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9日上午,華為正式發布了2018年年報。華為2018年全球銷售收入7212億元,同比增長19.5%,曆史上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淨利潤593億元,同比增長25.1%。
以總體規模而言,華為的銷售收入幾乎等于中國最知名互聯網公司——阿裡巴巴、騰訊和百度的營收總和——白紙黑字,不接受反駁。
我的主業是企業級科技報道,因此關注點必然聚焦于企業業務。
年報顯示,華為企業BG在2018年實現了744億元(約11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3.8%。換言之,與成立之初的10億美元相比,華為企業BG在8年間實現了逾10倍的增長。
最近10年以來,全球IT支出增長率始終在5%的水平上下震蕩,因此華為企業BG的成績單絕對可以說是出類拔萃。
對此成績,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年報發布的采訪中也談到“很高興企業業務第一次超過了一百億美金,取得了很大進步,也看到了和主要友商還存在差異,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對于未來來說,雲化、智能化、數字化産生了巨大的空間。我相信華為三十年的ICT技術積累能為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一個非常有競争力的方案,華為也需要進一步的努力在競争中赢得競争優勢、赢得客戶信任。”
那麼,華為企業BG究竟是做對了什麼呢?當然,它肯定曾經不止一次犯過錯,但是私以為研究“對”可能會使得更多同行,乃至整個産業界大受裨益。
在我看來,華為企業BG的成功可以簡單地用三個字來概括:道、術、謀。
道自有文字記載以來,“道”就是中國文化中特有的哲學概念之一,與華夏文明攜手同行數千年。那麼,華為企業BG的“道”是什麼呢?
宏觀上,華為公司的企業文化、價值觀、人才觀、發展戰略、使命、願景等,均可以納入其中。不過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聚焦在其中少數的幾個點上。
2011年,華為先人一步預見到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然性,正式成立企業BG。在成立之初,華為企業BG的定位是“賣盒子”,與市場上的其他廠商别無二緻,但是也了無新意。
很快,華為就意識到企業業務轉型的緊迫性,賣盒子已不能滿足客戶和自身發展的需求,華為企業BG總裁閻力大認為“未來的企業要麼轉型成為一個平台,要麼成為平台的一部分,沒有第三條路可走。”華為“平台 生态”的戰略由此确立。華為企業BG迅疾啟動轉型,業務開始走向高速發展之路。
華為企業BG緻力做行業平台下面一層的數字化平台,并以“黑土地”為基礎建立了合作共赢的生态體系,很快成為業内争相效仿的對象。
快速崛起的華為企業BG讓友商們擔心。用思科CEO Chuck Robbins的原話說,“華為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競争對手。我們會采用不同的策略同他們競争”。媒體也注意到,思科不少高管離職後,在LinkedIn紛紛吐槽華為在産品創新、商業模式和新興市場上給思科帶來了太多壓力……
2019年,面對智能化風口,華為企業BG提出了新的定位,正式開啟了企業業務2.0階段。
閻力大表示,在堅持“被集成”的基礎上,最新定位是通過“Huawei Inside”,打造“無處不在的聯接 數字平台 無所不及的智能”,做數字中國的底座、成為數字世界的内核。
顯然,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華為企業BG會與時俱進地制定相應戰略,将自身的産品方案、行業經驗、夥伴團隊、人才隊伍等融會貫通,形成獨有的能力對外輸出,這就有力地保障了企業業務的快速發展和長期演進。
微觀上,華為之“道”也可能隻是做事的方式與風格。譬如,當前進的路上遭遇到技術屏障時,華為從不會采用迂回或是回避等取巧的方式繞過去,而是集結優勢資源,以海量的研發投入去加以攻克。
正如年報中披露的那樣,2018年華為研發費用高達1015億元,占銷售收入比重為14.1%,近十年投入的研發總費用超過4800億元,在國内是絕無僅有,在全球也是罕有對手。
或許有人會覺得華為是一家很“笨”的公司,但是苦盡甘來,天道自然酬勤,這也是華為企業BG的成功秘笈之一。
術如果說“道”是眼光、大局觀和戰略,那麼華為企業BG的“術”,就是領先的産品技術、解決方案與方法論。
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正在進入轉型的爆發期,客戶的需求不再是單一的、割裂的産品,他們需要能夠彙聚各類數據,并基于數據産生智能,最終幫助他們實現持續的數字化運營。
在企業業務領域,得益于多年來大量的研發投入,華為企業BG擁有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融合通信等全棧技術,同時也能夠提供數據中心、服務器、存儲、網絡等業界領先的産品方案。
以人工智能為例,在去年的全連接大會上,華為發布了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以及首批兩款用于人工智能的芯片昇騰910和昇騰310,它們能夠在不同場景進行部署,定制不同的人工智能應用。
以雲業務為例,華為雲目前已上線了160 雲服務和140 解決方案,與夥伴在全球23個地理區域運營40個可用區。以“用得起,用得好,用得安心”為宗旨的普惠态度,華為AI服務在10大行業超過200個項目進行着探索。
為了進一步加速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華為構建了以雲為基礎,涵蓋AI、大數據、IoT、融合通信等技術在内的數字平台,實現數據融合,向上支持應用快速開發、靈活部署,使能各行業業務敏捷創新;向下通過無處不在的聯接,做到雲管端協同優化,從而實現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打通。
謀顧名思義,“謀”就是華為企業BG的謀略。
衆人拾柴火焰高。華為相信,惟有建立起良好的生态體系,市場和産業環境才可以走向正向循環,參與各方的利益才能夠得到保障。在這種生态中,客戶、夥伴和華為都能夠找尋到自己的利益點和價值點。
熟悉華為生态理念的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不做股權投資。這“三不”是華為對自己業務邊界的嚴格界定,更是對生态夥伴的重要承諾。
與此同時,基于全球14個城市分布的OpenLab,華為為夥伴提供聯合創新、支撐集成、部署測試、驗證等在内的全方位技術支撐。閻力大表示,華為希望為那些有夢想、有追求的夥伴,提供更大的舞台。
在與生态夥伴合作的過程中,華為也始終重視對夥伴的賦能,賦能所針對的不僅包括銷售型夥伴,還包括解決方案夥伴和雲夥伴。此外,華為也在聯合更多的高校和社會力量打造ICT人才生态,為整個生态的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目前,華為EBG中國區已經擁有2家超百億元體量的合作夥伴,超億元的合作夥伴有100多家,整個生态呈現出勃勃活力。
一直以來,華為以積極和開放的心态,參與到各種技術組織的建設,以及相關标準的制定中。如華為與合作夥伴發起成立了智慧城市産業生态研究組,在中國積極參與國家智慧城市所有标準工作,已制定了30多項标準,共同推動中國智慧城市産業發展。
閻力大表示,華為将與合作夥伴一起做大蛋糕,并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支持,從方案孵化和智能營銷、方案複制、夥伴激勵方面加大投入。華為将以開放共赢的生态為杠杆,攜手生态合作夥伴,一起撬動智能時代,幫助客戶取得商業成功。
過去的事,交給歲月去處理;将來的事,留給時間去證明。
華為企業BG真正要做的,就是牢牢把握住今天的機遇,并在未來不斷實現新的突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