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年間,北地郡有個高僧法号叫作慧虔,他俗家姓皇甫,自幼在廬山佛寺出家為僧,嚴格奉行佛門戒律,誦經參禅,十幾年如一日,一天也不敢懈怠,終于成為一代高僧。
當地的百姓和佛門弟子,無不非常欽佩慧虔大師的苦修精神,都希望能見到他一面,親自聆聽他演說經典。
當時,翻譯大師鸠摩羅什,新翻譯了很多部佛經,慧虔大師發誓要讓鸠摩羅什苦心翻譯的經典流布人間,将佛教發揚光大。
他知道著名高僧慧遠大師也廬山居住,廬山有慧遠大師坐鎮,足以弘揚佛法,自己無需在廬山停留,于是他向東走到了吳越之地,打算在那裡敷演經義,壯大宗風。
晉安帝義熙初年,他跋涉千裡,來到了山陰縣(今浙江省紹興市)嘉祥寺,在那裡定居了下來。在嘉祥寺,慧虔大師戒律精嚴,率領衆位僧人,講解演說鸠摩羅什大師新翻譯的各類經典,前後持續了将盡五年之久,期間竭誠盡心,一以貫之,被人尊稱為“虔公和尚”。
就在慧虔大師全身心地投入弘揚經典的事業中時,他忽然身染重病,而且很快就卧床不起,奄奄一息了。
慧虔大師對自己的身體情況很了解,他一生健壯 從未如此虛弱過,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于是開始虔誠向觀世音菩薩祈禱。
他并非祈禱觀世音菩薩讓自己身體康複,而是希望在自己圓寂之後,衆位僧人不要心生懈怠,要把弘揚經典,壯大宗門的事業繼續下去。
當時山陰縣北邊,有個淨嚴庵,庵中有個尼姑,法号“宿德”。宿德也是一名恪守戒律的有道之人,這一天晚上,她夢見觀世音菩薩從西郭門進入山陰城。
隻見觀世音菩薩“清晖妙狀,光映日月,幢幡華蓋,皆以七寶莊嚴。”令人不可逼視。宿德尼姑急忙向觀世音菩薩作禮,并且詢問道:“菩薩,您這次入城要去哪裡呢?”
觀世音菩薩回答說:“我要去嘉祥寺,迎接虔公和尚(慧虔大師)到極樂世界。”宿德尼姑醒了之後,對夢境記憶猶新,就把這個夢告訴了衆人。
再說慧虔大師,他雖然病重,但是神色怡然猶如平日。在他身邊伺候他的幾個侍者,都聞到了一股濃郁的異香之氣,這股香氣很久才散去。
慧虔大師本就知道這次自己必然圓寂,又嗅到了異香,笑着對寺中諸位僧侶,以及慕名前來探望自己的善男信女告别說:“貧僧去也。”說完,端坐圓寂,過了很久,他的頭頂依然炙熱無比,衆人見狀無不雙手合十,随喜贊歎。
參考資料:《淵鑒類函》 《高僧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