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述懷》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
酒斟時、須滿十分。
浮名浮利,虛苦勞神。
歎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
且陶陶、樂盡天真。
幾時歸去,作個閑人。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有人說閱讀是心靈在旅行,讀蘇轼的詩詞,恰如滌蕩洗濯之旅,足以撫慰疲憊的心靈。“清夜無塵,月色如銀”,且以《行香子•述懷》開局,讓我們來讀一讀蘇轼的詩詞人生。
圖片來自網絡
蘇轼是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人物之一,豪放派的特點氣勢磅礴,境界恢宏,又恣意直率,寫世間百态,擅長國事軍情題材,給人積極向上的力量,比如蘇轼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辛棄疾的“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讀來讓人心生豪邁,熱血沸騰。
在蘇轼《行香子•述懷》這首詞中,詞人“歎隙中駒,石中火,夢中人”,感歎光陰短暫如白駒過隙,在這短暫的一生中,精彩的日子就像敲擊石頭迸發出的火光,閃亮卻轉瞬而逝,而人的一生兜兜轉轉,就像活在夢中一樣。讀到這裡,讓人不禁滿懷怅然,是啊,就像人們喜歡祝福别人幸福快樂,難道不是因為幸福快樂的日子總是難得又短暫?
圖片來自網絡
林語堂先生曾以英文為蘇轼作傳,在《蘇東坡傳》中,他評價蘇轼是無可救藥的樂天派,即使人生失意,處境艱難,仍然超曠豁達,樂天知命。
“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是他被貶官黃州之後,帶着當地百姓黃沙漫卷的狩獵場景;“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是他遭遇流放嶺南不毛之地,卻愛上了這片土地;還有流傳至今的“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魚”,是他在半世流離中,親手勞作,自給自足。
圖片來自網絡
蘇轼年輕時追求功名,是個積極的入世者,後半生颠沛流離,卻在非人所居之地,将失意與痛苦化作了對生活的熱愛。正如《行香子•述懷》這首詞的下半阙裡,“且淘淘、樂盡天真”,詞人雖然在不盡如人意的現實面前有過哀傷,但仍然保有爛漫達觀的心态,又如“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那般,人生風雨何足挂齒,隻道是平常。
蘇轼一生遭遇被貶、被流放,在惡劣的人生境遇裡,他擱置個人命運的坎坷不幸,心懷國運民生,熱愛所到之地的人和事,隻因堅信“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圖片來自網絡
生命是有限的,有限的生命裡,我們可以擁有的物質也有定數,但那些無形卻具備生命價值的東西始終擁有無限的長度,文字的力量會千古傳承,比如蘇轼的詩詞。
後人讀蘇轼,感歎他用詩詞傳遞出來的人生哲理,就像他當年在《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所預料的那樣:異時對,黃樓夜景,為餘浩歎。
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