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佛教故事講述

佛教故事講述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2 18:16:06

佛教故事講述(佛和弟子一起化緣)1

世界上有的人富可敵國,但是沒有人緣,到處被人嫌怪;有的人貧無立錐之地,反而到處受人歡迎,這都要看他平常是否與人“結緣”。

佛經講:“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間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為什麼這麼說呢?讓我們看看本煥長老在禅七時所說的一個故事吧。

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有一天帶著弟子去一個村莊托缽,他走遍了村莊,沒有人開門,都把門關起來了。佛就把弟子帶到附近的一個地方坐下來,看這些弟子中哪一個跟這個村裡的人有緣。佛觀看到目鍵連尊者跟這個村子裡的人有緣,于是就派他去化緣。

目鍵連尊者來到這個村子,村民們都高高興興地打開門,目鍵連尊者因此就化到了很多的東西回去。有人就問,為什麼成佛之後還化不到緣,而目鍵連尊者沒有成佛都能化到緣?佛就講,我沒有跟他們結緣,所以,就是成了佛也不能度他們。而目鍵連曾經跟他們結過緣。

在過去無量劫以前,有個農夫,很窮,上山砍柴賣,看到樹上有一窩黃蜂,黃蜂見有人砍樹動它們的窩,都飛出來了。農夫是個佛教徒,很慈悲,就給這些黃蜂念幾遍咒,打三皈依。這些黃蜂因為聽聞了佛法,就在佛出世的時候,轉成了人身。

當年那個農夫,就是現在的目鍵連尊者,這個村子的人就是當時的那窩黃峰。由于目連當年跟他們結緣了,所以他們今世就供養目鍵連尊者。而我過去沒有跟他們結緣,所以托空缽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應當明白一個道理:對于一切衆生,不管他是大是小,我們都要珍惜他們,跟他們結善緣,因為佛陀講,一切衆生皆有佛性,心佛衆生,三無差别;不要以為蟲子小,我們就可以任意處治它們,它們的佛性跟我們是相同的。所以,對于一切衆生,我們都不能輕慢。

《法華經》上講,常不輕菩薩見一切衆生皆行普敬,他說,“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别人打他、罵他、輕視他,他都不在意,還是對人畢恭畢敬。常不輕菩薩是誰?就是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中的一個菩薩行者。釋迦牟尼佛成佛了,對衆生尚不敢輕慢,我們今天對一切衆生還敢輕慢嗎?佛在因地中對一世衆生尚如此恭敬,我們是佛的弟子,難道不應當向佛學習嗎?要知道,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一旦他們把妄想執著去掉了,不就跟佛一樣了嗎?佛是先覺,我們衆生還沒有覺;但隻要好好用功,我們也會覺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都是後覺,都是未來佛。

一個人的福德因緣,不是憑空想到的,也不是天生的,而是他們自己過去多生多劫以來慢慢培植起來的。有了福德因緣作基礎,修行就容易成功。沒有福德因緣,想成功是不可能的。關鍵在于腳踏實地地去做。你功夫做到那個地方了,自然就可以成功。

“一佛出世,千佛護持。”有福德的人在修行的時候,有很多的人幫助他,護持他,促使他成功。沒有福德,想成功,太難了。所以,功夫用好了以後,再去利他。學佛的人要發長遠心,精進心,不要得少為足。如果我們得少為足,那就是“焦芽敗種”,這樣是長不出菩提果子的。所以,修行人一定要發大菩提心,要成就衆生,利益衆生,結衆生緣。沒有大菩提心,我們就不會有衆生緣;沒有衆生緣,我們就不能成佛。

文章來源:深圳弘法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