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著小說,《西遊記》賞讀第二十八回
上一回說到,西遊記裡最神秘的凡人劉伯欽護送唐僧來到了兩界山。孫悟空聽到了動靜,立馬開心的叫喚起來。卻也是把唐三藏和劉伯欽吓了一跳。
不過劉伯欽畢竟是當地土生土長的人物,緩了一緩,就知道是被壓在山腳下的老猿。而這裡也提到,這兩界山是在王莽篡漢時期天降而來的。如果從我們現實世界中的曆史來看,那個時候是公元9年至23年。而玄奘法師所在的貞觀年間,就在之前幾回中,也多次提到,是在貞觀十三年,也就是639年左右,中間差不多隔了600多年。所以,孫悟空實際被壓了,可不僅僅是500年了。
不過,不管多久,這猴子,終于也是等到了脫難的一天。而讓他脫難也很簡單,隻需要唐僧将山上的帖子給揭掉就行了。不過這猴子空口白話,劉伯欽老于世故,對于猴子的話未必相信,但是唐僧卻深信不疑。劉伯欽無奈,隻能扶着唐三藏上山。而在山上,玄奘法師也看到了那封皮,上面寫着“唵嘛呢叭咪吽”六個大字。
這六個大字,大家可以查一下,比較通俗的說法,叫六字大明咒,又稱六字大明陀羅尼、六字箴言、六字真言、嘛呢咒。不過這有個比較奇怪的是,普遍的說法,這是觀世音菩薩的心咒。但本書中,明明是如來佛祖讓阿傩去貼的。隻能認為,這觀音會的,如來更加會了。
不過可能這幾個字,都不是常用字,其實比較常見的讀音,應該是唵(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ōng)。不過有時候,可能也會其他不同的讀法。不過,用這六個字鎮壓孫悟空,主要目的,卻也是要消除他的魔性。
這六個字,是源于梵文與梵語中,含有諸佛無盡的加持與慈悲,是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聲顯現。六字大明咒是“嗡(ong)阿(e)吽”三字的擴展,其内涵異常豐富,奧妙無窮,蘊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
而此六個字,每個字都蘊含了不同的力量。而這,差不多也算是佛教中的正能量,也正是佛教能在中華大地廣為流傳的一個原因。孫悟空神通廣大,卻能被這六字鎮壓了五六百年
在這六字中,其中誦“唵”字能減除天界衆生之痛苦;誦“嘛”字能減除修羅道衆生的痛苦;誦“呢”時,能減除人間之痛苦與不幸;誦“叭”字能淨除畜牲道的生命,減除畜牲之五種痛苦;誦“咩”時,能除餓鬼道的衆生之痛苦;誦“吽”時,能減退地獄道衆生之痛苦。
這其實,也剛好對應佛教所提到的六道輪回。一個字對應一個道。而誦讀這六字大明咒,在佛教來說,能使人恢複自性蓮花,如蓮花出水不染。孫悟空上過天庭,下過地府,嘗過人間疾苦。當他被這六字真言所鎮壓,其實就是讓他自己體會這六道之苦,找回本心。
當唐僧揭去這六字真言,孫悟空脫困而出。這個時候,孫悟空對唐僧的感激是發自肺腑的,當場就拜了四拜。在取經路上,孫悟空披荊斬棘,一路護送。雖然在中間,也有一些挫折,但我們可以發現,孫悟空其實早就和大鬧天宮之時,有了天壤之别。
盡管和唐僧也曾發生過不愉快,但孫悟空真的是一心一意。無論是凡人也好,妖怪也罷,孫悟空其實也沒有濫殺無辜。而且多次出手,原因,都是為了保護唐僧而已。讀者在讀到那些情節時,也多是覺得唐僧過于迂腐而已。
盡管小編并不信佛,但對于佛教中一些正能量、引人向善的東西,也是可以辯證看待的。而孫悟空,得脫大難,唐僧為他起了個混名,叫孫行者。由此,他的猴生,也展開了新的篇章。
好了,今天的《西遊記》,我們就分享到這,本文由風中飛鶴原創,圖片來源于網絡,歡迎點贊關注交流!
#西遊賞析#,#文學名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