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孩子》這檔兒童節目中,曾經有一個視頻,一名4歲的東北小網紅,她叫李欣蕊。
與她4歲年齡形成強烈“反差萌”的是,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強,講起話來有理有據,能快速應對主持人的各種提問。
言語間透露着一股超出自身年齡的“老成”勁。
看到這你可能會想:怎麼别人家的小孩,這麼能講!
而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孩子在語言表達能力則是這樣的:
生活中,口才好的人更容易脫穎而出,成為人群中的焦點,把握住機遇。
工作中,表達清晰、有邏輯的人,總是讓同事更信任,領導更重視。
感情中,會說話的人,往往自信有魅力,會結交朋友、找對象。
智者蘇格拉底先生也說過:
“世間有一種能力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偉業,并獲得世人的認識,那就是令人喜悅的講話能力。”
但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不全是與天俱來,也需要後天習得。3-6歲幼兒時期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期,可以為孩子未來的表達力奠定一個好的基礎。
然而,生活中有不少兒童存在這樣的現象:
a.不敢講話:内向膽小、在人前不敢講話,總是低頭不語。
b.聲音太小:說起話來和蚊子哼哼沒什麼兩樣。
c.說不出來:内心緊張,特别上台發言或者上課回答問題,滿頭大汗、面紅耳赤。
d.說不清楚:無論是上課回答問題,還是當衆說話、上台發言,都不知道自己要講什麼、内容不清、邏輯不明、不是結結巴巴、前言不搭後語,就是說着說不下去。
……
那麼,我們如何把握兒童語言關鍵期,才能提高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呢?
簡 單語言能力的培養是最講究氛圍、環境的。對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來說,家長在營造語言環境時最基本的原則便是“簡單”。
01 句子簡短,兩個要點
如:“媽媽現在去把洗幹淨的衣服挂在陽台上。”對孩子來說,這個句子依然很長,不夠簡短,不能幫助他們快速理解。
如變成:“衣服洗幹淨了”和“媽媽挂衣服”,孩子就能很快明白。
一個簡短的句子裡不能超過兩個要點,結構通常是“誰做什麼”或“誰怎麼樣”。在搭配動作使用時,主語也可以省略。如一邊洗衣服一邊對孩子說“洗幹淨”,一邊挂衣服一邊對孩子說“挂衣服”。
02 單一對應,關注當下
如,家長切西瓜給孩子吃,告訴孩子西瓜裡是紅色。這樣單一對應的關系,容易讓小一些的孩子産生誤解。孩子很可能會誤以為西瓜是紅色。
家長可以單獨拿一張紅紙,告訴孩子這是“紅色”,對于西瓜瓤是紅色,需要建立在孩子對水果有初步認識後,方可采用單一對應表達方式。
忽 略在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方面,家長要放下“完美”的要求,不要給自己和孩子都帶來壓力,對語言學習來說,更好的方式是學會“忽略”。
01 忽略答案,用心交流
這個世界對孩子來說有太多未知的存在,他們會提出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希望向父母尋求答案。這種一問一答其實是非常好的語言學習方式,但大多數父母也會有被孩子問到崩潰的經曆。
孩子在提問時,很多時候也并沒有真的想要得到完美的答案,他們更在意的是與父母交流的過程,即使你給出的答案是錯誤的也沒有關系,千萬不要說“别吵我”、“别煩我”或者“我不想回答你的問題”,那樣就是把孩子與你交流的大門給關上了。
02 忽略錯誤,自信表達
孩子不斷學習新東西所必經的階段:孩子會說的話越多,說錯的話也會越多。家長要做的,不是及時去指出并糾正孩子的錯誤,而是适當地選擇忽略,這會給孩子更多自信,讓他們更願意去表達。
比如許多孩子在剛學說話時會把“自己”說成“寄幾”,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發錯音。父母此時沒有必要特别指出錯誤,隻需要重複正确的發音即可。
有 趣讓孩子在趣味中學習,會更有學習的動力,家庭關系也更加融洽。語言學習也是同理,想讓孩子更有趣地學習,有兩個技巧。
01 遊戲模式,代入學習
在遊戲中學習是近年來流行的教育方式。但是與普通的遊戲學習不同,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方法是“代入式遊戲法”,即把孩子個人置于遊戲中。
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做一些動作,讓孩子猜猜是什麼意思,或者和孩子做“詞語接龍”的遊戲,積累詞彙量等等小遊戲。
除了刻意和孩子交流,其實在各種生活場景中,有一些鍛煉語言的遊戲,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能讓其認真思考及表達自己的想法。
- 文字地圖
帶着孩子從家裡走到一些有趣的地方之後,讓孩子描述你們所經過的路線,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用文字把線路記錄下來。
比如,描述去冰激淋店的路線。把孩子寫的“路線圖”交給其他人,看看他們是不是能夠根據孩子的描述找到目的地。如果找到了,你們就可以一起吃個冰激淩。
如果不能找到,一起看看哪裡的描述出了問題,再對文字地圖進行修改。
- 畫裡有什麼
這個遊戲非常适合小朋友。給孩子一張畫,讓他告訴你,他在畫上都看到了什麼。鼓勵他描述畫上的場景、人物、顔色……他能看到的任何東西。
對大一些的孩子來說,讓他們想象一下,這幅畫的場景之前可能曾經發生過什麼事情,再問問他們,畫上的故事會向怎樣的方向發展?
- 完成一個故事
孩子們都愛故事,你給故事開一個頭,然後讓孩子講完它。
對年紀小的孩子,你可以告訴他們一首兒歌的開頭,然後讓他們改編結尾。
- 跟着我說
家長從讀物中選擇一個短篇故事,先給孩子講一遍,讓孩子對故事情節有個大概了解,然後挑出裡面關鍵性和精彩的句子,再說一遍,并讓孩子跟着說一遍。家長可以慢慢增加難度,讓孩子複述三四句,直到能把整個故事複述下來。
- 字母配對
家長拿大号字母,孩子拿小号字母,家長從大号字母中拿出一個字母,并讀出字母的發音,并要孩子找出小号字母中與之相同的那一個,也讀出相同的發音,然後倆人把相同的兩個字母一起扔到鞋盒裡。如此依次把剩下的字母都完成配對。這個遊戲可以多次重複,以鞏固孩子的記憶。
家長也可以參考以上三個例題方式,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來和孩子一起通過遊戲,鍛煉語言能力。
02 不斷重複,熟悉鞏固
重複會有趣嗎?對大人來說,當然不會。但孩子不一樣,孩子最喜歡反反複複做同一件事情、聽同一個故事,他們樂此不疲。
重複也是最有效的一種學習方式。很多繪本裡每一頁都在重複同一個句式,隻是中間替換個别詞語,這種重複可以幫助孩子快速熟悉。
把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通過清晰準确、生動形象的表達告訴給孩子。
當孩子坐在澡盆裡洗澡的時候,你可以不停地對孩子講:“小肚皮上是不是覺得溫溫的?”“你聽,洗澡水濺在澡盆上‘仆——仆——’的聲音”,“聞一聞,沐浴露香香的”,總之,運用你的經驗和所有感官,幫助孩子增加體驗,并且學會如何描述。
當我們教給孩子新的詞彙、句子時,每隔一段時間可以再提一下,這種重複能幫助孩子加深鞏固。
此外,家長和老師等成人要注意語言文明,為幼兒做出表率。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語言行為習慣。
科 學
人體是一部複雜的“機器”,所有的行為都需要依靠整體完整的感覺統合條件支持才能夠正常表現。
所以,感覺統合是人體發展的能力基礎,感統失調會影響孩子各項能力的發展。
而語言能力的發展對感覺統合能力的依賴極強(前庭不足會影響孩子語言信息的過濾,傳遞,理解,判斷,觸覺不足可能帶來神經沖動,當孩子沖動時就說不出話,本體覺不足會令孩子出現語無倫次,大舌頭等)。
家長可通過感統訓練,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下面推薦5個感統小遊戲,為家長們介紹在家如何進行感統訓練。
- 金雞獨立
家長可以先手把手地教孩子用雙手扶着椅子的靠背,提起孩子的一條腿懸空約5秒,然後放下。過程中用簡單的語言告訴孩子怎麼做。
- 深蹲
讓孩子身體挺直,雙手向前平舉或雙手抱頭,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屈膝蹲下至大腿與地面平行。
- 毛巾卷
找一條略微粗糙的大毛巾,将孩子整個卷起來。然後輕輕滾動或下壓毛巾卷,強化他身體各部位的觸覺感受。
- 大籠球
讓孩子仰躺在地墊上,家長用大籠球在其身體各部位進行擠壓。
- 拍氣球
把氣球往上抛,然後雙手輪流向上拍打氣球,盡量不要讓氣球落到地上。
葉聖陶老先生曾說過: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過程,但隻要日複一日的堅持,效果會超乎想象。
孩子生來都是天才,語言的潛能開發非常需要父母的引導。父母隻要用心、真誠地對待孩子,慢慢的引導他們,孩子的反饋一定會讓您喜出望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