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檔期,随着幾部華語新片加入站圈,低沉多日的市場大盤也行将再起。
作為首部沖鋒陷陣之作,由錢嘉樂執導,鄭伊健、陳小春、謝天華、林曉峰、錢嘉樂聯手主演的《黃金兄弟》,無疑是目前最受觀衆期待的一部。
無論想看人數、市場排片還是首日票房,目前都高居同檔期影片之首,可謂“來勢洶洶”。
盡管有22年來擁有大批鐵杆粉絲,盡管依然是“有今生沒來世”的患難友情,但眼見曾經持刀從銅鑼灣打到尖沙咀的熱血少年們,變成如今持槍海外開戰的中年大叔,我們真的會習慣嗎?
所幸看完全片,一切擔心與疑慮都顯得“多餘”:背景輾轉内蒙、匈牙利布達佩斯、日本福岡和黑山共和國取景,已令影片超脫傳統套路,上升為國際化的大型動作片。
換句話說,從規模與效果來看,《黃金兄弟》已超越傳統的江湖題材電影。
在劇情上,一開始就連場火爆,随後更是一路毫無拖泥帶水,各種熱血沸騰,但也不是一味亂打,尤其布達佩斯一段,衆人先“智取”,随即卷入陰謀,然後掀起槍戰飛車,全程一氣呵成,讓人大呼過瘾,當中的反轉與沖突更是讓人捏了把汗。
但更别以為這就是全部,後面諸如反派計劃,日本飛車,甚至最後的“攻城”之戰,都是相當過瘾,一浪接一浪得讓人拍手叫好。
同時,又不忘延續過往電影的兄弟情義,尤其幾場文戲,同樣能賺的不少觀衆熱淚,可見身為導演,錢嘉樂這次可謂“文武兼備”,既拍出港片一貫的明快節奏,又升華至國際級的動作水準,更做到保留經典情懷,實在很不簡單。
總之,《黃金兄弟》是一部擁有特殊情懷與特色的跨國動作片,無論對類型片觀衆還是粉絲,都足以稱一句滿意!
事實上,“黃金兄弟”組合在1998年的影片開始,已經正式成型,迄今正好20年。
但對于許多喜歡他們的觀衆來說,這個情懷又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話說十幾二十年前,内地仍是錄像廳時代,從錄影帶到VCD,永遠有一群年輕粉絲,圍着一部20寸電視機反複觀看形形色色的香港電影。
當中最嚷着讓老闆放的,則必定是多達數十部的該系列電影。
看得熱血沸騰或熱淚盈眶之餘,“銅鑼灣”也成為那一代年輕人對香港最鮮明的地标記憶,“我是銅鑼灣扛把子”也成為他們最常挂在嘴邊的口頭禅之一,甚至連“洪興”、“東星”等的組織構成,位置分布、成員勢力等,都被他們分析得頭頭是道,仿佛真成“江湖中人”。
電影劇照
甚至無論來自南北,隻要是看過該系列電影的觀衆,除了各種台詞倒背如流,基本都會哼兩句“尖東一向我大曬,我玩曬”,“來忘掉錯對,來懷念過去”,“叱咤風雲我任意闖,萬衆仰望”。
更别說當時滿街青年都在模仿陳浩南的發型或山雞的表情,甚至在身上貼水印“紋身”,仿佛讓人看到有個什麼圖案,就能變成電影中的角色一樣...
所有細節,都注定過了20多年後,依然能從方方面面勾起觀衆的經典情懷。如2015年《煎餅俠》的彩蛋,五兄弟來了四位:
“友情歲月演唱會”走遍全國,每當《友情歲月》旋律響起,總能掀起大合唱:
2017年内地口碑不俗的網劇《反黑》,除了“山雞哥”陳小春,還有“大佬B”吳志雄、“東星駱駝”陳惠敏等:
當然少不了綜藝《爸爸去哪兒5》,隻有陳小春對兒子Jasper“發脾氣”,網友都會第一時間覺得“山雞哥附體了!”:
吳君如首次執導的《妖鈴鈴》裡,其中也有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包括尚未上映的《三國殺·幻》,也因有鄭伊健、謝天華和林曉峰的加盟,被觀衆稱為“一次重聚”:
總之,即使時光荏苒,青春不再,觀衆對這張延續了20多年的“情懷牌”,始終照單全收。但很多人或許不知道,這個IP的誕生,背後也是一段關于香港電影的江湖秘史。
話說第一部《人在江湖》開拍前,導演劉偉強與編劇文隽還是“敵人”,事關文隽在電台對劉偉強執導的影片各種調侃臭罵,怒不可遏的劉偉強打算揍他,不想王晶将兩人拉到一起後,竟提議三人合組公司拍戲,戲劇化程度不亞于現實中的“拜把子”。
為此,三人還成立了一家在90年代後期香港影壇極具代表性的電影公司:最佳拍檔(BOB)。
然而比起如今的經典地位,當年很多人對将原型漫畫搬上銀幕這件事皆不看好,甚至到了身為監制的王晶都認為這片難以賣座的地步,但文隽信心十足:“我不當這部電影是江湖片,而當它是青春成長片,我要讓那些不懂得江湖的觀衆也覺得很好看。”
《人在江湖》劇照
但《人在江湖》的成績還是超乎所有人想象:全香港場次爆滿,開映半小時累計90多萬,截至午夜1點半已收108萬,最後光是午夜場票房就達到130多萬!
最終靠着聖誕前一周的“死檔期”,累計票房爆收2112萬港币,正式開啟了該系列電影的賣座神話。
《人在江湖》劇照
更奇迹的是,《人在江湖》之後,三位主創竟在半年内完成了兩部續集:《猛龍過江》和《隻手遮天》。
前者2月中開機,連取景帶拍攝隻用了14天,3月28日就上午夜場,在完全沒有時間籌備的前提下,甚至鄭伊健都隻有4天檔期的情況下,每天現場靠“飛紙仔”開工;後者4月中收定金,月底就飛荷蘭取景,5月拍完整部片,6月底上映,就為了趕暑期檔……
《猛龍過江》劇照
即使這樣,兩部續集仍分别取得2249萬和1950萬港币的票房。換句話說,半年來,三部曲累計收入已達到6300萬港币,堪稱整個90年代後期最具代表性的港片IP之一。
據統計,截至2000年,六部曲(人在江湖、猛龍過江、隻手遮天、戰無不勝、龍争虎鬥、勝者為王)的累計票房已經超過9900萬港币,相比每集的低成本制作,可謂賺得盆滿缽滿。
《隻手遮天》劇照
當然,這還不算各種“番外篇”如《洪興十三妹》、《山雞故事》、《洪興大飛哥》、《旺角揸fit人》等,若真是全部統計,那麼這個IP在90年代中後期香港電影低潮時,累計創下的票房至少在1億多港币,在某種程度而言,更堪稱“救市”系列!
除了票房佳績,三部曲也催生了一大批迄今仍讓觀衆倒背如流的經典台詞。
靓坤的殘暴不仁:
山雞的玩世浪蕩:
烏鴉的桀骜瘋狂:
還有同樣讓人感動的愛情,如陳浩南與小結巴的患難:
山雞對丁瑤的表白:
更少不了“有今生沒來世”的兄弟情:
以及免年輕人誤入歧途,對江湖的總結與反省:
回看整個系列,其實并非教年輕人進黑社會,也非旨在展示各種黑社會秘史,而是讓人理解何謂“情與義,值千金”,宣揚兄弟間的患難與共,也揭示黑道惡人都無好下場的價值觀。
所以從當年的香港到如今的内地,始終能引發年輕一代的共鳴。
值得一提的是,戲裡強調懲惡揚善,戲外同樣卧虎藏龍。
在這個系列中,幾位大佬大姐都是影帝,演技實力杠杠滴。
其中,吳君如更是第一位憑該系列電影獲得影後的演員:
吳君如憑借《洪興十三妹》獲獎金像獎
相比之下,“年輕一代”也在演技上頗有成績,如“山雞”陳小春就曾獲金像獎“最佳男配角”,飾演神父女兒的莫文蔚也曾獲金像獎“最佳女配角”,難怪片中别有默契:
甚至幕後主創,與“無間道”系列一同,已經成為劉偉強導演生涯的兩大标簽:
還有飾演“大頭仔”的錢嘉樂,除了曾憑《烈火戰車》拿過金紫荊獎“最佳男配角”,數年前也憑《車手》奪得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
如今的他,不僅已是知名導演和動作指導,更是香港動作特技演員公會的會長,可謂名利皆具:
有趣的是,除了展示江湖風貌,也曾給香港人(甚至華南一帶看TVB的觀衆)帶來長達十年的歡樂。
1995年開始,由曾志偉主打的綜藝節目《超級無敵獎門人》系列,長期高居香港收視率之首,各式各樣的遊戲環節讓觀衆笑不攏嘴,身為“獎老”,林曉峰、陳小春和錢嘉樂同樣功不可沒,也足以證明這群“少年”的才華多面:
如今《黃金兄弟》由曾志偉監制,可謂同時重現了這兩大經典招牌,因而帶起了更多的經典情懷。
所以,擁有這些獨一無二的牌面,《黃金兄弟》這款“情懷”之作,你會去影院支持嗎?
/ 福利 /
後台回複“福利”,按規則參與,就有機會獲得
《黃金兄弟》電影兌換券
/ 開獎 /
恭喜
我的花花世界、張東、 張小鬧
獲得《江湖兒女》電影兌換券
/ MORE /
/ HO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