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設計背景
我發現我班個别孩子不願意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有的甚至獨來獨往,不允許别人碰一下自己的玩具,有的孩子甚至自己的玩具不願意拿出來和大家的放在一起,甯願把玩具放在自己的口袋中。拿着玩具到一邊玩,就容易表現出了争搶的現象,我多次提醒,都沒有達成目的,我想孩子的這一特點也許和家庭有關系,現在每家就一個孩子,家長都視為掌上明珠,寵着、慣着、依着,要什麼給什麼,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就産生了很大的偏差,為此我設計了《玩具一起玩》這一遊戲活動,培養幼兒學會與他人分享的良好習慣,希望對幼兒的教育能有所提高。
活動目标
1、 培養幼兒學會與他人分享的習慣。
2、 提高幼兒的集體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1、 體驗大家一起玩玩具的快樂。
2、 懂得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能與同伴友好地一起玩。
活動準備
1. 幼兒自帶一件玩具。
2. 兒歌《找朋友》
3. 大皮球、木棒若幹
4.幼兒日常遊戲的照片若幹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 導入:律動《拍拍手》。
(1) 師出示幼兒遊戲照片,
(2) 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照片上都有誰,他們在幹什麼呢?
(3) 哪些小朋友表現得好?為什麼?
基本部分:
2、 玩一玩:
(1) 讓幼兒拿出自己帶來的玩具。
(2)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玩具的特點和為什麼喜歡玩具。<.本文來源:屈老師教案.網>
(3) 師組織幼兒小組活動,
(4) 交換玩玩具,
(5) 體驗一起玩玩具的快樂。
(6) 師觀察幼兒遊戲情況,
(7) 并給予指導。
(8) 提問:你喜歡自己玩還是喜歡和大家一起玩?為什麼?對表現好的幼兒教師給予表揚。
結束部分。
3、小結:
遊戲:《趕小豬》
激發幼兒興趣,培養幼兒集體的觀念。
活動延伸:小朋友們,你們今天表現的真棒,能主動的和小朋友交換玩具,還懂得玩别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能與同伴友好地一起玩,最後以兒歌《找朋友》結束。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一開始我出示了孩子們平時遊戲的照片來引起幼兒的興趣,通過讓幼兒觀察、操作以及親自去摸索和小朋友一同分享玩具的快樂,能更好地培養幼兒的主動性和集體觀念性。
在家長配合上,孩子對幼兒園活動的情緒、态度,與家長有密切關系,我們平日裡積極地與家長溝通,請家長配合、鼓勵孩子帶玩具來園,與同伴分享自己喜愛的東西。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