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這是一篇講「為什麼要讀書」的文章。彙總了我這幾年的讀書經驗,也精心篩選出了書單,以供參考。這個「沒想明白」的系列,我會努力更新下去。
本文有8000 字,分為讀書原因、選書方法、讀書技巧、親選書單四部分,而且在文末有書單彙總,建議收藏。
一、讀書有什麼用
讀書的好處有很多,大家或多或少都是知道的,就不大篇幅唠叨。在這裡說幾點不常見的觀點吧:
1、書是優質内容源,過濾了低價值信息
先扯遠點,說說當下處于什麼信息流通狀态,以及是怎麼影響我們生活的。了解這個背景後,會對讀書的重要性有更深理解。
移動網絡和智能終端的普及,讓我們開始用手機上網。手機上越來越多的信息,都在想方設法的奪走我們的注意力。
有利有弊,利的方面不贅述,弊的方面是很多無價值或低價值的信息,占用了我們過多的時間。
那麼時間花在哪了,我們在看什麼内容?
看一組數據就有感知,抖音和快手每天都有幾億人在用,人均使用時長都在2個小時左右。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先不考慮微信,隻是短視頻這種内容形态,就占去了我們很多時間。
從内容形态上說,根源在于媒介在發生變化。從權威媒體到自媒體,從圖文到短視頻,結果造成了每天新增信息量巨大。而且由于媒體源是開放的,很多非權威的自媒體也可以生産内容,并得到分發。
有些自媒體為了獲取更好的曝光和播放,在努力去做吸引眼球的内容。而從人性的角度出發,能吸引大部分人的内容類型,就是獵奇、暴力、性等這樣的内容。
從用戶訴求角度說,這些類型的内容隻能滿足人們消遣的需求,達到心緒轉換的效果,也就是通過消遣和娛樂,幫助人們暫時逃避工作生活帶來的壓力和負擔,帶來情緒上的解放感。
當然,這是需求,本身并沒有錯。但問題是人性是經不住這樣的考驗的:讓人欲罷不能的内容和上下滑這樣低門檻的交互。帶來的結果就是短視頻占用了過多的時間,甚至影響了我們工作、生活、和學習。
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自制力之外,就是要選擇好自己接觸的内容源,比如讀書。
因為出版一本書,有非常嚴格的流程要遵循,也有專業的出版社和編輯來參與,所以從生産源頭來說門檻很高。從作者的權威度,到内容的系統性、科學性,都要好很多。從這個角度說,書這個内容源本身具備很強的過濾能力。
所以,選擇讀書,就是選擇了靠譜的内容源,也相當于提升了自己使用時間的效率。
2、讀書可以練習和保護專注力
人的專注力,對于生活、工作和學習都非常重要,可我們的這個能力在慢慢的退化。
時間是不能被管理的,因為它并不受你的控制。我們做時間管理,核心是對專注力的管理。高效的工作、學習和思考的産出,都是需要運用專注力,需要沉浸式狀态才能夠完成,對個人成長的價值是決定性的。
可以把專注力看作成肌肉,是需要有意持續訓練的。用得越多,這塊肌肉越發達;反之就越差。可怕的是智能手機裡面信息太多了,用起來也很方便,市面上的頂尖人才都在做這樣的移動端産品,目标就是個人使用時長,也就是獲取我們的專注力。
讀書,就是提升專注力的方法。除此之外, 還有冥想、長跑等。
書是系統化的内容,而非碎片化,所以需要持續一定時間的閱讀和思考。這個行為的形式,實際上是一種時間和注意力的獨占,也就是在做讀書這件事的時候,不能再幹别的了,形成深度沉浸的狀态。
放下手機,拿起書。盡可能長時間的把注意力放在書裡,沉浸式閱讀。哪怕思緒跑了也沒關系,再拉回來繼續。如此反複一段時間,專注力會慢慢增強,沉浸的時間也會增加。就像在健身房練力量,最初能舉起的重量是有限的,但反複訓練後力量就會提升。
3、讀書是一種自我啟發
一直反對特别功利的讀書。這裡的功利是指,腦子裡有一個很具象的難題不知道怎麼解,希望通過讀一本書來解決。
工具書确實能滿足讀者「是什麼和怎麼做」的需求,但真正實踐中的具體問題,肯定不能從書裡直接找答案。隻把書當字典去查的情況也有,但查字典嚴格意義上不算讀書的範疇。
讀書最好的那種狀态是,雖然這本書不是你所學專業的領域,也不是所在工作的行業,但在讀書的過程中靈感迸發、突然開竅,就有了解決工作或生活問題的好辦法,在無意識的狀态下獲得了實際收獲,這就是一種自我啟發。
這種無意識狀态,就是上文提到的沉浸式,也是一種放空,大腦在這種狀态下更容易有自我啟發的情況出現。
另外,知識的本質有相通性,比如橫向跨學科相關,或者現象和本質的關系。打個比方,你是學經濟的,但可以在一本小說中找到經濟學課題的啟發;或者你在讀曆史書的過程中,也會學習到該如何更好的與自己的子女相處。
所以,讓自己進入到沉浸思考和放空的狀态,才有可能産生自我啟發,書就是這個狀态最好的助推器。
二、怎麼去選書
要重視選書,很多人會低估這件事的重要性。我們平時分配給讀書的時間本來就很少,一般人都在每周4-8個小時之間,所以這個時間就變得非常珍貴。
如果把這些時間給了一本爛書,就意味着錯過了一本好書,這反而是給自己帶來損失的,也就是時間成本的概念。
尤其對于剛開始培養讀書習慣的新手來說,讀一本書需要兩周的時間,結果選擇了一本沒那麼好或者不适合自己的書,導緻讀完收獲少或者因為讀不懂而帶來了痛苦感,這些都會影響讀書習慣的養成。
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選書決策的渠道不穩定,比如朋友推薦、京東/微信讀書/豆瓣讀書榜單、媒體/名人推薦、直播推薦等。在這些渠道裡,有的是為了賣書,有的是為了賺流量,有的隻能代表自己喜歡,所以都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決策路徑。
所以要總結一套适合自己的選書方法,有3個選書技巧:
1、多讀經典,慎選當下暢銷
有很多出版了超過20年甚至更久,但仍然還在再版、還在市面上暢銷的書,就屬于經典。因為這樣的書找到了問題的本質,所以才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不僅适用上世紀90年代,同樣在2022年也有價值。
比如《影響力》、《定位》、《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當然也不止是經管類,文學和學科類的也一樣。
為啥要慎選當下暢銷?這種又當下又暢銷的榜單,一般會出現在賣書的平台。賣書平台和出版社都是更希望賣新書的,既符合消費者的買書需求,又能推動從賣新書到出新書這個商業模式的反複運轉。
所以,把新書賣出去的優先級,遠高于賣好書。消費者看到的暢銷榜單,就真的隻是暢銷,不是好書榜單。
當然,慎選當下暢銷而不是絕對不選,也可以作為參考。至少可以讓你了解近期哪些新書浮出水面。當看到非常感興趣的書籍,也還可以買來讀一下。比如這幾本是我曾經從暢銷榜單中選出的:
《Facebook : 一個商業帝國的崛起與逆轉》
《混亂的猴子 : 矽谷的肮髒财富與随機失敗》
《矽谷增長黑客實戰筆記》
《不拘一格 : 網飛的自由與責任工作法》
《解密 Instagram》
這些書應該不會是經典型的,但離當下場景很近,讀起來還是挺開心的。
2、利用好豆瓣讀書這個工具
要有庫和貨架,才能選。豆瓣讀書就是當下最全、結構化做的最好的選書工具,選書就靠它了。
有兩個使用場景,分别是看評價和定向找書。
看評論,場景是先知道書但不知道好不好的時候,可以去豆瓣讀書看看評分和評價。當然,評分隻能用作參考,畢竟會使用豆瓣打分的用戶群體存在着樣本偏差的情況,所以有些類型的書會偏高,但這已經是相對最權威客觀的工具了。
定向找書,場景是想了解某個領域的知識,比如心理學,那麼就可以去豆瓣讀書「分類浏覽」裡,找到「心理學」标簽,可以按綜合或評價來排序,選出感興趣的書籍。如下圖:
另外,定向找書還可以看用戶UGC的豆列和官方榜單,官方TOP榜單其中一個入口就在某本書的詳情頁,見下圖:
3、别隻看封面和書名,要看作者和目錄
封面和書名就像公衆号的标題和封面圖,對CTR這樣的指标是有幫助的,從轉化率角度說,當然吸引更多人去翻閱和點擊是好事,但不能代表内容本身的質量。
作者就是比較簡單的篩選元素。有些作者憑借自己的代表作或者行業背景,是值得信賴的,隻要他寫的東西至少值得關注一下。比如,丹尼爾·卡尼曼、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吳曉波等。
當然不是說他們每一本書都要讀,也不涉及他們在當下混得怎麼樣,但至少都有代表性的著作,值得關注。
另外,還可以去看目錄。
從目錄中,可以看到整個書籍的結構。比如是先抛出一個核心觀點再分章節展開這種「總分型」,還是羅列幾點但不追求系統和窮盡的「N個法則型」,或者是通篇講個人或他人經曆且常見于勵志成長類的「講故事型」。
目錄中的描述粒度,也可以看到描述問題的方向。是偏學術,還是偏小白入門;是抽象的形而上,還是具體實操的指導多一些。
我經曆過的典型案例就是《混亂的猴子 : 矽谷的肮髒财富與随機失敗》這本書,不得不說,封面和書名真的太差了。哪怕作者是把矽谷創業者比作混亂的猴子,那也沒必要放在書名和封面吧,國内讀者不會把這兩者聯系起來的。
如果我當時沒有看目錄和簡介,這個書名和封面是很勸退的,見上圖。但看了簡介之後發現有點意思,讀完後覺得挺過瘾,和我在快手見識到的情況很貼近,有挺強烈的代入感。
上面兩張圖是内容和作者簡介,包括篇幅很長的目錄,才讓我有了去讀的欲望。這是個反面但又生動的案例,算是刨出來的一本好書。
說完選書,該講讀書了。很多人其實都知道讀書重要,但都堅持不下去,有想法沒行動。之前在「運營狗工作日記」的知識星球裡問了大家讀書的情況,從下圖情況看還是挺不樂觀的。
主要是沒有養成讀書的習慣,沒有體會到讀書的樂趣。這裡有幾個讀書的小技巧,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快的養成習慣、體會樂趣。
三、有什麼好的讀書方法
1、從能讀懂、讀起來開心的書開始
在看教練在訓練剛接觸足球的小朋友時,不會馬上開始枯燥的傳接帶球的訓練,就是讓他們在場地裡踢着玩,做遊戲。目的就是用這種簡單低門檻的方式,培養孩子們的興趣。如果剛接觸足球就有挫敗感,小朋友們是不願意繼續練下去的。
讀書也是一樣的道理,先培養興趣。如果一個月都不能讀一本書的話,可以先選擇能讀懂,或者讀起來很開心的書開始,先不用追求書的質量,也不要按照什麼榜單去讀,避免挫敗感。
我自己很晚才養成讀書的習慣,回頭看了一下,最初讀的書質量都比較差,沒什麼深度。但沒關系,能幫助自己讀起來就好。所以朋友們也不用嫌棄自己讀不了比爾蓋茨或俞軍的書單,先把習慣養成,讀書是一件開心的事。
2、多買書囤書,不需要看完一本才買一本
不是提倡非理性的亂消費,而是說在讀書的時候,最好有多種選擇。場景是這樣,當讀完A這本書開始選擇下一本的時候,可以有多個選擇。
比如剛讀完一本燒腦的教材,可以選一本名人傳記或小說換換腦子,這樣效率更高。當然也可以繼續接着讀一本同類型教材,把知識再繼續多角度鞏固。手裡有好多本書的時候,就有了選擇的空間。
有的朋友讀書特别程序化,一定要讀完手裡這本,才會買下一本,基本上不屯書,這個其實不利于讀書時候應對不同情況,沒有靈活變通和延展的空間,反而可能帶來挫敗感。
3、試着并行讀2-3本書,根據自己的讀書場景和心情來選擇
讀書時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書太枯燥,讀的太辛苦,導緻不想再拿起這本書。本應該一個星期讀完的書,結果持續了一個月才完成,效率很低。
這種情況就是卡在了一本書上,如果這時候換本書讀,情況就不一樣了,一個月或許就可以讀完兩本書。
我們讀書這個行為屬于業餘愛好和自我提升,不是工作或學習任務,所以沒必要卡在一本書上,太浪費時間。如果這本書讀的很不開心,或者很辛苦,可以試着先放棄,或者再找一本書交替着讀。
比如硬核理論和小說并行讀,可以根據讀書的場景和個人狀态來切換。工作日晚上很累,讀小說;周末上午大腦清醒,讀硬核理論;情緒低落需要緩解釋放,讀小說;剛被打了雞血勵志做到最好,讀硬核理論。
如果是串行讀書,讀小說需要一周,讀硬核理論需要兩周,兩本讀完就三周時間;如果是兩本并行,可能兩周就可以完成。優化的地方是讀書時間的利用效率,避免被卡住。
4、先看整本書的目錄和結構,有重點的去讀,不要逐字啃
尤其對于非虛構類圖書來說,都是有自己的套路的。正如上文提到的,要麼是全書圍繞一個核心觀點闡述,各章節是分支;要麼是并列着幾條法則,互相沒關聯,整體不必系統。
要這樣了解一本書,就要認真看目錄,并用10分鐘的時間把書快速翻閱一遍。會發現有幾個章節是重點也很感興趣,有1-2個章節價值不大,略讀即可。
千萬不要逐字去讀,是非常低效的。聽幾個朋友的描述,他們看書是從書的第一個字開始,一個字一個字的看,要求自己每句話都讀懂,甚至從推薦語開始,這是不合理的。
當了解整本書的結構和主要觀點後,有重點的去讀,效率會非常高。新手入門後會有一種跳着讀的感覺,也就是有些段落肯定不用細看,跳過就好。有些就認真停下來,反複琢磨。
5、重點的書,一定要寫讀書筆記
幾年前,我給自己會定「讀書XX本」這樣的全年目标。後來我發現讀書的數量意義不大,因為忽略了書的質量和自己的吸收程度,再加上讀書習慣的養成,數量已經不是問題。
後來我就改成「精讀XX本」。這個精讀的意思,就是選出重點的書,讀完并寫出讀書筆記。
在我們用兩個星期讀完一本書的過程中,會分多次,戰線拉得比較長,而且每次閱讀的專注力也參差不齊,所以讀完以後可能也忘得差不多了,很少人能再系統的複述。
這是正常的情況,不必擔心。隻要在讀完第一遍之後,再回過頭邊讀第二遍,邊寫讀書筆記,就一定可以更好的吸收。
說是第二遍閱讀,其實也不用再逐頁去讀,隻是提煉要點并做記錄和思考就好。
最終完成的讀書筆記,包括兩部分内容:首先是書裡的核心内容,需要有系統性的提煉;其次要有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可以單獨拎出來些,也可以和原文結合一起。
目的是不僅僅會提煉,也要試着結合自己的情況去思考,試着反複套用和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吸收有價值的内容。
四、運營該讀什麼書
首先要說,讀書是很個人的事情,每個人的喜好、知識水平、閱讀能力、心情等因素都不一樣,所以要系統化出來一個讀書的框架,是挺不靠譜的事。
但從業者對書單的需求卻很強烈,之前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讀書感悟,來讨論和詢問的朋友總是挺多。而且所有書單類的文章,都有很好的浏覽和收藏量,是永不衰退的流量密碼。
所以我試着給運營從業者寫一下讀書的建議,肯定不夠全面,也比較淺薄。但我保證這些書都是我自己讀過的,是最适合運營的思維方式、最能滿足運營的成長需求的書單。
由于運營從業者所處的職業生涯階段不同,有準備入行的新手,也有從業多年的老人,更多的是還在艱難爬坡期的中堅力量。所以,讀書這件事也分為三個階段,分别對應不同需求的朋友。
整個運營書單分為三個階段,共60本。在文章最後會給出彙總list,方便系統性的去讀和收藏。
第一階段:新人入門
受衆是準備入行、轉行、剛工作一年左右的運營新人,訴求是想系統性的了解運營,聽聽有經驗的人是怎麼說的。比如基本概念、職能分工、經典案例等。
除了運營本身,對産品、增長、數據這種相關領域也需要有基礎的認識。所以第一階段的入門書單,就包括運營、産品、增長、數據這四個方面,共10本書。
1、運營類。推薦《從零開始做運營》、《運營之光》、《超級運營術》。這類書的優點是内容來自作者的經驗總結,可以理解為最前線的工作實錄。所以淺顯易讀、實操性強,與現實工作有呼應,更容易産生共鳴和啟發。
缺點是系統性偏弱,歸因主要靠經驗,基本不能證僞。而且由于作者的經驗是有長短闆的,所以書中各章節的内容紮實程度是不同的。
前兩本無論從評價還是銷量都是最好的,完全可以滿足新人了解行情的訴求。第三本《超級運營術》是我寫的,和本文的風格一緻,評價和銷量還算不錯。這三本書,選其中一本來讀就可以。
2、增長類。對用戶增長感興趣的運營同學,還可以讀曲卉的《矽谷增長黑客實戰筆記》,這是我讀過的最具系統性、最接地氣的用戶增長類的書,這個方向隻讀這本就夠了。
3、數據類。推薦黃成明的《數據化管理》,這是我讀過的最好的數據分析的書。運營同學讀這個書,不需要全懂,有個系統思路框架就可以。
4、産品類。推薦這5本:《微信背後的産品觀》、《俞軍産品方法論》、《幕後産品》、《啟示錄》、《點石成金》。抱着了解的心态,去感受張小龍、俞軍、王詩沐的産品理念。提醒一下,龍哥的書讀完以後可能會感覺和沒讀差不多。
第二階段:成長必讀
在邁過信任這個門檻後,就是運營高速成長階段,持續時間會比較長,至少我本人到30歲還是這個階段,要不斷吸取運營相關但偏外圍的知識。
這個階段建議閱讀書籍的類型,分為6類:經典、名人、大廠、創業、管理、成長,共36本。
1、經典
必讀書單:《影響力》、《思考,快與慢》、《引爆點》、《定位》、《金字塔原理》、《遊戲改變世界》。
這6本是反複挑選出來的,都是經過多年考驗的經典,強烈建議一定要讀完,對日常工作肯定都有幫助。至少我在過去幾年的工作中,都有意識的多次用到這幾本書裡的知識。
2、名人
推薦7本名人傳記:《史蒂夫·喬布斯傳》、《矽谷鋼鐵俠》、《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誰說大象不能跳舞》、《褚時健傳》、《重新理解創業》、《創始人手記》。
最後三本可能很少被媒體提到過,分别是中國煙草大王/橙王褚時健、易到用車周航、攜程/如家/華住創始人季琦。褚老的傳記,記錄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感人又勵志;周航和季琦的自傳非常誠懇,信息密度很高,能學到很多東西。
3、大廠
大廠故事推薦:《沸騰新十年》(上下冊)、《騰訊傳》、《解密Instagram》、《九敗一勝》、《Facebook》、《混亂的猴子》、《鞋狗》。
可以當業内故事來看,多一些多知名公司的了解,是談資,也是信息儲備。
4、創業
創業經驗推薦:《從0到1》、《重新定義公司》、《精益創業》、《重來》、《創業維艱》、《創業36條軍規》。
雖然大部分不會創業,但也可以學習用創業者的視角看問題,多個視角,思路會更豐滿,
5、管理
團隊管理推薦:《不拘一格》、《赢》、《領導梯隊》、《第五項修煉》。
不過團隊管理的經驗,我認為還是先管理再學習知識去提升,隻有打了硬仗,處理了棘手的問題,才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管理者。一團和氣,絕不是好的管理。
6、成長
是指個人成長的經驗和建議,推薦:《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深度工作》、《我每天隻工作3小時》、《最重要的事,隻有一件》、《被讨厭的勇氣》。
其中《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必讀,經典。《被讨厭的勇氣》一般會分在心理學,但解決的是在成長中面對自我困境的解法,也算是靈丹妙藥,所以我放到這裡。
第三階段:探尋本質
我有一個觀點:運營是科學。意思是雖然我們在日常運營決策中,主要依賴經驗,但實際上這些經驗背後是有科學結論在支撐。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翻看我之前的文章。
所以到了這個階段,要去學習與運營工作相關的科學理論,找到日常工作中的底層邏輯。這樣再去做規劃和策略,再去思考的時候,才不會人雲亦雲,才會有所創新。
這個階段推薦的書,主要集中在心理學、傳播學、社會學上。肯定還有很多其他學科也相關,為了避免發散,這裡就選取被使用次數較多的這四類,共14本書。
1、心理學
必讀書單:《心理學與生活》、《這才是心理學》、《烏合之衆》、《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進化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在這6本書裡,如果是從未接觸過心理學的朋友,可以先從《心理學與生活》讀起,這本書的特點是很泛、易懂,但都沒有深入。
另外,《烏合之衆》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由于作者古斯塔夫・勒龐很早就去世,所以這本書成為公共版權圖書,不斷被多家出版社出新版,所以有很龐大的讀者群體,成為社會學和心理學領域的重要作品。
但其中觀點比較極端,而且缺少實證主義的分析方式,讓這本書備受争議。鑒于這本書的重要地位,推薦大家以批判視角去閱讀,會帶來更多延伸的思考和求證研究的欲望,也是好事。
除了這6本必讀之外,還有幾本不錯的心理學相關書籍,可參考閱讀:《驚呆了!心理學這麼好》、《親密關系》、《心流》、《原生家庭》、《社會性動物》。
2、傳播學
必讀書單:《傳播學教程》、《娛樂至死》、《大衆傳播理論》、《初始傳播學》,這4本都是适合非專業但想了解的同學去讀。
可以将《傳播學教程》選為第一本去讀,這本書的内容結構比較系統,而且離工作相對近一些,沒那麼生澀。麥克盧漢的《理解媒介》雖是經典,但很難讀下去,所以沒列入。
傳播學是交叉學科,與上面提到的心理學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所以可以先從心理學讀起,再涉獵傳播學就會覺得容易得多。
3、社會學
必讀書單:《驚呆了!原來這就是社會學》、《鄉土中國》、《跨越邊界的社區》、《現實的社會建構》。
非專業同學先從《驚呆了!原來這就是社會學》讀起,這本書用漫畫的形式,簡單的解釋了基本概念。不夠深入,但直觀有趣,适合入門。
費孝通和項飙的書是要讀的,除了上圖兩本外,還有《江村經濟》和《把自己作為方法》,可以選擇性的去讀。在許知遠的《十三邀》節目中,也有一期對項飙的專訪,可以在騰訊視頻中找來看看。
還有幾本社會學書籍,也非常值得關注:《美國種族簡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菊與刀》、《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江城》、《尋路中國》、《掃地出門》。
以上,就是本次書單的全部。
最後,這次推薦的60本書肯定不是最全的,比如沒有心理、曆史、哲學等;也不一定是評分最高的、榜單中常見的。但我可以保證都是我自己看過的,且比較适合運營去讀的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