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錦秋,我為家譜帶言。
家族,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組織,包括統一血統的幾輩人或幾十代人。
在家族中,輩分很重要。
輩分,是指在家族、親友的長幼先後中所居的地位,也指家族、親友之間的世系次第。
輩分主要分為長輩、平輩、晚輩,統稱:輩分。
你有沒有一種無奈?當初和你一起和泥巴的小夥伴,是你的長輩;隔壁兩三歲的小孩子,也是你的長輩。
輩分,不以年齡劃分,隻以家族中世系次第來作為唯一标準。
輩分,對于一個人來說,一生下來就确定了,自己别無選擇。古人命名重取義、重内涵,更重行輩之序和長幼之别。同宗族之間的輩分是嚴格遵守的,比如說稱呼必須準确,不然就是“亂了輩分”。
那在一個家族中,誰的輩分比較高呢?
一、幺房出長輩
古人雲:長門的孫子末門的爺,這種情況一種是祖先兒子多,最大的兒子和最小的兒子相差十幾歲,甚至二十多歲的都有。大兒子已經結婚生子了,小兒子才出生,造成叔叔比侄子的年齡還要小,長房二房的孫子又比幺房的兒子年齡要大。如此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輩分就被越拉越大。十多代以後,輩分有的已經被拉開了四五輩的距離。再加上一些人丁不旺,後代結婚較晚的情況,繁衍後代就會比較慢,也會逐漸拉開輩分的距離,這也是幺房出大輩的原因。
号外:家族為了更好的記住輩分,就有了字輩:一是可以清晰的記住輩分差距,二是方便為家族成員取名字。
二、窮大輩,富小輩
在中國曆史上,貧富差距一直是一個大問題,在家族中,也同樣存在。一些族人在适婚的年齡就已經結婚,但一些族人在三四十歲還沒有找到媳婦,這就會導緻家族在世系繁衍中出現一門人丁興旺,一門人丁凋零。造成雙方的輩分一直被拉大。就有了“窮大輩,富小輩之說”。
三、轉宗出長輩,流宗出小輩
在中國古代,還有種情況叫做轉宗。轉宗,就是一個姓氏的字輩,從第一個開始,到最後一個,為一輪,一輪結束,再從第一個字輩開始起名字。有的家族字輩排的比較少,如七字輩、十字輩,轉宗就會比較快。但這就會造成家族成員的混亂。因此流宗一詞出現了,有的家族不用循環轉宗,而是用不同的字做字輩,像流水一樣,不重複。所以就有了“轉宗出長輩,流宗出小輩”的說法。
如唐代末期的湘西飛山蠻,史稱“七字楊”,就是當時楊姓就隻有七個字輩,他們當時采取的七代轉宗,非常快,後來為了不引起家族不必要的混亂,直到清朝末年才擴大到三十字輩,如今又擴大五十字輩。
(福州城門井下林氏家譜輩分排列)
輩分,是家族的一種禮制,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切不可亂了輩分,更不可亂了禮法。
關注我,做個懂譜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