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我變成了一棵樹》是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是精讀課文。作者顧鷹寫了“我”想象自己變成了一棵樹,樹上長出了很多形态各異的鳥窩。鳥窩上住着很多動物朋友和“我”的媽媽。他們在一起在樹上東西,而“我”被饞得口水直流的故事。
故事中“我”率真可愛、富有奇思妙想的性格,給我們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
《我變成了一棵樹》從“我”的願望出發,展開大膽想象,講述了“我”變成一棵樹之後發生的一連串奇妙的事情。全文語言輕松活潑,字裡行間充滿了童趣。
文章以媽媽叫“我”吃飯開頭,引出“我”想變成一棵樹的奇特願望,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沒想到願望真的實現了,“我”變成了一棵長滿鳥窩的樹。然後具體描述了“我”變成樹之後發生的趣事:小動物們住進各種形狀的鳥窩,媽媽坐在鳥窩裡給小動物分食物,“我”饞得直流口水。“我”變成一棵樹之後發生的事情非常有趣,是因為作者善于想象,使得“我”在想象世界裡實現了現實生活中難以達成的願望,擁有了一段特别的經曆。
課後練習是圍繞本單元語文要素設置的。第一題重在引導學生關注“我”變成一棵樹後發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中豐富的想象;第二題要求學生從自己的願望出發,借鑒課文的思路,展開大膽想象,表達自己的奇思妙想。
課文配有插圖,一棵大樹上長着各種形狀的鳥窩,樹幹上有水珠滴下來,這是變成大樹的“我”流出的口水。充滿童趣的生動畫面能幫助學生直觀理解課文内容,并激發他們對想象世界的向往。
我會寫:
狀zhuàng(形狀、狀物、現狀、獎狀)
狐hú(狐狸、狐疑、狐臭、狐假虎威)
狸lí(狸子、狸貓、河狸、老狐狸)
丁dīng(丁當、壯丁、園丁、人丁)
零líng(零落、零頭、零件、零花錢)
巧qiǎo(巧妙、巧合、恰巧、花言巧語)
克kè(千克、克服、克扣、克敵制勝)
腸cháng(香腸、大腸、臘腸、牽腸挂肚)
繼jì(繼續、繼任、繼承、前赴後繼)
續xù(連續、陸續、手續、續費)
擡tái(擡頭、擡水、擡腳、擡轎子)
麻má( 麻黃、麻油、 麻醬、 麻花、)
煩fán(煩瑣、煩心、煩請、厭煩、煩悶)
多音字:
擔dān (擔心)dàn(擔子)
了le(好了)liǎo(了解)
近義詞:
希望——期望 擔心——擔憂 容易——簡單
失望——失落 奇怪——稀奇 了解——理解
秘密——機密
反義詞:
希望——失望 擔心——放心 容易——困難
失望——如願 了解——生疏 秘密——公開
理解詞語:
希望:心裡想着達到某種目的或出現某種情況。
失望:因為希望未實現而不愉快。
奇怪:感到出乎意料,難以理解。
一絲:形容極小或很少;一點兒。
繼續:(活動)連下去;延長下去;不間斷。
麻煩:繁瑣難辦的事。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4):寫“我”不想回家吃飯,想變成一棵樹,結果真的變成了一棵樹。
第一部分(5-12):寫“我”變成的樹上長滿了鳥窩,媽媽也住進了鳥窩。
第一部分(13-23):寫“我”餓了,流下了口水,媽媽早就發現了“我”。
課文主題:
這篇課文通過叙述“我”變成一棵樹後經曆的有趣的事情,告訴人們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還是媽媽”。在母親眼裡,每一個孩子都是不會被錯認的天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