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華碩靈珑II

華碩靈珑II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9-16 15:47:00

說起來年前的時候,準備采訪某家 PC 大廠的總設計師,然而因為疫情原因耽誤了,其中我很好奇的一點是,在當下的時間檔口裡,筆記本設計如何去平衡矛盾?

其實一直以來,筆記本設計就有點兒像「螺蛳殼裡做道場」,因為大衆消費者對于筆記本的需求是既要輕又要續航,既要薄又要接口全,既要屏占比高又要攝像頭高清位置好,除此之外隐私保護要好,機身質感要上佳,防護級别要高,性能要強,價格也不能太貴,畢竟錢要用在買旗艦手機。

這個時候,有的筆記本産品經理就會把消費者拉過來,說「來,你來設計這樣的筆記本」,當然,也有産品經理會去考慮,如何盡量滿足這些消費者矛盾的需求。

華碩靈珑II(華碩靈珑Ⅱ體驗)1

14 英寸,990 克

在談今天要體驗的華碩靈珑 Ⅱ 之前,我想說下之前我體驗過的兩款筆記本,一款是戴爾的靈越 7590 ,它因為用到了鎂合金材質,所以在塞進了标壓處理器和中端顯卡之後,15.6 英寸的機身重量隻有 1.59 千克;另一款是 VAIO SX12,它為了易用性在 12 英寸的機身上安裝了全系接口,并把重量控制在了 1KG 之内。

這兩款筆記本的啟示是在不鏽鋼和鋁合金之外,也有其他材料可以用在筆記本機身上,而且 1KG 之内的重量控制不僅僅是主觀感覺上的輕更是實際體驗上的無負擔。

所以,相比于設計有舍有得的初代靈珑,采用了十代酷睿的靈珑 Ⅱ,就顯得相當成熟了,也印證了标題和開頭的提問,它是真的在考慮如何去解決設計和需求上的各種矛盾。

華碩靈珑II(華碩靈珑Ⅱ體驗)2

相較于鋁合金或者不鏽鋼,靈珑 Ⅱ 采用到的鎂锂合金在保證了強度的情況下比重更低,也就降低了整個機身的重量,這也使得靈珑 Ⅱ 在保證了 14 英寸尺寸的同時,也把重量控制在了 1KG 以内:33Wh 電池版本 870 克,66Wh 電池版本 990 克。

在同尺寸的筆記本裡面,基本上找不出比它更輕的了。如果再加個限定,比如通過了軍規 MIL-STD-810G 可靠度測試的 14 英寸筆記本中,它毫無疑問是最輕。于是乎有趣的現象發生了,iPad Pro 配上鍵盤越來越重,Windows 筆記本越來越輕,大家都在尋找一個輕薄和生産力之間的平衡點。

采用了鎂锂合金之後,靈珑 Ⅱ 的機身質感就呈現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感覺,首先就是它幾乎沒什麼金屬感了,這種感覺是鎂合金設備的獨有特征,Surface Book 2 和戴爾靈越 7590 的機身亦是如此。

華碩靈珑II(華碩靈珑Ⅱ體驗)3

和 Surface Book 2 的銀,戴爾靈越 7590 的棕灰不同,靈珑 Ⅱ 的顔色是近乎黑色的深藍,深藍之中帶着彩色,算是筆記本裡面的「五彩斑斓的黑」:在一些光線角度下,我們可以看到它的黑色裡面有閃光的彩色點存在。

華碩靈珑II(華碩靈珑Ⅱ體驗)4

而在觸摸感覺上,靈珑 Ⅱ 摸起來有點兒像細細打磨後的岩石表面,也算是呼應了「華碩品質,堅若磐石」,描述起來就是一直「細膩的粗糙感」,聽起來很矛盾,但實際上就是這麼微妙。另外,從硬度上來講,鎂锂合金是不如鋁合金和不鏽鋼的,所以在按壓 A 面或者 D 面中心點的時候,就能感覺到類似于塑料外殼的形變。

華碩靈珑II(華碩靈珑Ⅱ體驗)5

窄邊框的傳承,接口和攝像頭的回歸

在初代靈珑筆記本上,為了輕薄和窄邊框,華碩做了不少的取舍,首先就是它沒有攝像頭,同時僅保留了 2 個 USB Type-C 接口。

曾經我一度以為電腦前置攝像頭是可有可無的配置,但是如今視頻會議需求的暴漲,讓曾經砍掉攝像頭的大膽行為顯得魯莽,至于接口的問題更是老生常談了,我的意見是,啥接口都可以砍,USB Type-A 給我留一個就行。

華碩靈珑II(華碩靈珑Ⅱ體驗)6

華碩靈珑II(華碩靈珑Ⅱ體驗)7

所以到了靈珑 Ⅱ,可能設計師也是知道了之前的做法有些激進,于是接口就全乎了不少,同時攝像頭也加回來了。

除了把兩個 USB Type-C 接口升級到了雷電 3 接口之外,華碩還加了一個 USB 3.2 Gen 2 Type-A 接口,以及用得較多的 HDMI 接口,至于 Mini RJ45 網線接口一般用不上,加上就加上吧。整體來說,現在的接口算是比較夠用了,商務人士出差也不需要随身攜帶轉接小尾巴了。

華碩靈珑II(華碩靈珑Ⅱ體驗)8

前代靈珑的窄邊框讓它有着極高的屏占比,這一次靈珑 Ⅱ 的屏占比依舊很高,達到了 94%,加上底部小翹跟的設計,讓這款筆記本的四邊邊框都顯得很窄。小翹跟在隐藏了底部邊框的同時,也能托起鍵盤區,讓打字更舒适,也算是一個人體工程學設計。

華碩靈珑II(華碩靈珑Ⅱ體驗)9

因為供應鍊技術的進步,現在攝像頭的組件也越來越小,小小的窄邊框額頭也能容得下去了。并且,這次不光是攝像頭的回歸,在靈珑 Ⅱ 上,紅外攝像頭也加了進去,這意味着它就有了解鎖更為方便流暢的 Windows Hello 人臉識别功能,我們現在解鎖隻需要打開筆記本,電腦自動會被喚醒,然後自動進行人臉識别,識别完成後就自動進入桌面。

作為一款商務本,安全和隐私的要求會更高,因此加上了攝像頭之後,一個可撥動的攝像頭蓋也随之到來,不需要視頻的時候完全可以把攝像頭蓋住,以防萬一。

華碩靈珑II(華碩靈珑Ⅱ體驗)10

一些體驗細節

在筆記本廠商裡面,華碩其實是挺喜歡自己搞點兒探索的廠商,比如他們是最早一批搞分體式二合一筆記本的,最近又在鼓搗雙屏筆記本等等。

華碩靈珑II(華碩靈珑Ⅱ體驗)11

在靈珑 Ⅱ 上,也把之前用過好多次的觸控闆數字鍵盤搬過來了,以方便數字的輸入。

因為我作為一個碼字民工并沒有那麼多的數字輸入需求,所以一般情況下這個觸控闆數字鍵盤倒還真用不上,不過既然靈珑 Ⅱ 面向的是商務人士,那就可能有分分鐘百萬生意的大佬,這部分人群應該對數字更敏感。

至于觸控闆數字鍵盤在我這塊的作用,基本上相當于在被窩裡給姑娘看夜光手表:你看,它能亮起來哦!

說到觸控闆,就還是來提一下觸控闆的體驗,打個比方的話,MacBook Pro 的觸控闆是滿分 100,Surface Book 2 觸控闆體驗是 90 的話,那麼靈珑 Ⅱ 的觸控闆體驗大概就是 79,在 Windows 筆記本陣營裡面算中上,從 Surface Book 2 轉過來用它也不會用得抓狂,但是會感覺有一檔的差距。

華碩靈珑II(華碩靈珑Ⅱ體驗)12

再就是鍵盤,如果說 MacBook Pro 蝶式鍵盤的體驗是 50 分不及格,Surface Book 2 是 85 分良好的話,那麼靈珑 Ⅱ 鍵盤的體驗也是 79 分的樣子,特點是輕和利落。

華碩靈珑II(華碩靈珑Ⅱ體驗)13

在屏幕開合角度上,靈珑 Ⅱ 支持 180 度平躺,這樣設計有 2 個好處,一是極大地避免了屏幕轉軸斷裂的風險;二是筆記本放在膝蓋上使用的時候,更大的屏幕開合角度能提供更舒适的視角。

華碩靈珑II(華碩靈珑Ⅱ體驗)14

有些配置我們看不到,不過靈珑 Ⅱ 倒也沒有減配,比如前面用到了成本更高的雷電 3 接口,而不是普通的 Type-C,再比如在麥克風和揚聲器上,它也做到了 Windows 筆記本裡的中上水準。揚聲器來自哈曼卡頓,單元體積不大,但是聲音比較幹淨,同時屏幕上沿内置 4 個麥克風,拾音效果和噪音過濾效果不錯,配合起來就有着很好的視頻會議體驗。

WiFi 6 的支持和通過軍規 MIL-STD-810G 就屬于錦上添花的配置,前者需要路由器的支持,一旦配對上,網絡體驗會有較為明顯的提升,尤其是辦公室環境下;至于後者則能讓筆記本更契合商務人士多變的辦公環境,防塵防水濺能力會強一些。

華碩靈珑II(華碩靈珑Ⅱ體驗)15

幾個數據

前面幾個部分談了不少主觀感受上的東西,這裡就是純客觀的數據了。

華碩靈珑II(華碩靈珑Ⅱ體驗)16

跑性能這塊還是老朋友 PCMARK 10,使用了英特爾十代酷睿 i7-10510U 的靈珑 Ⅱ 得分為 3164 分,碼字民工寫稿,創業者寫做 PPT,大學生打《英雄聯盟》,設計師 PS 修圖都不在話下,至于 4K 視頻剪輯之類的,建議出門左轉 ROG。

華碩靈珑II(華碩靈珑Ⅱ體驗)17

硬盤速度這塊成績也算中等往上一點,比不了 MacBook Pro 那些,但也還過得去。

華碩靈珑II(華碩靈珑Ⅱ體驗)18

接着就是散熱這塊,鎂合金材質有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導熱非常快,所以在前面跑 PCMARK 10 的時候,CPU 全速情況下除了風扇呼呼響之外,出風口附近摸起來也是燙手的,最高溫度有 47 攝氏度,偏高一點。日常使用的話肯定不會到這種程度,另外在室溫 25 度情況下輕度使用,機身最高溫度 35 度,腕托和鍵盤區域溫度 也在舒适的範圍。

最後就是續航,66Wh 電池容量配合 14 英寸的機身的話不算小,使得靈珑 Ⅱ 的續航表現不會差,實測在 WiFi 條件下 50% 亮度下 Chrome 浏覽器觀看 1080P 視頻一小時的耗電量為 12%,8 小時出頭的高清流媒體視頻觀看時間是可以保證的,這個成績也意味着帶着它,續航能滿足一整個工作日的輕辦公需求。

華碩靈珑II(華碩靈珑Ⅱ體驗)19

回到标題所說的那個問題,靈珑 Ⅱ 其實并不是那種特點非常鮮明的産品,在某一個點相當突出絕無敵手,但卻是一款深谙中庸之道的産品,許多體驗層面上都是業界中上水平,也不去在看不見的地方搞閹割。最終的結果就是,它是一款想要平衡各種矛盾的産品:超輕卻不損失續航,挺薄但接口夠用還通過軍規,屏占比夠高也帶來了人臉識别,雷電 3 和 WiFi 6 兼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