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計劃的水平決定了一個組織過程質量的保證能力,影響顧客的滿意度,因此控制計劃的有效性至關重要。
控制計劃又叫 control plan,簡稱CP,是對産品 (Product) 及過程 (Process) 控制方法及手段的文件化描述。
要知道控制計劃CP是APQP(先期質量策劃)非常重要的一個輸出物,如果沒有有效的控制計劃輸出,那麼就不會有有效的APQP。
大家是否注意到過 AIAG APQP手冊封面标題是怎樣寫的嗎?
"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and Control Plan"
沒錯,control plan 被放在了和APQP并列的位置,CP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控制計劃由以下幾列組成:控制對象,所屬工步,是否SC/CC?,采用設備、工裝,控制方法,檢測頻率,備注等。
在手工樣品和量産過程中都需要用到控制計劃,手工樣件CP相對比較簡單,量産CP必須嚴格。
一、控制計劃的要求?
控制計劃是指受控産品和過程事先的書面描述,也稱為質量控制計劃。
公司編寫文件的重點在于表明産品的重要性和工藝要求,每種産品都應編制控制計劃,但在許多情況下,“系列”産品控制計劃包括了在相同過程中的許多産品。
顧客對控制計劃一般要求在設計開發後、試生産前、生産件提交後(批産前),由相關部門進行批準。
控制計劃必須按照DFMEA PFMEA來編寫,工藝流程和工藝卡片必須按照控制計劃編寫。
二、控制計劃有何作用?
1、質量、質量、質量
這當然是最重要的作用,在此重複三遍以示強調。不錯,控制計劃的目的簡單講就是減少變差(minimizing variation)以提高質量。然而實現這個目标并不會一帆風順,因此我們必須有所準備:通過先期質量策劃APQP輸出有效的控制計劃。
2. 提高顧客滿意度
這條其實有點廢話了,但還是要提醒:控制計劃聚集于将資源用于對顧客來說比較重要的過程特性和産品特性。
3. 加強溝通/交流
作為一個動态文件,CP能識别并溝通産品/過程特性、控制方法等在整個控制計劃“生命周期” 裡的變化。
三、控制計劃的類型
CP有三種類型:樣件CP、試生産CP、生産CP。
1. 樣件控制計劃 prototype control plan
在産品設計/開發階段使用,此時模具往往為軟模(樣模),關注對象主要為尺寸測量、材料和性能試驗;(控制對象為産品)
2. 試生産控制計劃 pre-launch control plan
在過程設計/開發階段使用,即樣件試制後試生産前,關注對象主要為尺寸測量、材料和性能試驗;(因為過程還在設計,所以控制對象主要還是産品)
3. 生産控制計劃 production control plan
在産品及過程的驗證階段,以及在後續正式生産中使用,關注對象包括産品/過程特性、過程控制、試驗、測量系統、人員等。(控制對象包括産品及過程)
四、如何編寫控制計劃?
1、控制計劃表的格式
1.1、如顧客未書面規定,控制計劃采用APQP手冊規定格式。(如客戶有指定或提供則使用其)。
1.2、如顧客未要求提供控制計劃,則一個單一的控制計劃可以适用于相同過程、相同原材料生産出來的同一個系列的産品(如:同一産品的不同規格)。當顧客有要求時,則須提供一份單一的控制計劃。
2、控制計劃相應欄目應按如下要求填寫和制定。
2.1、樣件、試生産、生産選擇控制計劃分類,根據所加工産品的不同過程時期的控制計劃,在分類前的方框内打上“√”符号。
2.2、控制計劃編号:填入控制計劃編号。具體按《文件管制程序》要求編号。
2.3、零件号/最新更改水準:填入被控制産品的圖号。如有更改,可填入源于圖樣規範的最近修改時間。
2.4、零件名稱/描述:填入被控制産品的名稱及控制過程的名稱。
2.5、供方/工廠:填入制定控制計劃的公司名稱。
2.6、供方代号:填入由顧客給定的識别碼,若顧客沒有給定,則不填。
2.7、主要聯系人/電話:填寫主要負責人的電話号碼。
2.8、項目小組: 填入負責制定控制計劃最終版本的所有人員的姓名、部門和聯系電話号碼,若填寫不下,可附頁。
2.9、編制日期:填入首次編制控制計劃的日期。
2.10、修訂日期:填入最近修訂控制計劃的日期。
2.11、組織/工廠批準/日期: 控制計劃由品質保證責任者批準,并填入姓名和批準日期
2.12、顧客工程批準/日期:顧客要求時,由顧客工程部門批準填入。
2.13、顧客品質批準日期:顧客要求時,由顧客品質部門批準填入。
2.14、其它批準日期:如有其它要求時,則由其它人員批準填入。
2.15、零件或過程号:填入加工過程名稱和編号
2.16、過程名稱操作描述:填入加工過程描述。
2.17、生産設備、工裝、夾具:每一過程所使用的生産設備和每一過程所使用的生産設備和重要的工裝夾具或工具。
2.18、特性編号:對每一過程中的産品特性和過程特性分别按順序編号。
2.19、産品特性:在産品的技術文件(包括标準、檢驗規範)中所規定的産品檢測項目。
2.20、過程特性:列出影響産品特性的所有重要過程參數。
2.21、重要度等級:填入顧客指定的特殊特性符号和公司規定的特殊特性符号。參見《産品先期策劃管制程序》。
2.22、産品/過程規範/公差:對于單個産品的控制計劃,該欄填入具體的技術要求。若對于一個系列的控制計劃而言,允許填入共性的技術要求,具體的數值可不填。
2.23、評價/測量技術:标明測量所使用的通用量具、專用檢具等,在使用前應作穩定性和精度分析、 評價、改進,以不斷适應本過程品質要求。
2.24、樣本容量/頻率:當需要取樣時,列出相應的樣本大小和控制的頻次。
2.25、控制方法:描述對操作應怎樣進行控制的方法,通過對過程的有效分析可采用統計技術(如:控制圖),檢驗(首檢、自檢、過程檢)記錄等來對操作進行控制。如使用複雜的控制程序,在該欄中填入控制文件編号。規定為避免生産不合格品或操作失控所需要的糾正措施。糾正措施一般由操作人員、檢驗人員等執行。對預防措施應作文件化的規定。在所有情況下,可疑或不合格的産品應清晰标識,并隔離和處理。
2.26、反應計劃
3、控制計劃的實施和管理
3.1、控制計劃制定完成經批準後,按《文件管制程序》的分發規定分發給相關部門。
3.2、對于系列産品的控制計劃在發生下述情況時,應評審和更新控制計劃,其更改辦法按《工程變更管制程序》執行。
3.2.1、過程更改
3.2.2、檢驗方法、頻次等修訂
3.2.3、過程不穩定
3.2.4、過程能力不足
3.2.5、對于單一産品的控制計劃,除在以上情況下需對控制計劃進行評審和更新外,在産品有更改時也需要對控制計劃進行評審和更新。
接下來,分享完整版《控制計劃》培訓教材,歡迎收藏學習!
更多專業質量文章,請訪問QualityIn質量學院官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