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劇照
“秦晉之好”在現在的漢語意思裡,泛指兩家聯姻。出自元·喬孟符《玉箫女》第三折。說兩家結親的時候,就說結成“秦晉之好”。那“秦晉之好”源于何處,為什麼被人說是有利可圖呢?
東周時期,即公元前676年,晉武公的兒子姬詭諸繼承了父親的位置,就是後來的晉獻公。而獻公的父親晚年的時候娶了齊桓公的女兒齊姜,這齊姜則與當時是太子的獻公有了私情。這不獻公一繼位,就把自己的庶母娶為了夫人,還生了一個女兒伯姬和兒子申生。這個伯姬在後來的秦晉政治聯姻中嫁給了秦穆公,從晉獻公開始,所謂的“秦晉之好”便開始了。
在這之前諸侯的聯姻也是很多的,有的是為了國家的利益,或者是為了國君自己的私欲。用自己的女兒去換取和平,疆域,财力等等。利之所在就在于此。
晉惠公劇照
在春秋戰國時,秦人被中原人認為是西域人,野蠻人。春秋五霸的齊桓公已經名噪一時,秦穆公也想着來插一腳。為秦國以後着想,秦穆公就先與和中原交好,以圖後強後稱霸中原。就想與當時力量最為強大的晉國聯姻,真是應了那句“背靠大樹好乘涼”,有了這個強大的親家,要想欺負我,也得看看晉國的意思吧。就向當時的晉獻公求娶女兒為夫人。晉獻公就把自己的大女兒嫁給了秦穆公。秦晉第二次聯姻利在于後盾強大,無後顧之憂,亦不會被強大的對手欺負。
後來到了晉獻公後期,獻公為了立小兒子為晉國的國君,就殺了自己的兒子申生。都說“虎毒不食子”,看此情況,晉獻公的兒子認為自己的父親說不定也要殺自己,于是他另外的兩個兒子夷吾和重耳,就趕緊逃到别的諸侯國去避難了。過了幾年,夷吾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做了晉國國君,即晉惠公。但是夷吾在秦國大旱無糧的境況下和秦穆公撕破了臉,發兵攻打秦國,但是失敗了,隻好讓自己的兒子圉去秦國做人質,這才換來秦國的原諒。縱然聯姻,在諸侯國之間的利益上聯姻卻阻止不了戰争。
春秋五霸之會盟圖畫
秦穆公為了籠絡公子圉,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這在當時的情況來說,是一種親上加親的好事,如果按照常理來說,關系應該更好才對。但是圉聽說了他的父親夷吾病了之後,害怕國君的位置被别的兄弟,伯父搶去了,沒有知會一聲就跑回了晉國。一年後,公子圉如願當上了晉國國君,就是後來的晉懷公。秦晉第三次聯姻,秦穆公本來的算盤打的挺好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圉,等到圉繼任晉國國君,秦穆公就好以老丈人的身份影響晉國,但誰成想,圉回到晉國繼位後跟秦國突然就不相往來了。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晉惠公和晉懷公所做的事情也是如出一轍。
秦穆公很是氣憤,對這種不知好歹的人發誓要報複,就立即決定幫助重耳當上晉國國君。把逃到楚國的重耳接回來後,還把自己的女兒改嫁給了重耳。秦晉第四次聯姻,不過是為了報複晉懷公。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當上了晉國的新國君,即晉文公。重耳經過自己的努力和大臣的幫助,成為了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這回的寶算是押對了。但是此時強大的晉國也讓他不敢輕易的向東擴張了。
晉文公劇照
直到重耳稱霸後不久就去世。秦穆公看不起繼位的晉襄公,而秦穆公也已到了晚年,經過兩次攻晉失敗之後,最後孤注一擲親自率兵攻打晉國,終于打敗了已經稱霸中原的晉國,也成了“春秋五霸”之一。這就是秦晉之好的經過,他代表的是一種政治上的聯姻,是國家之間的聯合,也不過是為了貪圖既得利益而存在的。這才有了“秦晉之好”有利可圖的話。
《編者寄語》親愛的讀者朋友,能讀到這裡說明我們緣分不淺,文章或許寫的不好,但是你的意見和建議對我還是很重要的,因為有了你的品評,我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供大家閱讀。我如果是那匹千裡馬,你就是伯樂,隻有你才能鞭策着我發揮自己的才能,不斷的進步。謝謝您的閱讀。如果大家看完如有什麼想法。歡迎評論留言。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