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糯玉米高産種植新方法

糯玉米高産種植新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4:50:28

地膜種植糯玉米,是早播、早收提高土地複種指數,增加畝均經濟收入的行之有效措施,已被廣泛用于生産,根據本人經驗及高産典型的做法,我将其總結為“六字經”,供各位朋友在種植中驗正。

糯玉米高産種植新方法(玉米高産種植第九講)1

土壤耕翻要達到“深”

糯玉米的根系,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可深入土層2米以下,橫向分布範圍可達1米左右,70%的根系集中在土壤表層30㎝内。因此,要想取得玉米高産,就要有一個疏松肥沃的土壤。春種糯玉米,都是種在冬閑地上,應在前茬作物收獲後,進行深耕翻,耕地結合施有機肥,以培肥地力,耕地後不耙,進進凍垡,并接納雨雪水,風化土壤,耕地深度在35㎝以上。早春結合施底肥進行淺耕淺耙,播種前或雨後應耙地保墒,使土壤在播種時達到上松下實。

底肥用量要“足”

玉米是需肥較多的植物,一生中,所需養分來自土壤的占三分之二。所需要的養分中有20多種元素,其以氮、磷、鉀為最多,鋅、硼、錳、鎂也占一定比例。所以在種植玉米前應施足,施全底肥。一般底肥施量是:有機土雜肥4方左右,沒有此肥的,可施精制有機肥50~75公斤,或者腐熟雞糞100公斤。生物鉀2公斤拌餅肥40公斤,玉米專用複合肥40~50公斤,适當增加微量元素。

糯玉米高産種植新方法(玉米高産種植第九講)2

糯玉米高産種植新方法(玉米高産種植第九講)3

品種選擇,要突出“優”

糯玉米品種選擇要突出“優”,所謂“優”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高産性,單株的棒子要大,總體産量要高。二是品質與口感,品質即各種營養物質含量高而全面,食用中口感要好,能使人食之不忘。三是成熟早,早春種植生育期要求在85天左右,早換茬。如北甜糯1号、蜜甜糯1号、萬糯2000、萬糯2018等。以上隻是品種舉例,不一定選擇這些品種。總之,所選品種能夠适應本地種植、抗逆性強、産量高就好。

糯玉米高産種植新方法(玉米高産種植第九講)4

播種要适時,力争“早”

正常露地10㎝地溫,在10~12度時就可以下種。黃淮地區可在4月達到溫度,在3月中旬,地膜種植能使地溫保持在這個溫度範圍以上。所以地膜種植時間應提前在3月中旬為好,不能晚于3月底,否則失去了地膜種植的意義。

蓋膜始終要做到“嚴”

地膜種植的意義,在于提高地溫和保溫,能提早播種。保溫的效果如何,取決于覆膜的質量。所以,不論采取先覆膜後下種,或先下種後覆膜的方式,都要做到突出個“嚴”字,(1)嚴格使用質量較好的地膜,不能圖便宜,用質量過差的膜,蓋到地裡風一吹,幾天就破損,出現滿地“飛舞”的現象,起不到蓋膜作用。(2)嚴格按地膜規格做壟,防止地膜蓋不到邊的現象,降低保溫效果。(3)覆膜要做到拉緊四邊壓嚴,防被風吹走,或破損漏氣,起不到保溫作用。(4)植株破膜出土後,一定用土壓嚴破膜處。(5)蓋膜期嚴防地膜的破損。從蓋膜下種到氣溫升高前,嚴防動物或其因素損壞地膜,降低蓋膜的效果,要經常檢查,随時對破損進行修複。

适當偏“密”

因糯玉米是早熟品種,底肥充足,在種植密度上可适當偏密。一般5000株左右為宜。采用寬窄行一穴兩株種植,寬行80~90㎝,窄行40㎝,穴距40~50㎝,每畝4500~5000株左右。

糯玉米高産種植新方法(玉米高産種植第九講)5

在田間管理上突出個“巧”字

(1)“巧”放苗出膜

在幼苗2葉一心時,根據天氣情況,抓住冷尾暖頭及時放苗。破膜用鐵絲或竹簽,洞要小,引苗出膜後,立即用細土壓緊破膜處,防漏氣降溫,破膜時一般在晴天的下午進行。

(2)巧除草及中耕

為防地溫升高後,膜内雜草不易除去的麻煩。采用苗前除草方法,在播種後蓋膜前,噴灑除草封閉劑,最後再蓋膜。

随着氣溫升高植株長大,即使噴過除草劑,雜草還會發生。在拔節前結合追肥,進行中耕除草,培土扶壟,利于以後排灌和氣生根的擴展。

(3)追肥要巧

地膜玉米底肥充足,在喇叭口期,結合培土扶壟施穗肥,如施尿素15公斤,或玉米專用肥20公斤。抽絲期進行葉面補肥,用0.2~0.3%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50公斤。或硼砂0.1%的水溶液40公斤噴施,連噴2次,間隔7至10天。

(4)補水要巧

地膜玉米由地膜的保水性好,苗期不需要澆水,到培土扶壟後,由于地膜失去保水性,根據天氣和土壤濕度情況,缺水時及補水。為使玉米籽粒飽滿,可在吐絲前後及籽粒形成後進行澆水。總之,扶壟以後要保持田間濕潤,旱則澆水。遇大雨天氣要随時排出多餘水,以免造成漬害。

糯玉米高産種植新方法(玉米高産種植第九講)6

糯玉米高産種植新方法(玉米高産種植第九講)7

(轉載、引用本文者需與作者聯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