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于故宮裡的文物、故宮裡的人有了一些了解,估計是因為《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紀錄片。它是2016年播出的,當時覺得看不過瘾,轉眼已過去了幾年。
現在央視推出了關于故宮的又一部力作,依然看得人贊歎連連,那就是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
2020年,紫禁城建成後第600年。
600年間,它在風雨中屹立不倒,見證了多少曆史。
在2020年9月10日至11月15日,故宮舉辦了“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的第一集就記錄了這次大展的籌備。
清晨,一群人先是把大門打開,然後将近十個人一起把門檻擡走——這是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第一集的開頭一幕,像是邀請人們跟着鏡頭穿梭時光。
“午門,一直是紫禁城最重要的入口,從帝王将相到尋常百姓,它見證了這座宮殿的古老曆史和幾乎所有的過客。”
“丹宸永固”這個大展有453件展品,它們帶着人們仿佛回到了1420年,親曆600年前紫禁城建成的時刻。而故宮本身,也是建築展品。
中國古代宮殿的建造,有着一整套高标準的施工方法,被後來的匠人們總結為“八大作”。而排在首位的,是構築地基的“土作”。建造紫禁城之初的“土作”工藝,已無人知曉。但是通過“明中都遺址”,可以看到明初宮殿“土作”工藝的最高标準。
僅挖掘出來的部分,就各有18層之多,這一“土作”工藝被紫禁城沿用并進一步優化。如此厚重堅實的地下結構,不僅确保了建築之上的宮殿曆經600年寒暑巋然不動,也寓意着王朝能夠永遠延續,是為“丹宸永固”。
丹,是宮牆的紅色;宸,為深邃的宮殿。
故宮不愧是集結了諸多最高工藝的建築群,不管是地基,還是磚瓦,一點一滴都大有講究。
“0.1公分的厚度,如冰糖般半透,反光時具有珍珠般的光澤,切割起來質地堅硬卻極易分層。”走遍故宮,這種特殊的瓦片,隻出現在養心殿正殿後檐這一個地方。這次準備修繕它,拆下瓦片拿去研究,結論是:這并非雲母,而是一種貝殼,名叫“海月”。
用貝殼做屋頂,這是多麼精細的巧思,既滿足采光要求,又符合審美要求。至今,研究人員找了很久,都沒找到适合用來修繕養心殿的“海月貝殼”。
而這種曾經流行于我國東南沿海的窗貝,是如何走進皇宮内院,它是為誰而建,是否和乾隆六下江南有關。目前,專家仍在尋找确切答案。
《我在故宮六百年》既說的是文物,也說的是人。
以前很多故宮的工作人員都沒有留下姓名,紀錄片裡說到,也是很難得找到一張修繕工程的設計者與施工者的合影。
“丹宸永固”大展開幕那天,一些退休的高級工程師被邀請回到故宮。有個細節是,兩位老人家聊到年齡,兩人相差4歲。其中一位就說:“這4歲啊,在人中年時候不顯。到這個歲數,4歲就是有點差别了。”
不管是帝王将相,還是尋常百姓,人都會老。而凝聚了人類智慧的宮殿,仿佛不會老——這正是故宮的魅力吧。
2021年02月18日星期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