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進谏200多次是不是史實?魏征簡介:(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縣 ),後移居内黃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谥文貞,為淩煙閣二十四功之一以直谏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谏臣,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魏征進谏200多次是不是史實?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魏征簡介:(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縣 ),後移居内黃。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谥文貞,為淩煙閣二十四功之一。以直谏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谏臣。
魏征少年孤貧,胸懷大志,不事産業,卻通曉經典書籍和方術。隋末動亂,魏征曆經坎坷,曾經五易其主。他先是從元寶藏起兵響應李密,李密愛其文才将之招至麾下。但魏征在李密手下并不受重用,李密覆敗,魏征随李密投唐。魏征主動請纓,幫助李淵去平定山東,并用一紙書信招降了李績。但不幸當時恰逢窦建德攻陷黎陽,魏征遭擒,又被窦建德收入帳下,作了夏王的起居舍人。窦建德失敗以後,魏征和裴矩一起入關二次投唐。當時的太子李建成欣賞他的才能,引薦他為太子冼馬。玄武門之變後,繼任的太子李世民沒有追究他的責任,先引為太子宮詹事主簿,即位後又拜谏議大夫,封钜鹿縣男,直到貞觀十七年病卒于任。
魏征以性格剛直、才識超卓、敢于犯顔直谏著稱。為了維護和鞏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統治,曾先後陳谏200多事,勸戒唐太宗以史的教訓為鑒,居安思危,勵精圖治,任賢納谏,本着清靜無為、“仁義”行事。魏征一生不僅盡心事主,更以江山社稷、天下蒼生為重,為唐初社會的穩定和“貞觀之治”的出現發揮了重要作用。魏征所上 《谏太宗十思疏》、《十漸不克終疏》,在當時和後世都有重要影響。
魏征剛正敢谏的故事
魏征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裡很窮,但他卻喜歡讀書,掌握了廣博的知識,後來又出家當過道士。隋朝末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他先後參加李密瓦崗軍和窦建德起義軍,李建成被殺後,他又因直言敢谏,受到唐太宗的重用。
唐太宗常把魏征召進宮内,叫他提些意見。李世民有不對的地方,魏征能夠當面批評,甚至會弄得唐太宗一時下不了台。
有一次,唐太宗根據右仆射(掌管奏章文書的官員)封德彜的建議,決定十八歲以上身體強壯還沒有服役過的男子都要去當兵。但魏征不同意。因為按照當時的規定,皇帝的敕令,要由谏議大夫簽名才能生效。
唐太宗問他:“你不同意這樣做,有什麼理由?”
魏征回答:“臣作為谏議大夫,有義務向陛下指 出,這樣做違背了治國安民的方針。我朝開國後即立下‘男子二十歲當兵,六十歲可免’的規定,怎麼能随便改變呢?”
唐太宗非常生氣,大聲指責道:“你太固執己見!”
魏征毫不退讓,語重心長地說道:“陛下!把河水放光捕魚,确實能捕到許多魚,但明年就沒有魚了;把森林燒了打獵,确實會打到許多獵物,但明年就沒有野獸了。如果把十八歲以上身體強壯的男子都去當兵,今後國家的稅賦徭役去向誰要呢?”
唐太宗這才幡然醒悟,收回了命令。
有時候,李世民還會和魏征一起讨論一些問題。
比如,唐太宗曾問魏征:“曆史上有過這麼多帝王,為什麼有的明智,有的昏庸?”
魏征回答道:“能夠多聽聽各方面意見的帝王,通常比較明智;一意孤行、隻聽單方面的意見的帝王,難免就會昏庸。”“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成語就是這樣來的。
唐太宗贊許地說:“你講得真好啊!”
有個大臣叫鄭仁基,女兒長得美麗又有才華,皇後要把她收為李世民的嫔妃。當冊封的诏書寫好後,有人說了一句:“她不是已經與人訂婚了嗎?”
魏征知道後,就向李世民進谏道:“陛下住着亭台樓閣,就應該希望百姓有安身的房子;陛下吃着山珍海味,就應該希望百姓有充足的食物;陛下看着衆多嫔妃,就應該希望百姓有稱心的婚姻。現在陛下把已經與人訂婚了的女子奪過來,這怎麼符合人家父母的心意呢?”
唐太宗聽了這番話,馬上取消了冊封。
當魏征患病去世後,唐太宗罷朝五天,親自登上禦苑西樓,遙望魏征逝世之處寄托哀思。他沉痛地說:“用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衣帽穿戴;用曆史作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作鏡子,可以明白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确。現在魏征去世,使我失去了一面鏡子。”
魏征能在初唐的政治舞台上發揮一點作用,确實是與唐太宗聞過則喜、從谏如流的氣度分不開的。
唐太宗時能夠大膽進谏的大臣,還有一位馬周。馬周原來隻是守衛玄武門的中郎将常何的客人。公元631年(貞觀五年),李世民下令百官上書談論朝政得失。常何是個武将,不懂政治,感到談不出什麼,為此很犯愁。馬周知道了,馬上動筆為他寫了二十多條關于政治得失的意見,讓他去交差。李世民讀了以後,覺得條條都切中要害。他很奇怪,常何這一介武夫怎麼變得這樣有政治頭腦了,就找他來面談。常何一向老實,他坦白地告訴李世民上書的内容都是馬周寫的。李世民馬上召見馬周,一番談話,對他十分賞識,不久便任命他為監察禦史。
馬周沒有辜負李世民對他的期望,經常進谏,向李世民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建議。他要李世民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要了解民間的疾苦,愛護百姓;他要李世民不要太寵愛子女,沒有必要每年加賜金銀珍寶,因為奢侈隻會害了子女;他要李世民以人為本,真正讓百姓滿意,就得選拔德才具備的好官。對馬周提出的這些建議,李世民都認真聽取,并加以推行。
魏征、馬周等人還提醒李世民,隋末因為濫刑暴政而迅速滅亡。李世民因此非常重視立法安民,要求有關部門融合前朝立法、司法經驗,制定了《貞觀律》,使封建禮教法律觀成熟完善起來,為稍後制定《唐律》打下了基礎。
魏征極言直谏:
魏徵備經喪亂,仕途坎坷,閱曆豐富,因而也造就了他的經國治世之才,他對社會問題有着敏銳的洞察力,而且為人耿直不阿,遇事無所屈撓,深為精勤于治的唐太宗所器重。太宗屢次引魏徵進入卧室,“訪以得失”,魏徵也“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無不言”,對于朝政得失,頻頻上谏。唐太宗曾褒獎他說:“卿所陳谏,前後二百餘事,非卿至誠奉國,何能若是?”不久,遷任尚書左丞。貞觀三年(629年)即以秘書監參知國政,進封鄭國公。魏徵的直言極谏是著名的,當時以“識鑒精通”而聞名的宰相王珪曾高度評價他說:“每以谏诤為心,恥君不及堯、舜,臣不如魏徵。”據《貞觀政要》記載統計,魏徵向太宗面陳谏議有五十次,呈送太宗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達“數十餘萬言”。其次數之多,言辭之激切,态度之堅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難以倫比的。
魏徵的谏诤涉及面很廣,朝廷軍國大事的失誤自然是他上谏的主要内容。為了醫治隋末戰亂的創傷,他規谏太宗要與民休養生息,一改隋炀帝奢靡之風,反對營造宮室台榭和對外窮兵黩武;為了社會的安定,他規谏太宗要廢除隋的嚴刑峻法,代之以寬平的刑律;為了政治清明,他規谏太宗用人要“才行俱兼”,對官吏中的貪贓枉法之徒要嚴懲不貸。在刑賞問題上,他認為刑賞之本在于勸善懲惡,在王法面前,“貴賤親疏”一律對待;在君主的思想作風上,他規谏太宗要兼聽廣納,認為“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以防止貴臣壅蔽,下情不得上達。他規谏太宗要以“亡隋為戒”,接受曆史教訓,居安思危,力戒驕奢淫逸。對這些有關國家治亂、社稷存亡的大問題,魏徵在上谏時一向是堅持原則,據理力争,對唐太宗的失誤批評也是尖銳的。
他提倡上書言辭激切,無所顧忌。貞觀八年(634),陝縣丞皇甫德參上書說:“修洛陽宮,勞人;收地租,厚斂。”太宗看後大怒,要給他定以讪謗之罪。魏徵馬上勸谏說,昔日賈誼給漢文帝上疏說:“可為痛哭者三,可為太息者五。”自古上書,都是言辭激切,不這樣就不能引起皇帝的警覺,激切并不是讪謗。太宗聽後有所悔悟說:“朕初責此人,若責之,則誰敢言之。”魏徵對唐太宗常常是面折廷诤,有時弄得他面紅耳赤,甚至下不了台。一次罷朝後,太宗曾餘怒未息地說:“會須殺此田舍翁。”又說魏徵“每廷辱我”。不難看出,魏徵的犯顔直谏,往往是一針見血,甚至到了太宗難以忍受的程度。
除了軍國大事外,魏徵對太宗其他一些不合義理的做法也提出善意的批評。貞觀六年(632)八月,長樂公主下嫁,太宗以公主是長孫皇後所生,敕令資妝要倍于永嘉長公主。魏徵上谏,以為長公主尊于公主,公主之禮不應超過長公主。長孫皇後聽到此事後,十分欽佩魏徵的剛直敢谏,頗有感觸地對太宗說:“嘗聞陛下重魏徵,殊未知其故。今聞其谏,實乃能以義制主之情,可謂正直社稷之臣矣。妾與陛下結發為夫婦,曲蒙禮待,情義深重,每言必候顔色,尚不敢輕犯威嚴,況在臣下,情疏禮隔,故韓非為之《說難》,東方稱其不易,良有以也。”之後,便親自去魏徵家,賜帛五百匹。魏徵的直言極谏,甚至說出了連長孫皇後也不敢輕易說出的話。
盡管太宗對魏徵的尖銳批評一時難以接受,但他畢竟認識到魏徵是忠心奉國,有利于國家長治久安,對他的犯顔直谏曾感歎說:“人言魏徵舉動疏慢,我但覺妩媚,适為此耳。”當然,唐太宗的開明政治是魏徵屢次極言直谏的重要原因,因此他回答說:“陛下導之使言,臣所以敢谏,若陛下不受臣谏,豈敢數犯龍鱗?”這一番話也并不隻是謙遜之辭。
魏徵對朝政失誤的批評,對貞觀政治糾謬補缺,多所裨益。太宗已感到自己不可一日離開他。太宗曾把魏徵比作良匠,自己比作金子,金子原在礦石裡,它之所以稱貴,是由“良冶鍛而為器,便為人所寶”。史家高度評價魏徵說:“臣嘗閱《魏公故事》,與文皇讨論政術,往複應對,凡數十萬言。其匡過弼違,能近取譬,博約連類,皆前代诤臣之不至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