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殿是主要的禮佛空間,可以說是佛寺建築的主體部分,其内部供奉有佛像、菩薩像或天王力士像等,遊人及信衆來佛寺一般會到佛殿中禮佛。
佛殿空間中,大雄寶殿是最宏偉的禮佛空間,尺度規模較大,可以說是寺院投入最多财力、人力和物力修建的佛寺建築之一。究其原因,可能是此處供奉有佛教創始者釋迦牟尼的塑像,且有些僧事活動也在此處進行。
大雄寶殿平面一般呈方形,“其間數從3 間到 11 間不等,具體的情況要根據寺院規制之大小、布局方式、内部供奉佛像之需要來決定,殿内在面向開門的位置設置佛像,也有同時在其背面設置觀音像,面向觀音的牆開門,影響了人們禮佛的交通流線。
大雄寶殿通常為木構,一般不采用平棊(即天花),而是采用“徹上露明造”,該建築結構清晰可見,不僅能在高度上獲得更多的空間,可以容納更高大的佛像,同時,還可以作為裝飾,使整個空間顯得寬敞,更有利于營造莊嚴的氛圍,使人進入殿宇時,更覺佛殿的宏大和自身的渺小。這種強烈的對比無疑會觸動人心,使人心生一腳踏入便是進入莊嚴佛土之感。
大雄寶殿以佛像為主,佛像是空間内的主要組成部分。大雄寶殿内前部空間供奉的佛像有組合式和排列式:組合式是在升起的佛台上布置一組塑像,如山西五台山唐代佛光寺大雄寶殿内佛像全部組織在一起放置于殿内的佛台之上;排列式佛像則是分散式佛像布置,單佛單座,在殿内中部設置主體佛像,在東西兩側設羅漢像等,這種布局方式是現今大雄寶殿較為常見的布局方式。
殿内中部主體佛像除單座佛像外,常見組合有以下幾種:一是中間為釋迦牟尼佛像,左為阿難像,右為迦葉像,或左為文殊菩薩、右為普賢菩薩;二是橫三世佛像或豎三世佛像,橫三世佛像即中間為釋迦牟尼佛像,左為阿彌陀佛像,右為藥師佛像。豎三世佛像即中間為釋迦牟尼佛像(現代佛),左為彌勒佛像(未來佛),右為燃燈佛像(過去佛);三是三身佛像,即法身、報身、應身三種佛身。
殿内兩側佛像組合通常是十八羅漢像呈左九尊右九尊放置,或二十諸天像呈左十尊右十放置。大雄寶殿内中部主體佛像的背面若設置觀音像,其空間較主體佛像布置空間要狹窄一些,觀音像兩側通常有善财像和龍女像。
大雄寶殿内無論是主體佛像還是其兩側的佛像,一般都會設在具有一定高度的台座上,而塑像本身具有一定高度,人們站在或跪在殿内佛像前時,往往需仰視佛像,與佛像的雙眼相對,佛像或慈悲或莊嚴或嗔怒的神情在殿内其它禮佛用具的烘托下直入人心,使人得到慰藉或心生敬畏。殿内中部的主體佛像往往比兩側的佛像要高大許多,如上文提到的釋迦牟尼佛、橫三世佛和菩薩像,這不僅能突出主體佛像的重要性,還能使禮佛之人心生崇敬之情。
除了佛像,殿内還有幢幡、鮮花供品、佛事用品,有的殿内還會在兩側放置鐘、鼓等,這些都可以說是烘托佛像、營造殿内空間佛國莊嚴氛圍必不可少的部分。佛像之上的幢,佛像之前的幡,把佛像的面容遮住了一部分,人們雖走近佛像,但也看不真切,使佛教氛圍更濃。高大佛像前供桌上的鮮花供果、燈台香燭等繁而不亂。殿内雖有部分光線,但并不是特别明亮,殿内燭火的黃色光線與蒲團、帳幔、金屬器具、甚至金色的佛像在相互映襯下使不明亮的空間統一于一個整體色調,更顯幽靜和神秘。當室外光線暗下來時,這種氣氛更濃厚了。由此可見,傳統佛寺中的佛殿空間視知覺設計有以下特點:
首先,殿内空間存在着縱向與橫向高度差的對比:橫向的對比為高大的佛像及其基座與兩側較小的佛像及其基座的高度對比;縱向的對比為從天花到高大的佛像到佛像的基座,再到供桌、再到蒲團的高度對比;從殿内中部高大的佛像到兩側小型佛像再到佛像前面的供桌,高度呈大幅度遞減。這種高度上的較大變化和人們日常居住空間頗為不同,給人們的視覺上和精神上帶來了一定的沖擊。
其次,各禮佛用具是禮佛空間的一部分,有裝飾和烘托佛像、渲染氣氛的作用。此外,殿内雖受室外光線的影響,但相對室外四時四景的變化,殿内的事物幾乎不變,這在營造的莊嚴肅穆的氛圍之上又有了一層佛土永恒的意味。殿内是莊嚴神聖、永恒不變的佛境,人們進入其中拜佛敬佛,便是來到了另外一個世界。
感恩相遇,承蒙厚愛,我是小周周,喜歡請關注,咱們下一篇文章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