他将樓梯下方的空間又隔出一個4平方米大小的房間,放置一張單人床、一張小書桌,成為自己的“小天地”,牆壁上還貼滿了他端正秀美的毛筆字。

城區舊改項目(舊區改造提檔加速)4

圖說:曾獻仁“小天地”貼滿了自己寫的毛筆字

“這裡要征收了,我開始收拾珍藏了幾十年的寶貝。”曾獻仁随即從床頭摸出一塊綠色鐵皮,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搬進來就在樓梯角落發現了這塊鐵皮,看着像店招,可能和這幢老房子曆史有關。如果鐵皮有價值,我準備将它捐給政府。”

83歲的老伴張玉英因為膝蓋不能彎曲,每次經過房間到走廊的四級台階,她隻能手腳并用、爬進爬出。張玉英說道,原本以為這輩子就隻能在這裡待下去了,沒想到能等到陽光征收。希望能快點搬進新家,告别這種“爬進爬出”的日子。

城區舊改項目(舊區改造提檔加速)5

圖說:曾獻仁家所住的樓棟樓梯旁的老式郵箱

“這一區域将和周邊4個街坊‘組團’,同時啟動征收。”參與該基地征收的虹口區第一征收事務所副總經理盧福俊告訴記者,為了讓這一片區舊改“提擋加速”,讓更多居民早日改善居住環境,此次征收将周邊5個街坊“打包”。以往需要20個月完成的征收工作,有望壓縮至3個月左右完成。

虹口區舊改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虹口區率先落實“市區聯手、以區為主、政企合作”政策,創新并升級“組團打包”舊改模式,将原先十幾個月甚至二十幾個月的工作量集中在3個月内完成,建立全市首個“移動黨群服務站”服務舊改基地,不斷推高生效比例,讓更多舊改居民盡早實現“住有安居”。

上海今年舊改目标已經超額完成,但舊改的“腳步”沒有停歇。“今年,上海将确保完成90萬平方米、4.5萬戶,占今年目标計劃的129%、132%。”市舊改辦負責人介紹,明年上半年将全面啟動剩餘20萬方米、1.1萬戶,并力争在上半年就完成征收。這也意味着,上海曆經30年的舊區改造工作勝利在望,即将圓滿收官。

激活:所有“毛地”處置方案明确

在舊改推進過程中,有一類地塊十分特殊,它們被稱為“毛地出讓”地塊。

上世紀90年代,随着房地産市場的興起,也為了解決舊改中的資金問題,政府按土地現狀出讓,開發商承擔拆遷補償安置費用,其動力則是土地的級差地租收益,這就是“毛地出讓”。到2004年8月,随着土地出讓制度的改革,該項政策取消。

“毛地出讓”曾經加快了上海舊改進程。然而,一些出讓地塊由于資金、收益、市場預期等諸多原因,開發商無力動遷,舊改進程也就擱置多年。然而,當地居民渴盼搬遷的願望十分強烈。

城區舊改項目(舊區改造提檔加速)6

圖說:家住黃浦區老式裡弄的邵德文正忙着整理打包

家住黃浦區老式裡弄的邵德文,已經在當地住了71年。最近,他和老伴正忙着整理、打包,準備搬到虹口涼城區域的過渡房。“倒了幾十年的痰盂罐,都倒到了白頭,如今終于可以搬家了。”邵德文告訴記者,曾經有人來通知他們,說當地要拆遷,戶口都凍結住了。然而大家期盼着,沒有人來量房,也沒有了下文,當時家裡的老母親還健在。“第二輪簽約隻要啟動,我就會早點去簽。”邵德文說,他和老伴商量了,打算拿貨币,然後慢慢挑選心儀的房子,最好是離兒子家近的。

千方百計激活“毛地”地塊啟動改造,是上海近幾年一直在大力推行的工作。市舊改辦負責人介紹,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剩餘毛地19塊。目前,黃浦、虹口、楊浦3個區還剩餘9個毛地地塊尚未啟動改造,共涉及二級舊裡12餘萬平方米、0.7萬戶。

城區舊改項目(舊區改造提檔加速)7

圖說:舊改園百姓安居夢

“全市毛地地塊已全部明确處置方案和改造計劃。” 市舊改辦負責人透露,年底前計劃啟動楊浦區146街坊等4個毛地地塊,涉及8萬平方米、0.4萬戶。其餘地塊包括虹口區185街坊等地塊将在明年初啟動改造處置。

此外,針對一些毛地存在司法查封的情況,在市高院、市舊改辦會同相關區、相關法院組成的司法查封毛地處置聯合專班大力推動下,4個地塊已于6月底順利解封,完成了中央巡視整改要求。其中,虹口區85街坊永邦地塊、176街坊賽格地塊已經完成二輪征詢簽約工作;虹口區185街坊富傑地塊将按地産參與政企合作方式實施,計劃年底前完成一輪征詢和征收決定核發工作,明年一季度啟動居民二輪征詢工作。

保護:曆史建築煥發新生

根據普查結果,在舊改範圍内的裡弄建築中,約84%都是曆史建築,普遍超過50年房齡,有一定風貌價值。舊改地塊和曆史風貌區高度疊合,如何平衡風貌保護和舊區改造?

2017年,上海将舊區改造的方式由“拆改留并舉,以拆除為主”,調整為“留改拆并舉,以保留保護為主”,明确了“堅持留改拆并舉,深化城市有機更新,強化曆史風貌保護,進一步改善市民群衆居住條件”的總體思路。通過舊改,不僅有效改善了困難群衆的居住條件,同時也提升了城市面貌、地區環境和整體形象,有力拉動了投資、消費和經濟發展。

城區舊改項目(舊區改造提檔加速)8

圖說:喬家路地塊在舊改之初就引入了“多元主體參與風貌保護”的方式

位于老城廂曆史文化風貌區的喬家路地塊,在舊改之初就引入了“多元主體參與風貌保護”的方式。上海城市更新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業務總監許菁芸介紹,這種方式在舊改前期進行評估研究,強調細化甄别評估,摸清基礎情況;在規劃設計條件方面,會同部門專家明确底線要求;在規劃實施方案方面,引入市場主體參與編制;在控詳規劃調整方面,配合管理部門,參與規劃編制。

具體來說,喬家路地塊在啟動改造之前,由專家和開發團隊對街巷界面、地塊肌理、曆史建築進行風貌評估,分析建築的外牆、結構、局部特征,甚至細化到第五立面建築屋頂的情況,而且挖掘和梳理出地塊裡的曆史和人文故事。

之後,相關方面将會同專家明确底線要求,統籌考慮風貌保護、空間格局、配套完善、功能容量等因素。同時聽取各方意見,獲得規劃管理部門明确的“規劃設計條件”,并預留“彈性”空間。

具備規劃設計條件後,引入市場團隊,編制實施方案。方案既要保護曆史街巷格局,控制地塊肌理尺度,豐富建築形态樣式,又要适應現代生活的功能需求。有了方案,上海城市更新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再配合管理部門,參與規劃編制,特别是細化保護要素和保護細則。

去年底,抓住舊改契機,喬家路地塊裡250多年曆史的私宅書隐樓被收回。不影響建築的前提下,書隐樓啟動長達3個月的應急搶險維護,結構重新加固,頂部加蓋鋼結構雨棚,深入牆體的野草被鏟除,脫落的老構件也被歸整編号,等待未來的全面修繕。這座曾搖搖欲墜的珍貴文物,如今正在煥發新生。

記者獲悉,一批以保留保護為主的舊改項目順利推進,如靜安區張園、安康苑項目,黃浦區老城廂區域、金陵路區域,虹口區北外灘區域等。

新民晚報記者 裘穎瓊 楊玉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