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如何做一個最安全的硬件産品

如何做一個最安全的硬件産品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9-01 07:26:44

互聯網産品經理隻是産品經理中的一種,與之相對應的是工業産品經理。那麼你對工業産品經理又了解多少呢?這篇文章将圍繞着智能硬件講述産品經理,從産品經理的初階,中階以及高階進行談論。對産品經理有興趣的小夥伴不要錯過哦!

如何做一個最安全的硬件産品(解析智能硬件産品經理的能力要求)1

産品經理是一個曾經很火熱的崗位,當然目前熱度依然在線。産品經理概念的火熱和普及,是伴随着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而來。

因互聯網産品用戶棄用成本太低、極易流失,催生了一批以“拜用戶教”為信仰的互聯網産品經理,左手用戶右手體驗,沉溺于手機或電腦屏幕這塊方寸之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而無法自拔。

然而,互聯網産品經理隻是産品經理中的一種,與之相對應的是工業産品經理,一虛一實交相輝映。

公認的說法,世界上最早的産品經理來自于寶潔,生産的是快消類産品。

廣義上所有實物類産品都可認為是工業産品,而硬件産品則可認為是其中的電子類産品。

智能硬件産品又屬于硬件産品下的一個子類,目前并沒有業界統一的定義,但從歸類上來看,可以将市面上存在的智能硬件産品分為四類——噱頭型、聯網型、弱AI型和強AI型。

  • 噱頭型:和智能基本無關,純屬蹭流量的;
  • 聯網型:産品能夠聯網,并配以APP,當前的智能硬件大多屬于此類;
  • 弱AI型:用上了語音AI,視覺AI技術的硬件産品,如智能音箱、智能門禁;
  • 強AI型:搭載了強AI能力的産品,如自動駕駛。

作為一名(智能)硬件産品經理,想成為真正的産品高手,需要從初階(P1)到中階(P2)再到高階(P3)這三個裡程不斷進階,走完英雄之旅。

一、P1

P1階段PM(産品經理簡稱,下同)的定位是:

  • 能夠跟進好一個給定的現成項目;
  • 關注産品怎麼做出來;
  • 微觀注意力,主要放在産品本身。

以上幾點體現為:

1. 重點關注産品階段中的開發階段

對于一個硬件産品從0到1的過程,包含了多個階段。在P1主要關注其中的開發階段,包括了設計和生産。

  • 設計:ID外觀(Industrial Design)、MD結構(Mechanical Design)、RD電子(R&D)和PD包裝(Package Design);
  • 開發:EVT、DVT、PVT、MP。

把握好了設計和生産兩條腿,項目跑起來基本就不會有問題。

2. 能夠做好幾份關鍵項目文檔

  • 産品規劃報告(BRD):講清楚為什麼要做一款産品;
  • 産品定義(PRD):講清楚這款産品要做成什麼樣子;
  • 業務流程圖:以流程圖的方式,講清楚用戶從拿到帶包裝成品,到完成産品主線功能使用的全流程;
  • 頁面流程圖:如有配備APP,在業務流程圖中的APP環節基礎上稍作展開,仍以流程圖形式,同時展現各頁面關鍵要素;
  • 原型圖:如有配備APP,在頁面流程圖基礎上繼續展開,将各頁面的關鍵要素,豐富成型為原型圖。

3. 知識能力儲備

了解足夠的電子和結構工程知識,以自學為主。關鍵能力為執行力。

二、P2

P2階段PM的定位是:

  • 能夠帶領團隊從0到1做出來一款産品;
  • 關注産品做成什麼樣;
  • 中觀注意力,放在用戶、對手和自己(指企業)。

以上幾點體現為:

1. 重點關注産品規劃

産品規劃包含了一個産品的單産品規劃和産品組合的多産品規劃

單産品規劃圍繞着用戶需求、競品分析和資源整合展開。

看用戶可知做什麼,看對手可知别人如何做,看自己可知内外部有多少資源、如何整合,進而知道怎麼做。

多産品規劃方式有多種,可形成不同的産品組合,舉個例子:

  • 旗艦型産品:以拉升品牌形象為目的;
  • 利潤型産品:以收割利潤為目的;
  • 流量型産品:以收割流量為目的,盈利為次。

另外需具備通過數據分析反向疊代産品規劃的能力,用數據來指導産品工作。

通過數據保證穩定産出,通過數據來做疊代的依據。包括以下幾點:

  • 問題分析:通過數據認識并還原用戶使用産品路徑,從而發現、解決問題;
  • 用戶分析:用數據給用戶分層,精準解決特定用戶的問題,方便做精細化運營及制定運營策略;
  • 需求排序:數據能幫助确定需求影響面、使用頻率,助于需求優先級排序。

需要注意的是:

  • 對于不聯網的普通硬件來講,并沒有數據可以采集。
  • 對于聯網的智能硬件,需要“埋點”關鍵數據點位,作為後續數據采集基礎。

2. 關注産品階段中的概念階段和上市階段

整個産品階段可大緻劃分為概念階段、開發階段和上市階段

在P1主要關注開發階段即可,P2則需擴展範圍至上下遊,同步關注到概念階段(Concept)和上市階段(GTM,Go to Market)。

3. 知識能力儲備

  • 知識儲備:儲備工業設計方面的知識,畢竟現在産品和人一樣,都是靠顔值吃飯的。另外,最好能夠掌握互聯網PM做産品的一些思維和方法論,對于做軟硬件協同的産品會有幫助。
  • 能力儲備:此階段的關鍵能力為信息處理能力(也叫信商,即處理信息、判斷信息價值的智商)。從網絡結構的角度來看,将占據的網絡“搭橋者”這種獨特位置、連接兩個或多個割裂網絡的角色,叫做“結構洞”。

PM則恰好位于項目團隊中的結構洞,處于關鍵的信息集散地,有着最豐富的信息源。所以需要有能力且有義務做好信息處理,快速透過紛繁蕪雜的表象,洞察本質并做出合理決策。

三、P3

P3階段PM的定位是:

  • 能夠帶好一條或多條産品線;
  • 關注做什麼方向的産品;
  • 宏觀注意力,具備行業格局和商業洞察力。

1. 行業格局

格局是個熱門詞彙,大格局普遍理解是“視野大、胸襟廣”的意思。

什麼是格局?

格,是“格物緻知”,就是認識事物、獲得知識的意思。局,是人與人、資源與資源、人與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

所以,格局連在一起,就是把各種人和資源之間的關系都看透的意思。

格局越大,意味着能看透越複雜的關系。最大的格局,就是看到最透。把事情看到最透,就不會為一些細節所困擾,也就“想開了”,自然就有了大器量、廣胸襟。

理解了格局的概念,行業格局所關注的自然就包括了:

  1. 行業内生産同類産品的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是為競争格局
  2. 行業内生産同一産品的上下遊企業之間的關系,是為産業鍊格局(産業地圖)
  3. 行業與行業之間的關系,是為商業格局

自己所負責的産品,身處該行業格局中能夠取得怎樣的表現,需要關注以下幾個重要指标:

  • TAM:即Total Available Market,總有效市場或者市場規模,這是行業空間的天花闆。然而,這是一個龐大的、基本沒用的數字;
  • SAM:即Serviceable Available Market,可服務市場,在基于公司内外部資源的客觀條件下,所能服務到的市場範圍。這個數字小了很多,基本有點用了;
  • SOM:即Serviceable Obtainable Market,可獲得市場,在能服務到的市場範圍内,有能力拿下來的市場範圍。這個數字進一步縮小,可以作為業務目标了;
  • Market Share:市場占有率,關注該産品在TAM中所占有份額;
  • Market Growth:市場成長性,關注整個行業TAM的增長或下降趨勢;
  • Market Net Value:公司實際收入,基于SOM所推斷出來的公司實際收入(非流水,流水有可能隻是過賬戶一道手,不一定是收入)。

整體行業格局清晰之後,便可得出以下結論。

  • 能不能幹:行業空間多大(包括TAM/SAM/SOM/MNV),增速多快,機會點在哪裡;
  • 怎麼幹:通過競争格局,産業鍊格局,找到關鍵突破點;
  • 給誰幹:洞察典型用戶模型,解決典型用戶的典型需求。

2. 商業洞察力

經典電影《教父》中,有這樣一句台詞:

花半秒鐘看透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擁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花半秒鐘看透本質,這就是洞察力的體現。

洞察力,就是透過表象,看清“系統”的黑盒子裡,要素以及要素之間連接關系的能力。

所有無法解決的問題,都是因為看不清。因為要真正解決問題,通常不是改變要素,而是改變他們之間的連接關系。

普通的人看到結果,優秀的人探索原因,頂級高手能洞察本質、抽象模型。

解決問題的辦法有上千種,但最有效的一種,一定是釜底抽薪,而非揚湯止沸。

3. 能力儲備

産品架構搭建能力、銷售思維、領導能力。

這裡對産品架構搭建能力大概展開說明一下。

産品架構搭建能力是什麼?

通常理解為産品技術方案架構,是将可視化的具象産品功能,将其抽象成信息化、模塊化、層次清晰的架構,并通過不同分層的功能模塊組合、交互關系、數據信息流轉,來傳遞産品的業務流程、商業模式和設計思路。

為什麼要畫?

  1. 梳理産品方向的判斷:通過該架構圖可以厘清整體需求如何分期和落地,未來産品的可擴展性以及疊代方向;
  2. 為技術和運營提供支撐:按照架構圖的結構和路徑,項目裡程碑就可以被清晰拆解出來,同時可據此産出技術架構方案、産品運營計劃等強依賴産品方向的方案;
  3. 讓他人可視化理解産品架構:清晰簡單呈現自己的産品思路,明确産品邊界,指明産品方向。可用于複雜項目開始前的産品規劃,以及項目結束後的産品複盤。

從P1到P2再到P3,産品路漫漫其修遠兮,但路途風光無限,讓我們享受其中吧!

本文由@Ericlee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CCO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