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鑒星編輯部
1988年,《絕代雙驕》播出,這部劇裡的兩位男主梁朝偉和吳岱融有着鮮明的人物特色,女演員謝甯和李美娴也讓觀衆印象深刻。然而僅僅十年,當年的“雙生雙旦”除了梁朝偉已成“天人”外,餘者寂然。
十年後的1998年,馳名的“不良人教學片”《古惑仔》系列以錄像帶和光碟形式進入内地市場,可謂是一代人的“黑道教育片”,這個由漫畫改編的大IP還衍生出番外篇《洪興十三妹》,主演“十三妹”的吳君如在當年憑借此片獲得第1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當時很多内地觀衆不曾知道,在香港的“文娛宇宙”裡,這個似乎一夜之間轉型為近乎表演藝術家的吳君如,十年前同樣也在《絕代雙驕》中出演過“段三姑娘”,為“小魚兒”梁朝偉要生要死,最後還是死了。
這個角色就像吳君如本人的演藝生涯一樣:
我以為做女孩子挺好,但這世道不讓我做一個女孩子。
因此回溯吳君如的過往,她至少經曆了兩次“尴尬期”——
第一次是剛從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與曾華倩、劉嘉玲、吳啟華、劉青雲等同屆,在一票未來的明星中,吳君如外表平平還有些胖,五官擺在凡人堆裡還算看得過去,在演員裡卻實在看不上眼。于是離别了“小魚兒”後,吳君如化身“大笑姑婆”以勇往直前、死不要臉的勇氣挑戰了一個又一個搞笑的角色:
《霸王花》、《賭聖》、《猛鬼大廈》、《家有喜事》……太多,太亂。
這些今天在華語影視圈裡擺開講都算經典的電影裡,吳君如留下了同大女主完全不同的印象:
糙,且完全糙,屬于“一糙到底”毫無底線的那種。
今天無從知曉吳君如在某一天決定“轉型”拼條出路的心境,但結果告訴我們,她險些因此成了“萬年綠葉”,卻又憑此生存了下來。
以内地“科班專業”眼光評定她,隻能說——
演員和英雄一樣,都是時勢造就的。
《洪興十三妹》之後,吳君如才開始迎接她的事業“第一春”,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之前她隻是一個“藝人”,“貼”在衆星紮堆的香港影視劇裡當開心果,“趴”在看似沒有出路的道路旁當高檔布景。
“十三妹”之後,她才讓大家真正見識到了“我其實是個演員”的樣子:
2002年,《金雞》、吳君如、第40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這部電影裡,吳君如留給觀衆的最大震撼是——
人們第一次通過一個女人的故事了解到香港底層“賣肉女”的生活,故事用一個看似荒誕其實殘酷的現實告訴你:
底層的快樂簡單而直接,當一個人生活在苦痛中,時間久了也就不覺得苦了,甚至學會苦中作樂。吳君如恰恰利用此前“大笑姑婆”的形象讓她“附身”在“專業賣肉二十年”的困難中,鏡頭中吳君如在笑,鏡頭外觀衆在哭。
我甚至懷疑吳君如如此精湛的演技,其實是她沉浮殘酷激烈的香港演藝圈多年的心得,導演在罵,她在點頭。演員在挑,她在陪笑。
一個女人的堅韌和堅忍,除了“為母則剛”就是“為餐而忙”。
多年後的2010年,吳君如在《歲月神偷》裡反複提到一句話:
“一步難、一步佳”
“日子人”的精準表述讓她再度獲得了第10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境外華裔女演員。
至此,兩岸三地的獎,吳君如用十二年的時間拿了個遍。
這時候的吳君如已經四十五歲,迎來了第二次“尴尬期”。
2010年的華語電影市場迎來了一些小轉變,大家看題材、看創意、看“腕兒”,今天你想不到的人家沒準明天就拍出來了,今天還在台上的演員明天沒準又消失了。兩年後,這種情況更加激烈——
“送走”了同時代的很多同學後,吳君如瘦了,也清秀了,更像一個知識分子,她同她老公陳可辛早早地把視角轉向内地,竟發現這個時候内地的同行們不再視港片為神話。那麼他們要做的就不是“端着”,而是如何融入内地市場。
隻是跟她老公不一樣,作為本土演員,吳君如一邊時常演些港片,照樣搞笑,商業片嘛,大家還是喜歡看些臉熟的“老人”。一邊在内地同小字輩們合作,《捉妖記》系列和《煎餅俠》算是她作為“一代港星”的排面。
随後她導演了喜劇片《妖鈴鈴》,在這部電影中她搜羅了内地很多笑星一同出演,奈何在2017年當年的票房和反響一般。但不同的是,鮮少有觀衆為此嫌棄過吳君如,因為她不太一樣:
當時的觀衆們已經通過網絡,了解到這個十幾歲就出來演戲的女人是個“奇女子”,在三十多年的時間裡沒有绯聞、沒有糾紛。她和梅豔芳一樣,都是“香港的女兒”——
演戲、賺錢、買樓、賠本、再演戲、再賺錢。
活得本真,真到無可挑剔。
人們不知道一個憑搞笑出身的演員是不是在生活裡也真的搞笑,但大家肯定明白吳君如走過的歲月中,看見過許多人的興衰成就,她注定一成不變地用真實的面貌活着,用“笑”來表達“悲”。
所以區區《妖鈴鈴》,隻是一個了不起的女演員涉足導演的嘗試。
去年她又出演了一部港片,内地所知者甚少,片中她出演一位母親,看過的朋友可能會感歎:
吳君如終于穩穩地當上了“媽”。
提起“吳君如”,很多見證過時代的觀衆都會有以上的感慨。
這女人,真是“笑”着走過了一個人的大半生。
笑着看過當年景,笑着唱過君如夢。
笑着歎過世道難,笑着愛過歲月情。
鑒
大悲姑婆的不甘心
綜合得分:80分(一顆星代表4分,滿分100分)
“鑒”議:
吳君如,1965年出生。
當年那批演員,憑家底出道的不多,都是家境艱難出來混口飯吃。
很多人在因緣際會中消失,還在掙錢的人都很了不起。吳君如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演員,可能她從來沒有想到過有一天能拿到很多獎項,因為她和許多香港人一樣,掙錢買樓才是正經日子。談藝術性過于格調高深,談演技和作品則是對她這樣的演員最大的褒獎。
無論将來她如何活躍在鏡頭前,都希望觀衆們能記得,大多數人還是孩童時,曾有一位少女懷着夢想闖入鏡頭中,用誇張放肆的大笑演繹真實殘酷的人生。
(本次鑒議由“霸道的小湯圓”、“咆哮小短腿”、“要很酷的周周”、“要奶茶不要啵啵”、“小韓有個大夢想”等六位大神議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