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園如何給公司核心産品估值?作者| 宇多田來源| 虎嗅科技組,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林園如何給公司核心産品估值?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作者| 宇多田
來源| 虎嗅科技組
封面| 虎嗅現場拍攝
作為一個科技記者,2021年給我的感覺很奇妙。
互聯網大廠們仿佛進入了漫長的緘默期;新零售、新金融等多個熱門賽道逐漸由高談闊論,轉為竊竊私語;手機等數碼電子産品早已進入存量市場,不再是大V 們熱衷讨論的焦點。
而另一邊,新造車屢創紀錄的市值表現帶來了上下遊産業鍊的爆發式增長,卡脖子技術——半導體、生物醫療以及航空航天,在國家的号召下煥發出一種“既脫離現實,又源于現實”的活力。
昨天,是我第二次參加奇績創壇的線下創業路演。這個由科技産業傳奇領袖陸奇與國外孵化器YC在中國創立的中國創業社區,每年都會吸引一大批願意通過創業放手一搏的中國和世界頂級大學理工畢業生。
但讓人略感驚奇,這一次路演釋放的張力和吸引力,超過以往任何一屆。
虎嗅拍攝自現場
如果說2020年因為疫情和技術商業化前景不明,導緻年末的路演活動并沒有受到太多關注,那麼今年政策與市場帶來的“天時地利人和”,讓投資領域幾乎把一多半的目光放在了技術項目上。
這一次,台下不僅爆滿,甚至大多數人需要站着聽完33家創業公司的演講。
“這一次創業營我們累計收到了近3500份申請,錄取率不到1%。” 陸奇在開場演講中,就點明今年的錄取項目,100%都是科技公司。甚至創始人平均年齡35歲,88%以上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曆。
圖為陸奇博士發表路演開場演講,虎嗅拍攝自現場
沒錯,今年的項目類型發生了巨大變化,讓人很難不相信這裡存在一個跟着政策走的錄取标準——
如果說去年還有20%~30%的新零售、社交等互聯網賽道的創業公司,那麼今年,你隻能看到生物科學、半導體、航空航天等“準入門檻”就會壓死大多數人的技術驅動類項目。
100%高端技術人才的天下:沒有一個人不是名校畢業,創始團隊大部分是碩士以上學曆,且在各專業領域取得了不小的學術或産業成就。
醫療相關的項目占比高達40%,雖然并非是噱頭含量居多的醫療 互聯網,但很多是像“可穿戴設備”“AI檢測”“身體矯正”“醫療器械”類的2C類醫療産品項目,從曆史數據來看,這類項目的成功率并沒有很大。
半導體仍然跟去年一樣是熱點賽道。但今年的半導體有兩個明顯趨勢——一個是非具備高技術含量的項目增多,譬如豬體植入芯片、醫療檢測設備用的耗材芯片;一個是更加垂直賽道化,譬如醫療芯片項目。
跟風口的創業項目不在少數。無論是汽車電源新方案。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本文源自虎嗅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