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七大建築央企排名

七大建築央企排名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02 08:34:47

一、中國建築(CSCEC)

七大建築央企排名(一文讀懂八大建築央企架構)1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2019《财富》世界500強第21位)

——由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石油、中國中化及寶鋼集團于2007年12月同發起設立,其中中建總公司控股94%。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承襲了中建總公司的人員與資産,并以其為平台開展經營管理活動。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是中國最大建築房地産綜合企業和中國最大國際承包商;是中央直接管理的53家國有重點骨幹企業;

以房屋建築承包、國際工程承包、地産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和市政勘察設計為核心業務;也是中國唯一一家擁有三個特級資質(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的建築企業;建築領域唯一一家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

曆史沿革:建築工程部<37軍司令部1953年并入>--國家基建委--國家建工總局--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一)8個基建局

中建一局(前身是建築工程部直屬工程公司,後改為建築工程部第一工程局、奉調組成建築工程部第一工程局,後改稱國家建工總局第一工程局,北京);

中建二局(前身是華東野戰軍步兵第99師、華東第二建築工程公司、國家建委第二工程局、建築工程部第二工程局、國家建工總局第一工程局、北京);

中建三局(國家建設工程總局第三工程局,武漢);

中建四局(前身為建設工程部貴州工程公司、國家建委第四工程局、國家建設工程總局第四工程局,貴陽遷廣州);

中建五局(初創于貴州遵義,建築工程部101工程指揮部、國家建委第二工程局湖南指揮部、國家建委第五工程局、中國建築第五工程局,長沙);

中建六局(前身是由20兵團後勤部和建築工程二師合并改編而成、國家建工總局第六工程局,天津);

中建七局(前身國家建工部東北第五工程公司、遼甯省第五建築工程公司、遼甯省第三建築工程公司、國家建工部第二工程局、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二十一支隊、中國建築第七工程局,鄭州);

中建八局(前身為第90師改編為水利建設師、基建工程兵西安指揮所、基建工程兵二十二指揮部、基建工程兵二十二支隊<華為總裁任正非當年就是這支部隊科研所的副所長>、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上海)。

(二)設計研究院

中建東北院(東北人民政府建築工程局設計處、建築工程部設計總局東北設計院、建築工程部東北工業建築設計、國家建築工程總局東北建築設計院、中國建築東北設計院、中國建築東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陽);

中建西北院(建國初期國家組建的六大區建築設計院之一,曾先後隸屬于國家建築工程部、國家建委、國家建工總局,建設部,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中建西南院(成立于1950年,,成立時間最早的大型綜合甲級建築設計院之一,中建七大設計院中處于“領頭羊”地位,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

中建西勘院(成立于1956年,中國建築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

另外還有中建國際、中國海外集團(中海地産)、中建地産、中建發展、中外建、中建基礎、中建路橋、中建鋼構、中建電力、中建鐵路、中國通達、中建新疆建工,中建上海院、中建北京院,市政西北院(蘭州,注:市政西南院、市政東北院屬中交集團;市政華北院屬于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共40多個下屬公司機構。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CAG),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中央直屬設計公司,2000年4月由原建設部4家直屬單位建設部建築設計院、中國建築技術研究院、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和建設部城市建設研究院合并組建。為中國建築的現代化、标準化、産業化、國際化提供最為專業的綜合技術咨詢服務,是國内建築設計行業中影響力較大、技術能力較強、人才彙聚較多、市場占有率較高的領軍型設計企業。中國院主營業務涵蓋建築的前期咨詢、規劃、設計、工程管理、工程監理、專業工程承包、環境與節能評價等固定資産投資活動的全過程服務。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

二、中國中鐵(CREC)

七大建築央企排名(一文讀懂八大建築央企架構)2

(一)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2019《财富》世界500強第55位)

——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國中鐵,CREC)以整體重組、獨家發起的方式于2007年9月設立。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是集基建建設、勘察設計與咨詢服務、工程設備和零部件制造、房地産開發、鐵路和公路投資及運營、礦産資源開發、物資貿易等業務于一體的多功能、特大型企業集團;也是中國和亞洲最大的多功能綜合型建設集團。先後修建了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鐵路(77925 公裡)、95%的電氣化鐵路(52894 公裡)、十分之一高速公路(7708 公裡)、五分之三的城市軌道工程,9000 多座大橋(9297 公裡)、隧道(6886 公裡)。

曆史沿革:鐵道部工程總局和設計總局--鐵道部基本建設總局--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1)17個基建局

中鐵一局(前身為西北鐵路幹線工程局,後改鐵道部第一工程局,西安);

中鐵二局(前身為西南鐵路工程局,後改鐵道部第二工程局,成都);

中鐵三局(前身為東北鐵路工程局,後改鐵道部第三工程局,太原);

中鐵四局(前身為西北,華北鐵路工程局,後改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合肥);

中鐵五局(前身西南鐵路工程局,後分建為鐵道部第五工程局,貴陽);

中鐵六局(原北京、太原、呼和浩特鐵建公司及豐台橋梁廠2004年1月重組而成,北京);

中鐵七局(原鄭州、武漢、洛陽、襄樊、安康鐵建公司及中鐵一局第三公司于2003年12月重組而成,鄭州);

中鐵八局(原成都(鐵道兵第六師一部改建)、昆明鐵建集團、成都橋梁廠2004年7月重組而成,成都);

中鐵九局(原沈陽、錦州、吉林鐵建公司于2003年12月重組而成,沈陽);

中鐵十局(原濟南鐵建、中鐵三局第三公司、中鐵四局第三公司于2003年12月重組而成,濟南);

中鐵大橋局(原鐵道部大橋工程局,武漢);

中鐵隧道集團(原鐵道部隧道工程局,後改稱中鐵隧道局,洛陽);

中鐵電化局(原鐵道部電氣化工程局,北京);

中鐵建工局(原鐵道部建廠工程局,北京);

中鐵上海工程局(原中國中鐵上海分公司、中鐵三局華海公司、中鐵四局六公司和市政分公司整體重組設立,上海);

中鐵航空港(前身為空軍工程建設總局和空軍直屬工程總隊,2009年并入中鐵,2010年原中鐵一局一公司、中鐵三局一公司、中鐵建工北京公司整體劃入,北京);

中鐵港航局(前身是海軍工程建設總局,2009年并入中鐵,2010年原中鐵五局三公司、中鐵大橋局三公司和中鐵二局深圳公司部分項目及人員重組并入,廣州)。

(2)3個勘察設計院

鐵二院(鐵道部西南鐵路工程局設計處、鐵道部西南鐵路工程局設計分局、鐵道部第二設計院、交通部第二鐵路設計院、鐵道部第二勘測設計公司、對外稱中國華陽工程咨詢公司、鐵道第二勘察設計院、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都);

鐵三院(原鐵道部的“嫡系部隊”--幾度各歸中國中鐵和鐵道部管理、鐵道部華北設計分局、鐵道部第三設計院、第五設計院及鐵道部專業設計院标準設計處并入鐵三院更名為鐵道部第三勘察設計院、交通部第三鐵路設計院、鐵道部第三勘測設計公司、對外稱中國渤海工程咨詢公司、鐵道部第三勘測設計院、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鐵六院(2014年8月中鐵電化局下屬中鐵電化院和通号院、中鐵隧道集團下屬中鐵隧道院、中鐵建工集團下屬中鐵工程設計院、中鐵二院下屬西安公司整體并入新組建中鐵第六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另還有中鐵山橋、中鐵寶橋、中鐵科工、中鐵隧道裝備、中國海外工程,中鐵置業,中鐵大橋院,中鐵西南院,中鐵西北院等46家二級公司。

注1:中鐵一至五局為原鐵道部工程局,為綜合局;中鐵六至十局為2004年配合鐵道部主輔分離新組建的,為綜合局;大橋局、電化局、隧道集團、航空港、港航局,為專業局,但目前也慢慢走向綜合化。

三、中國鐵建(CRCC)

七大建築央企排名(一文讀懂八大建築央企架構)3

(一)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2019《财富》世界500強第59位);

——由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中國鐵建, CRCC)于2007 年11月獨家發起設立。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具實力、最具規模的特大型綜合建設集團之一;以工程承包為主業,集勘察、設計、投融資、施工、設備安裝、工程監理、技術咨詢、外經外貿于一體的國有特大型建築企業集團。承建和修建了全國新線鐵路的1/2強(32000多公裡),設計全國鐵路網的3/5,承建和修建了18000公裡高速公路和高等級公路,參加建設的機場26個,水利電力工程132項,地下鐵路和軌道交通50項。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

曆史沿革:東北人民解放軍鐵道縱隊--鐵道兵團--鐵道兵--鐵道部工程指揮部--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

(1)15個基建局:

中鐵十一局(鐵道兵第1師、鐵道部第十一工程局、中鐵第十一工程局,武漢);

中鐵十二局(冀魯邊區回民支隊、鐵道兵第2師、鐵道部第十二工程局、中鐵第十二工程局,太原);

中鐵建大橋局(東北鐵道縱隊、鐵道兵第3師、鐵道部第十三工程局、中鐵第十三工程局,2014年3月更名為中國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天津);

中鐵十四局(直屬橋梁團、鐵道兵第4師、鐵道部第十四工程局、中鐵第十四工程局,濟南);

中鐵十五局(步兵第19師改編、鐵道兵第5、6師一部合編後的第5師、鐵道部第十五工程局、中鐵第十五四工程局,上海);

中鐵十六局(鐵道兵第11、13師合并為第11師、鐵道部第十六工程局、中鐵第十六工程局,北京);

中鐵十七局(鐵道兵第7師、鐵道部第十七工程局、中鐵第十七工程局,太原);

中鐵十八局(鐵道兵14師合編到鐵道兵第8師、鐵道部第十八工程局、中鐵第十八工程局,天津);

中鐵十九局(鐵道兵第9師、鐵道部第十九工程局、中鐵第十九工程局,北京);

中鐵二十局(鐵道兵第10師、鐵道部第二十工程局、中鐵第二十工程局,西安);

中鐵二十一局(由蘭州、烏魯木齊鐵建公司、中鐵二十局三公司于2004年3月整合重組,蘭州);

中鐵二十二局(由中鐵工程集團、哈爾濱鐵建公司、中鐵十八局四公司于2004年3月整合重組,北京);

中鐵二十三局(由原中鐵路橋集團、齊齊哈爾鐵建公司、中鐵十四局一公司、中鐵十五局三公司于2004年3月整合重組而成,成都);

中鐵二十四局(由原上海、福建和南昌鐵建公司于2004年3月整合重組,上海);

中鐵二十五局(由原廣州、柳州鐵路工程集團和十五局一公司重組而成,2007年十五局一公司重新劃歸中鐵十五局,廣州);

中國鐵建電氣化局(北京);

中國鐵建大橋局(天津);

中國鐵建港航局(珠海);

中鐵建設集團(鐵道兵89134部隊、鐵道兵獨立建築團、鐵道部工程指揮部建築工程處、北京中鐵建築工程公司--北京鐵城工程公司并入、北京中鐵建設有限公司、中鐵二十工程局城建總公司劃入,北京)。

(2)4個勘察設計院:

鐵一院(原西北鐵路幹線工程局設計處、鐵道部設計局西北設計分局、鐵道部設計總局第一設計院、交通部第一鐵路設計院、鐵道部第一勘測設計公司、對外稱中國昆侖工程咨詢公司、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蘭州遷西安);

鐵四院(鐵道部設計局中南設計分局、鐵道部第四勘測設計公司、對外稱中國東方工程咨詢公司、鐵道部第四勘測設計院、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武漢);

鐵五院(鐵道兵科學技術研究院、鐵道建築研究設計院、哈爾濱及齊齊哈爾鐵路勘測設計院并入更名為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中鐵上海院(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

另有中土集團(鐵道部援外辦公室、中國土木工程公司、中國土木工程集團公司,北京);中國鐵建房地産集團(北京);中鐵物資等30多家二級公司。

四、中國交建(CCCC)

七大建築央企排名(一文讀懂八大建築央企架構)4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2019《财富》世界500強第93位)

——是經國務院批準,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于2006年10月獨家發起設立。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設計、疏浚及港口機械制造業務;是目前中國最大的港口建設及設計企業;中國領先的公路、橋梁建設及設計企業;中國最大、世界第三的疏浚企業;是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起重機制造商(占世界市場份額的78%以上)。承建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500多個,高速公路等高等級主幹公路10000公裡,各類獨立大中型橋梁1900座,總長度25萬米,其中跨江跨海大型、特大型橋梁100多座,承擔的鐵路施工線路總裡程已超過350公裡。2010年11月中标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島隧工程國内設計施工總承包項目。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

(一)中交五大品牌:

(1)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CCCC),2005年12月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由原中國港灣建設(集團)總公司和原中國路橋(集團)總公司以強強聯合、新設合并方式組建,2010年中房集團整體并入。北京。

(2)中國路橋(CRBC),前身是中國交通部援外辦公室,1979年成立為中國公路橋梁工程公司,1989年更名為中國公路建設總公司,1997年組建為中國路橋(集團)總公司,2005年合并組建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重組為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3)中國港灣(CHEC),前身是成立于1980年的中國港灣工程公司,1997年組建為中國港灣建設(集團)總公司, 2005年12月合并組建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重組為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4)振華重工(ZPMC ),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上海振華港口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港口機械制造商,占世界港機市場78%的市場,是世界上目前最強大的一支大型起重機制造隊伍.,中交占股28.83%,為實際控制人。上海。

(5)中房集團(CRED),發展沿革:中國房屋建設開發公司--中國房地産開發總公司--中國房地産開發集團公司--2010年8月整體并入中交成為其子公司--中國房地産開發集團公司。北京。

(二)基建企業:

中交一航局 (前身是塘沽新港工程局,華北航務局新港工程局,築港工程局,交通部渤海工程局,交通部第一航務工程局,中港第一航務工程局,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

中交二航局 (原交通部直屬四大航務工程建設一級施工企業之一,中港第二航務工程局,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珠海大橋,珠海橫琴二橋。武漢);

中交三航局 (交通部航務工程總局築港工程局上海工程隊及青島工程隊,交通部航務工程局第三工程局,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

中交四航局 (交通部廣州區航道工程局,廣州市築港工程局,交通部第四航務工程局,中港第四航務工程局,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廣州);

中交一公局 (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公路一師、路橋集團第一公路工程局,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中交二公局 (原交通部第二公路工程局,路橋集團第二公路工程局,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

中交三公局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中交四公局 (前身是交通部直屬房屋建築公司、中交建設工程公司,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珠海橫琴二橋。北京);

中交路建(原路橋集團國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北京);

中交隧道局(由中國路橋國内事業部部分人員及國内隧道專業人才和部分隧道施工隊伍2005年5月整合成立。北京);

中交機電局(2006年2月成立中交總承包公司 ,2013年9月挂牌機電局,“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北京);

中交疏浚(2015年6月天津航道局、上海航道局和廣州航道局整合而設立,主營疏浚、填海造地。上海);

中交地産(于2011年3月6日挂牌成立,是中交集團重組中房集團成立的全資子企業,中國房地産開發集團公司持有的中住地産開發有限公司<2005年1月原隸屬于中國華能集團公司的華能地産劃轉至中房集團旗下、2011年3月注入了原中房集團旗下華通置業、中國城鄉發展建設總公司、中國住房投資建設公司等優質資産改名中住地産>100%股權無償劃轉至中交地産有限公司,2015年3月成立中交房地産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二)8個勘察設計院:

中交水規院 (航務工程總局勘察設計大隊,原交通部水運規劃設計院,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以水規院下放人員為骨幹組建了一至四航院。北京);

中交一航院 (原交通部第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天津);

中交二航院 (交通部長江航務工程局勘察設計處,交通部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武漢);

中交三航院 (上海築港工程局設計室,交通部第三航務工程局設計處,交通部第三航務工程局設計處,通部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上海);

中交四航院 (原交通部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廣州);

中交公規院 (原交通部公路規劃設計院,曾屬中國路橋,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北京);

中交一公院 (西北軍政委員會交通部設計公司,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曾屬中國路橋,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中交二公院 (原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設計院,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漢);

另外還有中咨集團、中交路橋、中交鐵道總院(北京)、中交煤氣熱力院(沈陽)、車輛公司(北京)、市政西南院(成都)、市政東北院(長春)(注:市政西北院屬中建集團;市政華北院屬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綠城房地産集團等60多家全資、控股子公司。

五、中國電建(POWER CHINA)

七大建築央企排名(一文讀懂八大建築央企架構)5

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2019《财富》世界500強第161位)

——由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占股99%)和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占股1%)于2009年11月在北京共同發起設立。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建),是在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和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所屬的14個省(市、區)電力勘測設計、工程、裝備制造企業基礎上于2011年組建的國有獨資公司。

(一)主要子集團

(1)中國水電(SINOHYDRO,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前身為燃料工業部水力發電建設總局,後幾經合并與拆分,先後由能源部、電力工業部、國家電力公司歸口管理,2002年12月改組為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2009年11月整體改制并控股創立中國水利水電建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成為中國電建全資子公司。北京);

(2)中水顧問(HYDROCHINA,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局(院),主要分為中國水電顧問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國際公司>和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公司>,2002年12月改組為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2011年成為中國電建全資子公司。北京)

(二)原中國水電17個工程局:

中國水電一局(中國水利水電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長春);

中國水電二局(中國水利水電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2015年5月改名中電建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中國水電三局(中國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

中國水電四局(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西甯);

中國水電五局(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成都);

中國水電六局(中國水利水電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沈陽);

中國水電七局(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成都);

中國水電八局(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長沙);

中國水電九局(中國水利水電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貴陽);

中國水電十局(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成都);

中國水電十一局(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鄭州);

中國水電十二局(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杭州);

中國水電十三局(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

中國水電十四局(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昆明);

中國水電十五局(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

中國水電十六局(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福州);

中國水電基礎局(中國水電基礎局有限公司。天津)。

(三)原中水顧問系統8個設計研究院:

水規總院(燃料工業部水力發電工程局,能源、水利兩部共管的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電力工業部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同時挂電力工業部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管理局牌子、國家電力公司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隸屬中水顧問>、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隸屬中國電建>。北京);

電建華東院(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

電建西北院(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電建中南院(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長沙);

電建北京院(中國電建集團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電建貴陽院(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貴陽);

電建昆明院(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昆明);

電建成都院(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

(四)14個省(市、區)電力勘測設計、工程、裝備制造企業系統企業:

河北省 [河北設計院(河北省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石家莊);河北電建一公司(河北省電力建設第一工程公司,石家莊);河北裝備公司(河北電力裝備有限公司,邯鄲)];

山東省 [山東電建(山東電力基本建設總公司,濟南);山東電建一公司(山東電力建設第一工程公司,濟南);山東電建三公司(山東電力建設第三工程公司,青島)];

上海市[上海院(上海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上海);上海電建(上海電力建設有限責任公司,2016年8月青海火電工程公司并入,上海);上海能源裝備(2015年7月上海電力修造總廠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電建集團上海能源裝備有限公司;上海);上海電力環保設備(上海水工機械廠更名上海電力環保設備總廠有限公司,上海)];

吉林省[吉林院(吉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長春);長春發電設備總廠(長春發電設備有限責任公司,長春);長春龍源(長春龍源電力設備有限公司,長春);四平線路器材廠(建于1951年,是國内第一家生産電力金具的企業,四平)];

甘肅省 [甘肅能投(甘肅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華亭發電、崇信發電、靈台南煤田>,蘭州);青海省電力設計院(西甯);

甯夏區 [甯夏電力建設工程公司(銀川)];

四川省 [中電建水電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原四川電力開發有限公司,成都);四川電力設計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原四川電力工業勘察設計院,成都);四川電建二公司(四川電力建設二公司,成都);四川電建三公司(四川電力建設三公司,内江);成都電力機械廠(成都);成都電力金具總廠(成都);成都鐵塔廠(成都);都江電力設備廠(都江堰)];

重慶市 [重慶電力建設總公司(重慶)];

貴州省 [貴州院(貴州電力設計研究院,貴陽);貴州工程公司(中國電建集團貴州工程公司,原貴州電建一公司、貴州電建二公司重組而成,貴陽)] ;

河南省 [華中院(原河南省電力勘測設計院,中國電建集團華中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鄭州);中國電建集團河南工程公司(2016年5月河南火電一、二公司重組并入,鄭州);河南電力器材公司(漯河);鄭州電力機械廠(鄭州)];

湖北省 [湖北工程(國電建集團湖北工程有限公司,武漢);湖北省電力裝備有限公司(武漢);武漢電力設備廠(武漢)];

江西省 [江西院(江西省電力設計院,南昌);江西火電(江西省火電建設公司,南昌);江西省水電工程局(南昌);江西省火電建設公司(南昌);江西省水電工程局(南昌);江西省電力設備總廠(南昌)];

福建省 [福建院(福建省電力勘測設計院,福州)];

注1:另外原15個省(市、區)電力勘測設計、工程、裝備制造企業歸屬中國能建。

(五)後來調整重組:

電建路橋(2006年4月成立中電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電建鐵路(2011年1月成立中國電建集團鐵路建設有限公司。北京);

電建港航(2007年整合重組中國水電建設集團港航建設有限公司。天津);

電建核電(2016年8月山東電建二公司更名為中國電建集團核電工程公司。濟南);

電建新能源(2004年7月成立中國水電建設集團新能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電建國際(2016年3月成立中國電建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電建地産(2005年11月成立中國電建地産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電建海投(2012年7月成立中國電建集團海外投資有限公司。北京);

另有電建租賃、電建裝備研究院、北京華科軟、電建水治理、電建(德國)等85家二級子公司、控股公司。

六、中國中冶(MCC)

七大建築央企排名(一文讀懂八大建築央企架構)6

——由由中冶集團(占股99%)與寶鋼集團(占股1%)于2008年11月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冶集團MCC),是中國冶金工業建設的主導力量,是國家基本建設和海外工程承包的主力軍。

曆史沿革:1982年中冶金工業部中國冶金建設公司--1994年中國冶金建設公司 冶金部部屬的部分設計院、勘察院和施工企業組建更名為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公司—1998年冶金部所屬的所有勘察、設計院和施工企業劃入中冶集團公司—2006年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2015年整體并入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不再作為國資委直管企業。

(一)母公司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中國五礦MINMETALS),成立于1950年,是以金屬、礦産品的開發、生産、貿易和綜合服務為主,兼營金融、房地産、物流業務,進行全球化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國務院國資委直管。

曆史沿革:中國礦産公司 中國五金電工進口公司1960年--中國五金礦産進出口公司--中國五金礦産進出口總公司--中國五礦集團--中國五金礦産進出口總公司—2004年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邯邢冶金礦山管理局并入>—2009年中國五礦集團公司<長沙礦冶研究院和魯中冶金礦業集團公司并入>—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中國鋁業公司、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贛州稀土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稀土産業集團有限公司并入>—2015年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并入>。

(二)中冶建設施工企業

中國一冶(1954年中國第一冶金建設公司--中國第一冶金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武漢);

中國二冶(1956年國家為建設包鋼而成立--2006年從包鋼回歸中冶集團--中國二冶集團有限公司。包頭);

中國三冶(1948年中國第三冶金建設公司--2006年分立出中冶東北建設有限公司、2008年存續公司改為中國第三冶金建設有限公司--2009年合并更名為中國三冶集團有限公司。鞍山);

中國五冶(建于1948年,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成都);

中冶天工(從99年開始太鋼和中國十三冶分化---2006年采取分立式改制模式自山西太原遷入天津,成立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2015年5月,中冶天工下屬上海十三冶轉隸中國二十冶,二十冶下屬天津二十冶轉為中冶天工天津有限公司。天津);

中國十七冶(成立于1957年,前身是中國第十七冶金建設公司--中國十七冶建設有限公司--1994年12月加入現中冶集團,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馬鞍山);

中冶建工(中國第十八冶金建設公司-- 2006年分立改制中冶建工有限公司--2011年4月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重慶)

中國十九冶(1966年成立冶金工業部第十九冶金建設公司建設攀枝花鋼鐵基地<1969年劃出4000餘人作為東風鋼鐵公司(攀鋼前身)的骨幹,1973年1.4萬多人劃歸攀枝花冶金礦山公司,1981年4000餘人劃歸武鋼,1.34萬人成立十九冶上海分公司[1986年改組為上海寶鋼冶金建設公司] >--1992年中國第十九冶金建設公司<支援寶鋼建設,再度成立上海十九冶>、1998年劃歸現中冶集團--中國十九冶集團有限公司<2003年上海十九冶整體并入上海十三冶>。攀枝花 成都);

中國二十冶(前身是冶金部第二冶金建設公司河北工程建設指揮部、二冶第一建築工程公司、天津市冶金建設公司、冶金部第二十冶金建設公司,中國第二十冶金建設公司,中國二十冶建設有限公司<下設上海二十冶[上海十三冶轉入]、甯波二十冶、河北二十冶20多個子公司[天津二十冶轉出給中冶天工] >--中國二十冶集團有限公司。上海);

中國二十二冶(1978年組建冶金工業部第二冶金建設公司唐山抗震救災指揮部--1993年更名為中國第二十二冶金建設公司--1998年劃歸現中冶集團--2007年變更為中國第二十二冶金建設有限公司--2010年更名成立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唐山);

中冶寶鋼技術(1986年上海寶鋼冶金建設公司<原屬十九冶>—2006年中冶寶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上海);

上海寶冶集團(始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上海);

中國華冶集團(1974年中國華北冶金建設公司--2005年改組成立了中冶集團華冶資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中國華冶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冶置業(2005年成立中冶置業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中冶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冶瑞木(巴新)、中冶陝壓(西安)、中冶國貿(中冶集團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上海)、中冶交通(由原中冶交通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冶建設高新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中冶(廣西)馬梧高速公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于2014年9月整合組建成立中冶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冶财務(北京)、中冶海外(1994年中冶集團海外事業部--2006年9月組建中冶海外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上海中冶醫院(上海)、中冶東北建設(沈陽)。

注1:有人認為(僅作參考):施工企業中最強是二十二冶,其次是二十冶、十三冶、五冶和一冶。另外寶冶實力堪比二十二冶。

注2:從前冶金部的冶建單位從一冶到二十三冶,除中冶子公司外,部分成為五礦集團、中國鋁業公司、中國節能、中國有色的子公司,部分下放各省,部分改制。

注3:中國四冶現隸屬于中國節能。

中國四冶(1965年中國第四冶金建設公司 --1979年-蘭州遷江西,參加江西銅基地建設--2010年改制重組為股權多元化的國有控股公司<2012年成立中國第四冶金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與上海稼禾投資有限公司聯合經營,上海分公司将繼續保持着國家級大型施工企業的優良傳統>--中國第四冶金建設有限責任公司<隸屬于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貴溪);

中國節能(CECEP,1988年國家能源投資公司節能公司--1994年中國節能投資公司--2010年由中國節能投資公司與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實行聯合重組為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北京)唯一一家主業為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的中央企業,是中國節能環保領域最大的科技型服務型産業集團。國務院國資委直管。

注4:中國六冶、中色十二冶現隸屬于中國鋁業公司。

中國六冶(1963年建設洛陽銅加工廠時組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第六冶金建設有限公司<現隸屬于中國鋁業公司, 為中鋁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鄭州);

中國十二冶(始建于1964年,中色十二冶金建設有限公司<先後隸屬于國家冶金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現隸屬于中國鋁業公司, 為中鋁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太原OR河津);

中國鋁業公司 (CHALCO,2001。年成立中國鋁業公司,中國鋁業公司是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中國鋁業>的控股股東。2015年整合重組并入中國五礦方案已經有關部門批準備案。北京) 是中國最大的氧化鋁生産商、全球第二大氧化鋁生産商,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原鋁生産商。中國鋁業公司現有所屬企業66家,也不遍及20多個國家、地區,有鋁業、銅業、稀有稀土、國際工程、礦産資源等七大闆塊公司;中國鋁業擁有31家主要分公司和子公司,分布在國内17個省、市、自治區。與中冶一樣,現隸屬于中國五礦集團。

注5:七冶現隸屬于貴州省,八冶現隸屬于甘肅省,十一冶現隸屬于廣西區,十四冶現重組并入雲南建投。

中國七冶(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第七冶金建設公司,始建于1958年,先後隸屬于國家冶金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國家有色金屬管理局、中國鋁業集團。。2000年 7月從中央劃歸貴州省管理,2008年實施企業改制重組為七冶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現為貴州省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國有獨資企業。貴陽);

中國八冶(1955年東北冶金礦山建築公司第四建築工程公司、建材部永登工程處、北滿鋼鐵建築公司第三建築工程公司與第六冶金化學建築總公司的部分機構、人員、裝備合并,成立“蘭州化學冶金建築總公司籌備處”--1956年第八冶金化學建築總公司--1958年與白銀廠合并為白銀有色金屬公司,1959年分出,成立西北冶金建設總公司,并進駐金川--1961年,與甘肅有色金屬公司合并為金川有色金屬公司,1963年5月分設,成立金川冶金建設公司--1964年第八冶金建設公司--1969年1與冶金部第十冶金建設公司合并為第四冶金建設公司--1971年分出,改為金川有色金屬公司基建指揮部--1973年恢複第八冶金建設公司。1981年,與金川公司合并--1984年分出,成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第八建設公司--1992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第八冶金建設公司--2000年6月劃歸甘肅省管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第八冶金建設公司--2003年八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蘭州);

中國九冶(九冶建設)(始建于1953年,1965年十二冶寶雞指揮部--1973年冶金工業部第九冶金建設公司--1992年中國第九冶金建設公司--1993年劃歸首鋼集團總公司--2009年改制為九冶建設有限公司--九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現有6個子公司3個控股公司。鹹陽);

中國十一冶(1963年冶金部隸屬的鞍鋼建設指揮部等冶金建設隊伍的一部分,後成建制組建成,冶金部第七冶金建設公司--1974年七冶廣西指揮部、七冶廣西分公司--1980年與七冶分開,成立冶金部第十一冶金建設公司,直屬國家冶金部--1983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第十一建設公司--1992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第十一冶金建設公司--1998年歸屬中國稀有稀土工業集團--2000年歸廣西區管理--2003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第十一冶建設公司劃撥部分資産組建了廣西十一冶金建設有限責任公司--2004年十一冶建設有限責任公司--2009年十一冶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柳州);

中國十四冶(十四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第十四冶金建設公司,始建于1964年,先後隸屬于國家冶金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中國銅鉛鋅集團公司,2000年7月從中央劃到雲南,現為雲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産管理委員會監管企業,目前已經與雲南建工集團、西交集團整合為雲南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昆明);

*雲南建投(雲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十四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西南交通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整合重組成立雲南省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注6:中國十冶已于2007年10月29日宣告破産,與之名字相似的中十冶集團現隸屬于中國黃金。

中國十冶(中國第十冶金建設公司成立于1948年,于2007年10月20日申請破産,陝西省渭南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07年10月29日宣告其破産。華陰);

*中十冶集團(中十冶集團有限公司,隸屬于中國黃金集團旗下中金建設闆塊,但“中十冶集團有限公司”并非由“中國第十冶金建設公司”整體改制後組建的企業集團,更不是由“中國第十冶金建設公司”更名而來,中十冶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與中國第十冶金建設有限公司是兩個獨立的法人主體。西安);

中國黃金(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是我國黃金行業唯一一家中央企業,是中國黃金協會會長單位,也是世界黃金協會唯一一家中國的董事會成員單位,其前身是成立于1979年的中國黃金總公司,2002年底經國務院批複同意組建。中國黃金下設中金黃金、中金國際、中金珠寶、中金建設、中金資源、中金輻照、中金貿易七大業務闆塊)。

注7:中國十五冶現隸屬于中國有色集團。

中國十五冶(中國十五冶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53年,先後隸屬于國家冶金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2000年成為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成員企業。武漢);

中國有色集團(CNMC,1983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對外工程公司--1995年中國有色金屬建設集團公司--1997年公司剝離優質資産組建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色股份)-- 1998年由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管理-- 2000年劃歸中央直接管理-- 2003年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更名為中國有色礦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2005年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重組了一批地方企業<撫順紅透山礦業有限公司、中國有色(沈陽)冶金機械有限公司、沈陽有色金屬研究院、沈陽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中色(甯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柳州中色鋅品有限公司、中色奧博特銅鋁業有限公司、中色天津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等>。北京)

注8:中國十六冶已于2005年12月30日破産,改制為廣東十六冶

中國十六冶(1965年在原廣東冶金建設公司基礎上組建成立冶金工業部第十六冶金建設公司--1983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第十建設公司--1991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第十六冶金建設公司--1998年隸屬于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1999年隸屬于中國銅鉛鋅集團公司--2000年十六冶下放到廣東省,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廣州公司接收下放單位--2001年十六冶劃歸廣東省廣晟資産經營有限公司管理--2003年改制後成立廣東十六冶建設有限公司<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第十六冶金建設公司工會委員會出資4431萬元、占注冊資本的73.85%,2005年12月30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第十六冶金建設公司由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布破産>。韶關遷廣州);

注9:中國二十一冶改制為二十一冶建設集團

中國二十一冶(由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第二十一冶金建設公司重組改制為二十一冶建設有限公司<由甘肅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二十一冶建設有限公司47名自然人股東及二十一冶建設有限公司工會等49名股東共同出資設立>--2016年4月二十一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蘭州);

注10:中國二十三冶劃歸中國五礦集團,改名五礦二十三冶。

中國二十三冶(成立于1953年,先後隸屬于冶金工業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2001年劃歸湖南省管--2006年7月成為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成員企業--2013年更名為五礦二十三冶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長沙)。

(三)八大院及其他研究院

(1)原冶金部八大院

中國恩菲(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中國有色工程設計研究總院<Cent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for Non-ferrous Metallurgical Industries> -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ENFI。北京);

中冶京誠(鞍山鋼鐵公司設計處--鞍山鋼鐵公司黑色冶金設計公司--冶金工業部黑色冶金設計院--冶金工業部黑色冶金設計總院--冶金工業部北京鋼鐵設計院--冶金工業部北京鋼鐵設計研究總院--中冶集團北京鋼鐵設計研究總院 Central Engineering & Research Incorporation Of Iron & Steel Industry--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CERI。北京);

中冶賽迪(重慶鋼鐵設計研究院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Designing Institute --中冶賽迪集團有限公司CISDI。重慶);

中冶南方(1955年武漢鋼鐵公司設計處--重工業部黑色冶金設計院武漢分院--冶金工業部黑色冶金設計總院武漢分院--冶金工業部武漢黑色冶金設計院--武漢鋼鐵設計院--冶金工業部武漢鋼鐵設計研究院--中冶集團武漢鋼鐵設計研究總院--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武漢);

中冶華天(1962年馬鞍山黑色冶金設計院--冶金工業部馬鞍山鋼鐵設計院--馬鞍山鋼鐵公司設計院--冶金工業部馬鞍山鋼鐵設計研究院--中-冶-馬鞍山鋼鐵設計研究總院--中冶華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馬鞍山 南京);

中冶東方(1957年包頭黑色冶金設計院---冶金部包頭黑色冶金設計院--冶金部包頭鋼鐵設計研究總院--中冶包頭鋼鐵設計研究總院--2004年分立式改制成中冶東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BERIS)。青島);

中冶北方(1956年重工業部黑色冶金設計院黑色金屬礦山設計院--1957年冶金工業部鞍山黑色金屬礦山設計院<1958年調出500人成立武漢黑色金屬礦山設計院/現中冶長天前身>--1976年冶金工業部鞍山黑色冶金礦山設計研究院--1993年冶金工業部鞍山冶金設計研究院--1999年劃歸中冶改制為中冶集團鞍山冶金設計研究總院--2004年分立式改制組建中冶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鞍山遷往 大連);

中冶長天(1957年冶金部武漢黑色金屬礦山設計院-- 960年與長沙礦山研究院合并為“金部長沙礦山設計研究院--1962年與研究院分設更名為冶金部長沙礦山設計院--1963年冶金部長沙黑色金屬礦山設計院--1978年冶金部長沙黑色冶金礦山設計研究院--1993年冶金部長沙冶金設計研究院--2000年劃歸中冶改制為中冶集團長沙冶金設計研究總院--2003年改制設立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長沙)

注11:京誠(秦皇島)(1976年從鞍山黑色冶金礦山設計研究院按專業配套調出200人組建冀東黑色冶金礦山設計研究院--冶金部冀東黑色礦山設計院--1978年冶金部秦皇島黑色冶金礦山設計研究院--1993年冶金部秦皇島冶金設計研究院--1998年中冶集團秦皇島冶金設計研究院--1999年中冶集團秦皇島冶金設計研究總院--2005年由中冶京誠和秦皇島冶金設計研究總院發起設立中冶京誠(秦皇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秦皇島)。

(2)其他研究院

中冶建研院(重工業部建築科學研究所--冶金工業部建築研究總院--中冶建築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北京);

中冶設備院(原冶金工業部所屬國家科研事業單位轉制,始建于1978年,1999年劃歸中冶集團,北京中冶設備研究設計總院有限公司。北京);

中冶焦耐 (建于1953年隸屬重工業部--冶金部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設計院--冶金部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設計研究院--中冶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設計研究總院--中冶焦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大連);

中冶沈勘(冶金工業部沈陽勘察研究院--中國冶金建設集團沈陽勘察研究總院--中冶沈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沈陽);

中冶武勘(原華中鋼鐵公司設計處勘測科--重工業部武漢黑色冶金設計院勘測公司--冶金勘察總公司武漢分公司--冶金工業部武漢勘察公司--冶金部武漢勘察研究院--中冶集團武漢勘察研究總院--中冶集團武漢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漢);

注12:中冶成勘(1969年冶金部勘察總公司(全部)及沈陽 長沙勘察公司=300餘人遷入四川簡陽成立了冶金工業部簡陽勘察公司--1970年冶金工業部成都勘察公司--1986年冶金工業部成都勘察研究院--1999年中冶集團成都勘察研究總院--2008年中冶成都勘察研究總院有限公司--2013年2月劃歸中國五冶,已經成為五冶集團全資子公司。成都)。

注13:八大院中,實力最強的是中冶賽迪,随後才是京誠、南方、恩菲。京誠産業規模龐大,但在核心技術方面略遜賽迪。另外,除上述八大院外,中冶建研院和中冶焦耐在工程設計和承包方面也有着強大的實力。

七、中國能建(ENERGY CHINA)

七大建築央企排名(一文讀懂八大建築央企架構)7

中國能源建設股份有限公司(2019《财富》世界500強第364位)

——2014年12月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占股99.53%)與其全資子公司電力規劃總院有限公司(0.47%)共同發起設立。繼承了中國能建的全部優質資産、資質和企業文化。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能建CEEC)成立于2011年9,由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和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所屬15個省(市、區)的電力勘察設計、施工和修造企業組成。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電力行業全面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由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管理。

(一)主要子集團

(1)葛洲壩(CGGC,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1970年為興建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而組建,2011年劃歸中國能源,成為其二級單位。武漢);

葛洲壩一公司(1997 年公司改制為第一工程有限公司。2008年4月,與原葛洲壩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合并重組成新的葛洲壩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宜昌);

葛洲壩二公司(其前身由葛洲壩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第七工程有限公司、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合并重組而成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成都);

葛洲壩三峽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三峽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宜昌);

葛洲壩三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西安);

葛洲壩五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宜昌);

葛洲壩六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昆明);

葛洲壩機電公司(1958年水利水電機電安裝第四安裝工程處,1972年三三○工程局安裝分局,1998年改制為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有限責任公司,2015年葛洲壩機電公司。成都);

葛洲壩基礎公司(1970年為三三○指揮部下屬的鑽灌隊,1974年三三○工程局基礎處理分,1987年長江葛洲壩工程局基礎處理工程公司,1993年長江葛洲壩工程局基礎工程總公司,1996年葛洲壩集團基礎工程有限公司,2015年中國葛洲壩集團基礎工程有限公司。宜昌);

葛洲壩電力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宜昌);

葛洲壩機械船舶公司(1971年中國葛洲壩水利水電工程集團公司機械廠,前身是“三三0指揮部修配團”,由水電十局丹江口修配廠 水電十三局馬頰河修配廠 湖北省水利廳工程局水電二團及三團抽調人員和設備組建,後更名三三O工程局修配廠,中國葛洲壩水利水電工程集團公司機械廠,2005年中國葛洲壩集團機械船舶有限公司,2014年底改革重組為控股型、管理型的平台公司。);

另外還有葛洲壩國際公司、葛洲壩房地産公司、葛洲壩水泥公司、葛洲壩宜昌基地管理局等20多家下屬公司。

(2)中電工程(CPECC,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北京)

中電工程東北院(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東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長春);

中電工程華東院(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東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上海);

中電工程中南院(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武漢);

中電工程西北院(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西安);

中電工程西南院(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西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成都);

中電工程華北院(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北京);

另外還有中國電力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投資有限公司、新能源有限公司、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共10 家全資子企業。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電規總院 EPPEI,北京)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簡稱電規總院)作為國家級高端咨詢機構,主要向政府部門、金融機構、電力及相關企業提供服務,主要業務領域是電力行業發展戰略、産業政策、發展規劃電力新技術等方面的研究,電力工程項目的評審、評估和咨詢,科研标準化等工作,具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認定的電力工程項目評估資格。2009 年,經國家能源局批準,電規總院成為我國能源領域行業标準化管理機構之一,對電力規劃設計相關标準制定工作行使管理職責,并負責能源行業電力系統規劃設計、發電設計、電網設計、火電和電網工程技術經濟專業共4個标準化技術委員會的日常管理及标準立項、報批等工作。2011 年,經國家能源局批準,依托電規總院成立國家電力規劃研究中心。在國家能源局的領導下,開展電力行業發展戰略、政策和規劃研究,電力新技術研究及推廣,電力信息收集及分析,電力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工作。規劃中心下設戰略、規劃、信息、發電、電網等5 個研究所,東北、華東、中南、西北、西南、華北、南方等7個區域分中心。

注1:中電工程與電規總院的關系——1975 年水利電力部規劃設計院(水利電力部規劃設計管理局)-1988 年能源部電力規劃設計總院-1993 年電力工業部電力規劃設計總院-1997 年在電規總院的基礎上組建中國電力工程顧問有限公司<電規總院與中國電力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并存、職能相對分開>-1998 年國家電力公司電力規劃設計總院-2002年在國家電力公司所屬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基礎上組建組建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公司<電規總院作為中電工程直接管理的事業單位,負責歸口管理全國電力規劃設計工作,與中電工程總部合署辦公>-2011年電網主輔分離改革及電力設計、施工企業一體化重組劃歸中國能源,電規總院由中國能建直接管理,與中電工程分離,生産經營相對獨立,相關職能管理(人力資源、财務與産權、企業發展、科技信息、監察審計、黨群工會等)委托中電工程代管- 2014 年電規總院完成了作為股份公司發起人的資格完善工作,實現與中電工程的完全分離。

(3)中能裝備 (CEEEC,中國能建集團裝備有限公司 ,2012年9月中國能建加快所屬企業内部整合與調整、深化内部改革成立,是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30家裝備企業分布于全國12個省、市、區。北京),

華南裝備(2013年廣東省電力線路器材廠和廣東電力設備廠整體劃入廣東電力裝備有限公司,2014年華南電力裝備有限公司。廣州);

華東裝備(2014年鎮江華東電力設備制造廠有限公司、揚州電力設備修造廠有限公司、浙江省電力設備總廠有限公司整體劃入成立華東電力裝備有限公司。鎮江);

西北裝備(西2015年西安電力機械有限公司、陝西銀河電力線路器材有限公司、陝西秦儀電力設備有限公司整體劃入成立西北電力裝備有限公司。西安);

北京設備公司(北京電力設備總廠有限公司。北京);

江蘇裝備公司(江蘇電力裝備有限公司。常州);

山西裝備公司(山西中能建電力裝備有限公司。太原);

葫蘆島設備公司(原國家電網遼甯省電力有限公司朝陽電力設備廠—2011年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葫蘆島電力設備廠—2014年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葫蘆島電力設備有限公司。葫蘆島);

南京線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南京線路器材有限公司。南京);

湖南線材公司(湖南省電力線路器材有限公司。長沙);

湖南三電(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公司湖南電力電瓷電器廠。醴陵);

鞍山鐵塔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鞍山鐵塔有限公司,黑龍江省電力器材有限公司是其子公司。鞍山);

寶雞鐵搭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寶雞鐵塔制造有限公司。寶雞);

蘭州修造公司(蘭州電力修造有限公司。蘭州);

沈陽機械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沈陽電力機械總廠有限公司。沈陽);

(二)設計單位

中能建黑龍江院(原黑龍江省電力勘察設計院--中國能源建設集團黑龍江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哈爾濱);

中能建遼甯院(中國能源建設集團遼甯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沈陽);

中能建天津院(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天津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天津);

中能建山西院(1958年山西省電力廳基建局設計院--1970年山西省電力設計院--1972年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2011年隸屬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2014年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太原);

中能建江蘇院(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江蘇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南京);

中能建浙江院(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浙江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杭州);

中能建安徽院(1958年上海電力設計院 北京電力設計院部分人員支援安徽 省内原有少數設計人員組成火電設計組--1966年安徽省電業管理局設計室-- 1977年安徽省電力設計院-- 2011年進入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2014年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安徽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合肥);

中國能建湖南院(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湖南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長沙);

中國能建陝西院(中國能源建設集團陝西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西安);

中國能建甘肅院(中國能源建設集團甘肅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蘭州);

中國能建新疆院(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新疆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烏魯木齊);

中國能建廣東院(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廣州);

中國能建雲南院(中國能源建設集團雲南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昆明);

中國能建廣西院(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西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旗下擁有廣西水電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廣西安科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廣西桂能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泰能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廣西中宇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廣西桂能軟件有限公司、江西省桂能綜合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廣西遠陽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等8家甲級資質全資子公司。南甯)。

(三)施工企業

黑龍江火電一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黑龍江省火電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哈爾濱);

黑龍江火電三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黑龍江省火電第三工程有限公司,2002年黑龍江火電四公司并入,哈爾濱);

東電一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東北電力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沈陽);

東電二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東北電力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大連);

東電三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東北電力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錦州);

天津電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天津電力建設有限公司。天津);

山西電建(2012年原山西電建總公司、山西省電力建設一公司、山西省電力建設三公司、山西省電力建設四公司改革重組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山西電力建設有限公司,太原);

江蘇電建一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江蘇省電力建設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南京);

江蘇電建三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江蘇省電力建設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鎮江);

浙江火電(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浙江火電建設有限公司。杭州);

安徽電建一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安徽電力建設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合肥);

安徽電建二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安徽電力建設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合肥);

湖南火電(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湖南火電建設有限公司。長沙);

西北電建(2013年在陝西電力建設總公司、西北電力建設第一工程公司、西北電力建設第三工程公司、西北電力建設第四工程公司、甘肅火電工程公司基礎上組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西北電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西安);

廣東火電(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火電工程有限公司。廣州);

廣電工程局(原廣東省電力第一工程局,2014年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電力工程局有限公司。廣州);

廣西水電集團(廣西水利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擁有廣西電力工程建設公司等10多個下屬公司。南甯);

廣西局(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西水電工程局有限公司)。

八、中國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七大建築央企排名(一文讀懂八大建築央企架構)8

成立于2008年9月。由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共同發起設立。2010年1月,中國化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證券代碼:601117)。

中國化學自成立以來,根據《公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建立健全了規範的公司治理結構,公司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均能按照公司章程獨立有效運行,公司治理水平不斷提升。2013年公司被評為“中國主闆上市公司價值百強”。2014年7月中國化學被納入上證公司治理闆塊成分股。

中國化學業務覆蓋建築工程、環境治理、工藝工程技術開發、勘察、設計及服務。通過持續創新和精細化管理,積極推進多個工程領域的全過程服務和産業運營、資本運營,實現公司的持續發展。

公司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1家、國家能源研發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博士後工作站6家、高新技術企業17家。擁有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等在内的一大批優秀管理和技術人才隊伍,集中了我國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氣化工和化學工業以及其他工程建設領域的主要力量。業務範圍遍及世界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化學是我國工業工程領域資質最為齊全、功能最為完備、業務鍊最為完整、知識技術密集的工程公司。公司擁有工程勘察最高等級的綜合甲級資質3項、工程設計最高等級的綜合甲級資質6項、石油化工、公路、市政和房建等施工總承包特級和一級資質43項,以及專業承包一級資質47項。另外,公司還擁有多項工程監理專業甲級資質、工程造價咨詢甲級資質、資信評價專業甲級,以及特種設備安裝改造修理(壓力管道)全類别最高等級的許可。

作為中國最大的工業工程公司,集團公司在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煉油等行業的工程建設領域擁有領先地位,60餘年來在全球範圍内建成了7萬多座工廠。自成立以來,共獲國家及省部級各類建設工程獎項1855餘項,其中國家建設工程魯班獎36項,國家優質工程獎金獎19項,國家優質工程獎95項,優秀勘察、優秀設計、優秀總承包(金鑰匙)獎810項,省部級優質工程獎895項。

所屬企業

中國化學工程第九建設有限公司

中化學路橋建設有限公司

中國化學工程重型機械化有限公司

誠東資産管理有限公司

山東省公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國化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中化建工程集團北京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中化建工程集團南方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中化建工程集團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中國化學工程剛果(金)股份有限公司(境外)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中東公司(境外)

中國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所屬子公司:

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賽鼎工程公司

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

華陸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

中國化學工業桂林工程有限公司

化學工業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中化二建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化學工程第三建設有限公司

中國化學工程第四建設有限公司

中國化學工程第六建設有限公司

中國化學工程第七建設有限公司

中國化學工程第十一建設有限公司

中國化學工程第十三建設有限公司

中國化學工程第十四建設有限公司

中國化學工程第十六建設有限公司

北京華旭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中化工程集團财務有限公司

中化工程集團環保有限公司

印尼中化巨港電站有限公司

來源:施工企業服務平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