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海南曆史的最有力證物:五公祠

海南曆史的最有力證物:五公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30 08:45:44

  五公祠是由觀稼堂、學圃堂、東齋組成,周圍還有許多古迹相連,是一座古建築的統稱。經過多年風雨的洗刷,五公祠仍舊熠熠生輝。現在的五公祠依舊是着名的旅遊景點,下面和小編來海口文化中看看吧。

  五公祠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國興街道海府路,是為紀念唐、宋朝時期貶谪到海南的五位着名曆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綱、李光、趙鼎、名臣胡诠而建的,故名五公祠。

  在海南思古抒懷,一定要去五公詞。該祠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東南。五公祠又稱“海南第一樓”,建于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祠内祭祀着五位唐宋年間被貶海南的賢臣名相、忠義之士,他們是:李德裕、李綱、趙鼎、胡铨和李光。李德裕在唐代文宗和武宗時兩度出任宰相,他内制宦官,外抑藩鎮,為國家安定作出很大貢獻,後因朋黨之争被貶海南島并死于此,李綱、趙鼎、胡铨和李光都是南宋時期的主戰派。李綱和趙鼎都曾兩度拜相,李光是宋高宗時的參知政事,胡铨任宋高宗時的樞密院偏修。

  李綱等4人都是在金兵入侵的年代被秦桧等投降派迫害而貶到海南島的。這5位精忠報國的名臣雖遭貶谪,但丹心不泯,在興修地方公益事業、傳播中原文化和培養人才方面,為當地人民做出不少貢獻。五公祠高10多米,分上下兩層,木質結構,四角攢尖式屋預,素瓦紅椽,三面回廊,可憑欄眺望。挂有“海南第一樓”橫匾。祠内還有曆代文人的題詠和楹聯,概括了五公的生平業績,表達了後人的崇敬心情。

  五公祠為一組古建築群的統稱,它由觀稼堂、學圃堂、東齋組成,并和蘇公祠、兩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軒、遊仙洞先進連成一片,建築面積2800餘平方米,連同園林、井泉、池塘約占地100畝。始建于明萬曆年間,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修,後又多次修繕,現仍是熠熠生輝。

  自北宋大文豪蘇東坡于紹聖四年(1097)被貶來瓊,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内)留存遺迹以來,宋、元、明、清及民國曆朝不斷在其周圍增建、重修古迹,習慣上把這組古迹群稱之為“五公祠”。它包括:海南第一樓(又稱五公祠)、學圃堂、觀稼堂、西齋(五公精舍)、東齋、蘇公祠、兩伏波祠、洞酌亭,浮粟泉、瓊園和新建的五公祠陳列館。

  五公祠占地面積6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800平方米,2001年6月26日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公祠悠久的曆史,孕育着豐富的文化内涵,蘊藏着深厚的曆史底蘊,它是全面了解海南曆史、政治、文化發展的名勝古迹。這裡樓閣參差,疏密相間:亭廊宛轉,錯落有緻:疊石假山,丘壑分明;泉井湖水,浣羨渺彌:樹木花卉,滄古灑灑,素有“瓊台勝境”、“瀛海人文”和“海南第一名勝”之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