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在《生活在别處》中寫過一句話:
“遇見是兩個人的事,離開卻是一個人的決定。”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别。
成年人的世界裡,結束一段關系,往往不是聲嘶力竭地争吵,而是默不作聲地疏遠。
朋友疏離會讓我們難過,親人生疏會讓我們不安,愛人冷落會讓我們心生怨怼。
一個人開始疏遠你,最好的應對方式,莫過于不追問、不糾纏、不打擾。
不追問,是成年人最大的清醒
知乎網友@默默醬分享了一段自己的經曆:
自己剛進職場時,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白。
認識了一個新同事,兩人一見如故,成了親密無間的朋友。
後來因為自己在工作上表現得還不錯,被領導提拔做了項目組長。
升職加薪本來是好事,可她卻很苦惱,因為她發現這位同事開始慢慢疏遠了自己。
中午不跟她一起吃飯,點下午茶的時候也不會叫自己,甚至開例會時,也刻意坐去離自己遠的位置。
默默醬當時很不理解,于是直接問她,是不是自己哪裡冒犯到她了。
同事隻簡單回了兩個字“沒有”,然後對自己越發冷淡。
默默醬發信息給她,她不回複。
隔天在自己的追問下,對方還是表示“沒有什麼想說的”。
之後,兩人除了工作關系已形同路人。
來源:全景視覺
默默醬覺得特别難受,總想去找她問個清楚,卻不知如何開口。
看到有網友在評論區開導她的一句話,堪稱人間清醒:
“這種莫名其妙的疏遠,往往是背後有人說了什麼,而她偏偏聽進去了,你也不需要再去追問。”
從青澀到成熟,從懵懂到清醒,成年人早已過了事事求因問果的年紀。
人總是越成長越明白,很多人和事,曆來不由人願,再多追問也于彼此無益。
要知道,打定主意離你而去的人,對方的主動疏離就是答案。
一遍遍追問原因,得到的無非托詞,反而讓自己徒生煩惱。
即便得到了答案,也無法令自己滿意,隻會讓自己陷入執念中難以自拔。
一段關系走到盡頭,苦苦追問,沒完沒了,既不能改變既定的結局,還會讓自己傷心痛苦。
昨日不可回轉,事過不必追問,給彼此留一份尊重,回敬往日的情分。
疏離無聲,就此别過,不追問,是成年人最大的清醒。
不糾纏,是成年人最好的體面
作家哈珀·李曾有一個關系很好的大學同學卡依特,兩人都喜歡文學,一直互相鼓勵。
上大學時,哈珀·李經常會跟卡依特分享自己的創作靈感。
後來,哈珀·李開始寫小說,經過多年打磨,寫出了《殺死一隻知更鳥》。
這本書剛出版時,卡依特還非常熱情地幫忙推廣。
随着《殺死一隻知更鳥》逐漸受到熱捧,哈珀·李也榮登當時最受歡迎的作家榜首。
然而,這時的卡依特卻日漸疏遠她了,哈珀·李主動聯系了卡依特,希望重歸于好。
來源:全景視覺
可卡依特卻對哈珀·李的主動示好無動于衷,甚至還對外宣稱,自己才是這本書的真正作者。
一時間,這件事被媒體大肆渲染,卡依特迅速成名。
而哈珀·李未作任何辯解,選擇了躲進小鎮過着半隐居的生活。
多年後哈珀·李在信中寫道:“糾纏,隻會消耗完我對我們關系最後的一絲好感,兩敗俱傷。”
人這一生,或許愛過,或許恨過,或許錯過,或許路過。
當一切過往都煙消雲散的時候,一切企圖挽回的方式都是徒勞蒼白的。
人與人的交往中,最令人難過的是:
當一個人開始疏遠你,你卻還停留在原地,一味糾纏,期盼着對方回心轉意。
正所謂,琉璃易碎,彩雲易散。
曾經的如影随形是真的,如今的天涯陌路也是真的。
人看清就行,事看透就好。
當對方刻意地冷落你時,也就相當于單方面地宣告了這段關系的終結。
再多的死纏爛打都是徒勞,對方也不會因為你的糾纏而為你停留。
人這一生,有多少不期而遇的偶然,就有多少不告而别的必然。
與其在糾纏中消耗自己,不如釋懷,體面退場,還彼此自在。
來源:全景視覺
不打擾,是成年人最後的默契
微博上有個熱門話題:“被朋友有意疏遠,還要不要挽回?”
評論區滿是成年人才懂的默契:“别再去打擾一個刻意疏遠你的人了。”
演員李若彤在自傳《好好過》一書中,寫過自己的一段經曆。
在一次拍戲時,她認識了同劇組的一位女演員。彼此性格相似,愛好相近,很快便以姐妹相稱。
形影不離,關系好到無話不說。
後來,李若彤離開了劇組一段時間。
她一回來,就迫不及待地找到那位女演員,熱情地跟對方打招呼。
沒想到對方隻是掃了她一眼,很冷淡地應了一聲,扭頭就走了,隻留下自己愣在原地。
後來才知道,在她離開期間,這位女演員又結交了新的朋友,是一個很紅的大明星。
李若彤尊重對方的選擇,同時也認清了自己在朋友心中的位置,再也沒有去打擾她。
兩個人如同兩條相交線,短暫相遇之後,再無交集。
想起網上的一句話:“不知何時,不言不語,體面地退出彼此的世界,成了你我最後的默契。”
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疏遠,隻有漸行漸遠的結局。
一個人之所以疏遠你,無論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歸根結底都是因為不在乎你。
因為不在乎,連敷衍都會覺得累,更不會想辦法化解誤會;因為不在乎,才會無視你的感受,更不會花心思維持關系;因為不在乎,無論你如何主動,在他眼裡都是一種不合時宜的打擾。
人與人相處,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杆秤,分得清真假,量得出輕重。
既然對方選擇疏離,再去打擾就失了成年人應有的分寸。
成年人的心照不宣,不過是人生難如初見,你我各自安好。
來源:全景視覺
很喜歡一句話:“來是偶然,去是必然,盡其當然,順其自然。”
人這一輩子,無非一邊遇見,一邊再見。
得不到的回應,就别再追問,給彼此最好的尊重;變了味的關系,就趁早放下,給彼此最大的體面;留不住的人,就别再打擾,給彼此最後的祝福。
緣分的盡頭,讓花成花,讓樹成樹,讓你我各生歡喜。
相信這世上,總有人看得見你的光芒,滿眼星河隻為你而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