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農民日報】
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地理标志展區展示的“京字号”地理标志農産品。 受訪者供圖
立秋剛過,又到了該貼秋膘的日子。對于不少北京市民來說,大快朵頤豈能少了北京油雞和北京鴨。作為獲得國家地理标志保護認證的“京”字号畜禽農産品,北京油雞和北京鴨是北京市農業農村局開展地理标志農産品保護工程取得成效的縮影,不僅市場認可度高,在生産端更是帶動京郊特色農業的發展,富裕一方百姓。
每一個知名地标農産品的背後,都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據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北京市連續開展地理标志農産品保護工程,不斷創響“土字号”“鄉字号”系列特色地标農産品品牌。暑去秋來,讓我們一起尋味“京”字号地标農産品背後的故事。
良好生态保障優良品質
“北京油雞是本市保留下來的唯一地方雞種。經過當地百姓長期精心培育,依靠北京市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以及明清貴族對雞的肉質和外貌的雙重要求,最終形成了外貌獨特、肉蛋品質優良、遺傳穩定、兼具觀賞性的北京油雞。”北京市畜牧總站站長劉鈞介紹。
業内人士介紹,北京油雞不是因為油很大才叫油雞,而是雞的一個品種,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曆史。劉鈞告訴記者,北京油雞有三個特點:一是外形特别,具有“三黃”“三毛”和五趾、“六翅”的特點,“三黃”是羽黃、喙黃、胫黃;“三毛”是毛冠、毛髯、毛腿;因膝關節處長了較長的片羽——趾羽,像是兩對小翅膀,稱為“六翅”。二是生活方式特别,它們生活在山上或者林間,自由采食,吃五谷和小蟲,所以生長速度慢,120天才能長到3斤左右,最多不超過3.5斤。三是肉質特别,肌肉中的遊離氨基酸顯著高于其他雞種,每千克達到6.4克,還富含人體多種必需氨基酸、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體内沉積了大量營養,其中賴氨酸高達2.06%,谷氨酸高達3.58%,用中國傳統烹饪方法加工後,肉質香嫩,湯鮮味美,有益于人體健康。
如今,這道禦用美味擺上了老百姓的餐桌。為了探尋這道美味,記者來到順義區張鎮的綠嘟嘟農莊,與其他養殖場不同的是,這裡的油雞生活在樹林下,生态放養是它們的生活方式。
農莊負責人魯鳳岐介紹:“我們農莊是北京首個獲準使用北京油雞農産品地理标志的養殖基地。這裡的2萬多隻油雞享受‘五星級福利待遇’,林下一畝地約放養100隻油雞,除了吃林下的菊苣和小蟲外,還要補充優質玉米、豆粕和高蛋白黃粉蟲等;地裡的落葉和雞糞等用一台5噸的糞肥處理機器做成有機肥還田,這種林-草-雞生态種養循環模式,讓我們的農莊沒有浪費的東西。”
2020年7月,北京油雞正式取得農産品地理标志登記證書。目前,北京油雞保護範圍遍布京郊9區27個鄉鎮,現存欄53.6萬隻,年産蛋0.5萬噸。
通過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在北京市畜牧總站、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家禽産業技術體系北京市創新團隊的支持下,北京油雞成為北京農業一張閃亮的名片。截至目前,北京油雞産業帶動京津冀地區約百餘戶村民就業,人均年收入約4萬元;每年當地直采農作物200萬元以上,帶動百餘戶年增收2萬餘元;直接産值近1000萬元。
地标招牌助力産業振興
相較于北京油雞,北京鴨的名氣要更大一些。俗話說“不登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北京烤鴨是名揚世界的美食,而成就這道美味其中關鍵的一點是它的鴨坯——源于北京本地産的名貴品種北京鴨。
“全身羽毛純白,體型碩大豐滿,烤出來肉嫩皮兒酥。”北京市畜牧總站地理标志産品保護與利用處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烤鴨是北京标志性的美食符号,鴨肉的香氣是内斂的,要吃到正宗的北京烤鴨,就地取材是關鍵。“烤制鴨坯一定要來源于本地養殖、采用填飼工藝飼養的北京鴨,這樣才能烤制出美味。”
事實上,北京鴨成名很早,堪比“活的”長城。北京市的氣候、水文、地理特點為“北京鴨”的選育形成了一個天然封閉環境,也為後期遺傳性狀的不斷純化和穩定提供了保障。
來到京西的玉泉山麓,這裡水草豐茂、稻米飄香、魚蝦成群……作為北京鴨最理想的栖息地,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環境,北京鴨的優良性狀不斷得以延續鞏固,形成今天獨特的北京鴨品種。
為進一步探究北京鴨的養殖現狀,記者來到了位于通州區漷縣鎮的北京金星鴨業有限公司。步入鴨舍内,不僅沒有想象中糞污刺鼻的氣味,鴨舍明亮整潔,成群的鴨子通體雪白,顯得憨态可掬。
企業負責人王宏偉說:“我們是北京鴨地理标志授權用标企業,肉鴨是生長在标準化養殖基地的。鴨子的品種、飼養工藝和飼料營養等因素會直接影響烤鴨的口感。我們采用優質的飼料配比,經過科學‘填飼’工藝,飼養40多天,可合理增加皮下脂肪厚度及肌間脂肪含量,經烤制後由此形成獨特的北京烤鴨風味。”
經過多年探索,當地建立了全程規範化、标準化生産技術體系,北京鴨的品質得以持續提升。2017年,北京鴨獲得國家農産品地理标志認證,2020年入列中歐地理标志互認清單。2022年,北京市啟動北京鴨農産品地理标志保護工程,北京鴨的影響力進一步提高,有力支撐北京烤鴨的品牌價值、美譽度和好口碑。目前,北京鴨地理标志生産地域保護範圍覆蓋北京8區46個鎮與街道,近幾年累計帶動京津冀地區養殖農戶1800餘戶,戶均年純收入可達到10萬元。
為确保種源不滅絕,北京還建立了畜禽活體保種場和種質資源庫,北京地域範圍内的2個畜禽地方品種和其他在京優良地方資源的1.5萬份畜禽遺傳材料受到重點保護。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北京市還将繼續打造“京”系列富民興農的地标金字招牌,持續助力鄉村産業振興。
作者:白文軍 王震華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蘆曉春
本文來自【農民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