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全球經濟複蘇快車道

全球經濟複蘇快車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02:51:26

全球經濟複蘇快車道?2017年,全球經濟出現複蘇迹象,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6年來首度調高全球經濟增長率,但是全球複蘇的基礎并不穩固,依然面臨逆全球化的侵蝕和挑戰,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全球經濟複蘇快車道?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全球經濟複蘇快車道(全球經濟顯複蘇迹象)1

全球經濟複蘇快車道

2017年,全球經濟出現複蘇迹象,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6年來首度調高全球經濟增長率,但是全球複蘇的基礎并不穩固,依然面臨逆全球化的侵蝕和挑戰。

文/徐秀軍

2017年10月,在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年會上,IMF将2017、2018年的全球經濟增速分别上調至3.6%和3.7%,為該組織過去6年以來首度上調全球增長預期。

IMF此舉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經濟從2017年開始首次出現了較為強勁的增長趨勢。但是,IMF認為此輪複蘇的基礎并不穩固,制約各國經濟增長的因素依然存在。而且,2017年阻礙全球經濟複蘇的逆全球化并未得到有效遏制,甚至出現了擡頭的态勢。

在發達國家,英國“脫歐”公投的影響繼續發酵,歐洲一體化進程明顯受挫,難民危機讓歐盟内部分歧不斷;美國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國優先”政策,數次發布針對穆斯林國家的旅行禁令,相繼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和《巴黎協定》、啟動重談北美自貿協定,助推了美國及世界各國的民粹主義、保護主義與孤立主義。

在新興國家,西亞、北非地緣沖突持續、南美部分國家政局不穩,國家發展和區域合作頻添變數。

逆全球化侵蝕全球經濟

作為逆全球化的主要表現之一,全球範圍内的保護主義正此起彼伏。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主要經濟體推出的保護主義措施不斷加強,嚴重威脅國際貿易與投資自由。據英國經濟政策研究中心7月發布的《全球貿易預警》報告,2008年11月~2017年6月,二十國集團(G20)的整體貿易保護傾向增強。

G20的19個成員國(不包括歐盟)總計出台了6616項貿易和投資限制性措施,而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措施僅為2254項,前者是後者的近3倍。

其中,美國成為全球保護主義措施的主要推手,累計出台貿易和投資限制措施1191項,居全球首位,占G20成員國家保護主義措施總數的18%,比排名第二的印度多462項。

在此背景下,全球經濟緩慢複蘇。IMF10月份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僅為3.2%,創下2010年以來新低。進入2017年,得益于一些國家應對内外挑戰而做出的經濟改革和政策調整,全球經濟出現向好迹象,但仍面臨諸多挑戰。貿易、投資、金融保護仍是全球經濟環境改善的重大潛在威脅。同時,人口老齡化、勞動生産率下降等長期因素也将給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不利影響,全球經濟複蘇道路仍将充滿崎岖。

全球化大勢難擋

但是,長遠來看,在逆全球化政策面前沒有赢家。一些國家和地區為了給自身創造有利的貿易條件而熱衷于實施保護主義措施,這些以鄰為壑的做法隻會招緻他國報複,從而形成一種隻顧自身利益的國際經濟政策環境,最終損害各方利益。而這種局面是所有國家都不願看到的,因此,逆全球化的政策取向難以持續。

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國際社會應對保護主義的努力從未停止。譬如,二十國集團(G20)在2016年杭州峰會期間批準了《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G20全球投資指導原則》。《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涵蓋了降低貿易成本、加強貿易投資政策協調、促進服務貿易等7個方面的戰略目标,為重振全球貿易塑造了新的動力。作為全球第一份關于投資政策制定的多邊綱領性文件,《G20全球投資指導原則》所包含的9大核心原則确立了全球投資規則的總體框架,推動了多邊投資合作取得實質進展。正是在這些努力下,全球貿易與投資規模在波動中不斷實現新突破。

在貿易方面,全球貨物貿易額2015年和2016年連續2年出現負增長,但進入2017年,全球貿易的實際和名義增速均出現回升。9月,世界貿易組織(WTO)将2017年的全球貿易實際增速預期由此前預計的2.4%上調至3.6%,其中亞洲的貿易增長幅度遙遙領先。在貿易額上,2017年上半年亞洲出口同比增長7.3%,北美和歐洲也分别達4.9%和2.6%;同期亞洲的進口同比增長8.9%,增速位居第二的北美進口同比增長達3.9%。

在投資方面,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數據,在2008~2015年間,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的年均增長率僅為0.8%,但是2017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預計将增至約1.8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86%,2018年繼續增至1.85萬億美元,不斷刷新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世界經濟發展進程中,由于逆全球化的幹擾,貿易與投資增長難免遇到各種障礙,并出現波折,但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潮流不會逆轉。

“一帶一路”助力全球化

在全球化經受重大挑戰時,中國正以實際行動創造推動全球化向前發展的積極因素。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開放的理念對接全球化的根本要求、以互聯互通夯實全球化的堅實基礎、以市場導向盤活全球化的動力資源、以互利共赢消弭全球化的負面效應,在推動全球化方面已展現出實際效果。

在“一帶一路”建設框架下,相關國家和地區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内容不斷加強合作基礎,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新的發展動力。

當前,各國難以形成推動全球化的合力,這與國家間缺乏協調和溝通不無關系。4年來,“一帶一路”參與國的政策聯動性和協同性不斷提升,全球範圍内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和國際組織達到100多個,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的有40多個,同中國開展機制化産能合作的國家有30多個。聯合國大會和聯合國安理會等國際機構的重要決議也吸納了“一帶一路”建設的内容。

作為全球化的重要内容,投資和貿易合作對應對逆全球化的作用不言而喻。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貿易合作穩步推進。目前,中國同30個“一帶一路”參與國簽署了經貿合作協議,與巴基斯坦、新加坡、韓國、澳大利亞、瑞士、秘魯、東盟等國家和地區組織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大大推動了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同時,中國還積極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等區域合作協定的談判,積極參與和推動WTO框架下的全球多邊和雙邊經貿協定談判。

同時,為解決制約全球化深入發展的資金匮乏和融資困難問題,中國發起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設立了“絲路基金”,鼓勵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并積極推動前者與國際多邊開發性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截至2017年10月,AIIB為11個“一帶一路”參與國的21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提供了總額為34.9億美元的資金支持,“絲路基金”對“一帶一路”參與國的投資總額也已超過40億美元。此外,中國還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資10億美元;向開展惠及“一帶一路”參與國的國際合作項目的有關國際組織提供10億美元資金支持;未來3年,中國還将向“一帶一路”發展中參與國提供不少于600億元人民币的援助。

除了經濟往來,推進民心相通才能不斷夯實全球化的社會根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民心相通涵蓋文化、教育、科技、人才、衛生等多個領域。為鼓勵國際文化與教育交流,中國每年向相關國家提供1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廣東、甘肅、貴州等地方政府還設立了絲綢之路專項獎學金。

不斷推動世界各國一起駛入互利、共赢和共同繁榮的軌道,這既是全球化持續發展的保障,也是全球化的終極目标。以“一帶一路”建設為依托,中國已成為全球化的積極推動者和引領者。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室副主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