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保險業公司業績

保險業公司業績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5:55:31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保險業公司業績(保險業低調開門紅)1

圖蟲創意 圖

年金險、增額終身壽險等儲蓄類險種大受歡迎。一方面,共同富裕下年金險和終身壽險的特殊功能有望得到發掘;另一方面,财富管理大遷徙背景下,保險類金融資産有望分流資金。

2022年的保險公司“開門紅”雖遲但到,略顯低調。

整體來看,2022年險企“開門紅”産品形态依舊主推各類年金險、增額終身壽險等儲蓄型産品,部分公司加入了養老年金形态産品供客戶選擇。同時,推出重疾險等核保寬松政策以及附加增值服務政策,助力“開門紅”。

國泰君安非銀團隊預計,主要上市險企2022年“開門紅”的儲蓄險銷售将符合預期,但保障産品銷售将面臨較大壓力,進而沖擊2022年一季度的價值增長。

放寬核保條件成标配

《國際金融報》記者通過多方渠道收集到的信息顯示:目前已有泰康人壽、同方全球人壽、中英人壽、工銀安盛人壽、中意人壽、信泰人壽、瑞泰人壽、長城人壽、百年人壽等近30家保險公司,陸續出台2022年“開門紅”核保優惠方案,助力“開門紅”。期限一般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也有的提前至2021年12月1日。

按照核保的定義,保險公司會對投保申請進行審核,決定是否接受承保這一風險,并在接受承保風險的情況下,确定承保條件。保險公司在“開門紅”期間會主動降低重疾險等産品的核保标準,這意味着隻要投保人如實告知,很多以往可能會出現加費、除外、拒保等情況的,都能以标準體承保。

比如信泰人壽,單純超重(BMI≤30)、輕度血脂增高、輕度脂肪肝、單側單發腎結石等,重疾險免額外加費或責任免除。

核保寬松政策一般還包含免體檢保額的提高,在保險公司的投保規則當中有一條規則就是購買的保額超過一定的額度是需要接受保險公司安排的體檢,體檢的結果能夠通過審核才可以進行購買。這無疑對想高保額單獨購買某個産品的消費者來說是利好的。比如,中英人壽針對購買普通壽險的18-40歲客戶,免體檢基本額度放寬至90萬元。

某保險經紀公司資深銷售經理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核保寬松政策不僅讓銷售人員的銷售變得更容易,也讓消費者成為最大受益者,為更多輕度健康風險的人群提供了保險保障。“需要提醒的是,不管是否有核保寬松政策,一切仍從自身需求出發”。

年金險 萬能賬戶

2021年10月,中國人壽率先發布“開門紅”主力産品鑫裕金生,正式拉開保險業2022年“開門紅”序幕。随後,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人壽等險企陸續跟上。

産品形态仍以“快返型年金/兩全 萬能險”的雙主險組合,繳費期和保險期都較短,與前兩年開門紅主打産品基本一緻。比如,中國人壽發布的“鑫裕金生”“鑫裕年年”“鑫裕臻享”3款開門紅産品,“鑫裕金生”為兩全保險,其他為年金險産品。可趸交,也可期交,期交最短降至3年,保險期間多在10-15年,最短可降至8年。

太保壽險推出的鑫享事誠慶典版,3年、5年交費,5年就能領取,7年就能期滿。

再如人保壽險推出的卓越金生保險産品組合,涵蓋卓越金生兩全保險與人保壽險品質金賬戶終身壽險(萬能型)(卓越版),投保年齡涵蓋出生滿28天至75周歲,兩全險交費期間分為3年交、5年交,保險期間7年。

部分險企還增加了養老保障服務。以平安人壽禦享财富保險産品計劃養老版為例,養老版由平安禦享财富養老年金保險、平安聚财寶(2021)終身壽險(萬能型)、平安聚财寶(2021)養老年金保險(萬能型)組成,考慮到已退休和臨退休人群的保障需求,将投保年齡上限放寬至75歲,交費期限可選3年或5年,8年滿期。平安人壽表示,養老金快速給付的特點能及時解決養老開銷,同時遞增給付還能幫助保持養老生活的穩定。

從部分萬能險結算利率來看,大多數都在4%-5%,保底利率為1.75%-3%。

增額終身壽險更吃香

相比年金險,年化複利3.0%-3.5%、可長期鎖息的增額終身壽險,似乎更為吃香。

“自從兩年前(2019年)4.025%預定利率的年金險正式宣告退出曆史舞台之後,人們才緩過神來,3.5%預定利率的、可以長期鎖息的增額終身壽險,原來也可以這麼香。”上海某保險代理人告訴記者,“開門紅”期間,她主要精力都在賣增額終身壽險。

比如,太保壽險近期推出的長相伴(臻享版)終身壽險,有效保險金額每年按3.5%确定遞增,直至終身,投保年齡滿5天至65周歲,保障終身,交費期間為9年交、14年交和19年交。

“簡單不忽悠,所見即所得。”北京某保險經紀人也說,相比年金險,增額終身壽險更好賣,不需要壓上自己未來的信用去保證保險公司的收益。

香港精算視覺保險學會會長Alex稱,增額終身壽險起碼已經在中國保險市場上存在了十幾年的時間,并不是一個全新的産品類别,這類産品在市場上能越來越“火”,是由當前特定的市場環境所決定的。

他分析指出,一是利率下行已經成為市場共識,各種安全、穩健的固收類資産收益率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走入下行通道,不管是國債、存款、大額存單,還是銀行理财、保險儲蓄。

二是資管新規于今年1月正式落地執行,這意味着包括銀行、券商、信托公司等在内的金融機構所發售的理财産品,将一律采取淨值化管理,不得承諾“保本保息”,全面打破“剛兌”。而伴随着“房住不炒”基調的落實和“房地産稅試點”即将出台,近期更是有不少知名房地産企業違約的新聞頻頻傳來,讓很多投資者開始主動尋求安全穩健、收益不用太高的投資品。增額終身壽險正好符合這些特點。

三是《互聯網人身險新規》也于1月1日正式施行,很多網銷增額終身壽險都将從互聯網銷售渠道“下架”。很多代理人都在抓住最後一波銷售紅利。

招商證券同樣認為,今年的年金險和終身壽險等儲蓄類的險種銷售環境将好于去年。一方面,共同富裕下年金險和終身壽險的特殊功能有望得到發掘;另一方面,财富管理大遷徙背景下,保險類金融資産有望分流資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