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滿分古詩詞賞析? 1.能正确理解古詩詞的内容、情感,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中考滿分古詩詞賞析?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1.能正确理解古詩詞的内容、情感。
(1)概括古詩詞的大意,能描繪出古詩詞所描述的意境。
(2)能聯系與古詩詞有關的背景資料對古詩詞做出自己的評價。
(3)注意詩體與風格,品味古詩詞中富有哲理的詩句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4)體味作者的情感态度,能說出自己對古詩詞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的體會。
2.會品析古詩詞的語言、寫作技法。
(1)從遣詞用語、修辭方面揣摩、推敲、理解古詩詞中的重點詞語、詩句的含義。
(2)從作者的語言風格、運用技巧中,品味古詩詞在語言中所寄寓的深意。
(3)從用韻、節奏、音調等方面去誦讀,品味古詩詞語言的音樂美、節奏美、韻律美。
古詩詞鑒賞是文學作品欣賞的内容之一,是新課程理念的體現,已成為中考常見的一種題型,而且在近幾年中考中的考查力度逐漸加大,應引起我們的持續關注。
第13講 把握内容,體會情感
1.感知詩詞的内容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
(1)看題材。題材往往決定詩詞的主要内容和主題。如:田園詩多寫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由的追求、對恬淡閑适生活的熱愛或向往;寫景詩多寫詩人對自然的陶醉、對祖國的熱愛、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送别詩多寫與友人的惜别、對親人的思念、對友人或親人的安慰勸勉;邊塞詩多描寫壯麗的邊塞風光、建功立業的渴望、壯志難酬的悲憤、思鄉念親的孤獨;詠物詩多寫自己的人生态度、寄寓自己的人生理想,蘊含對人生道理的理解;詠史詩、懷古詩多寫對古代人或事的憑吊,或緬懷先賢,或傾訴自己生不逢時的感慨,或感歎昔盛今衰,或表達自己建功立業的渴望,或表達對民衆的同情等。
(2)抓題目。詩詞的題目往往是詩詞内容的高度概括。如朱熹的《觀書有感》,一看題目就知道這首詩是寫詩人讀書的感受。因此,從題目入手,應該成為感知詩詞内容的重要環節。
(3)析詞義。因為詩詞都是用文言文寫成的,所以必須調動文言文以及相關曆史知識的積累,逐步揣摩關鍵詞語的含義,掃清詩詞中的閱讀障礙,斷不能一知半解,否則無從把握内容,更談不上分析技巧和情感了。
(4)聯背景。有些詩詞,僅僅從字面意義去理解還難以真正把握其内容,這時,便要借助對背景的分析。如:讀《石壕吏》就要聯系到當時的“安史之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理解“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可以聯系詩人劉禹錫遠離京城,身處荒僻之地,長期被棄用的遭遇。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結合背景,把握詩詞的情感。這裡的背景,一指詩詞反映的廣闊社會現實,二指詩人的人生經曆。如李白的《行路難》,就寫于他試圖施展自己經國濟世的宏願,但又受到排擠,找不到政治出路之時,表現了内心的愁苦。
(2)分析詩眼,透視詩詞的感情。詩眼是解讀詩詞主旨的一把鑰匙,閱讀詩詞,如果能抓住詩眼,就容易體會詩人的情感。如從馬緻遠《天淨沙·秋思》中的“斷腸”一詞,就能體會到詞人思念家鄉、寂寞悲苦的情感。
(3)解讀意象,挖掘詩詞的情感。詩人總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風花雪月等意象中。如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中“幾處早莺争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就通過對莺燕活動的描寫,表達了對早春到來的喜悅之情。
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
月:懷人、思鄉。菊:隐逸、清高。梅:高潔、堅貞。蓮:潔身自好、超凡脫俗。蘭:高潔、隐士。松:堅貞不屈。竹:正直、虛心。梧桐:凄涼悲傷。杜鵑:凄涼哀傷、鄉思。鹧鸪:離愁别緒。寒蟬:思鄉、離愁别緒。鴻雁:思鄉懷親、羁旅傷感。柳:送别、思念。雁:思鄉。夕陽:時光流逝、世事滄桑。闌(欄)幹:思念、寂寞、離愁。武器:戰争。
(4)借助典故,探尋詩詞的情感。用典就是運用古籍中的轶事、趣聞、寓言、傳說人物或有出處的詩句來以古比今,借古抒懷等。如蘇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就以魏尚自喻,表達渴望受重用之情。
古詩詞中常見的思想感情:
憂國憂民之感慨、國破家亡之痛楚、遊子遷客之凄涼、征夫思婦之幽怨、懷才不遇之寂寞、報國無門之激憤、建功立業之豪邁、自由悠閑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熱愛、友情之真摯、歸耕隐居之樂、黑暗官場之苦、離别思念之情、貶官谪居之恨、時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2015·成都)閱讀下面的宋詩,回答問題。
錦江思
李新
獨詠滄浪古岸邊,牽風柳帶綠凝煙。
得魚且斫金絲鲙,醉折桃花倚釣船。
從全詩來看,詩人“思”到了哪些内容?請概括作答。
【思路點撥】 此題考查對詩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類題時,需結合詩歌的标題和詩句内容去進行全面理解。此詩标題“思”即“想”,“錦江思”即作者站在錦江邊上想到的,而題目要求中詩人“思”到的内容即這首絕句的内容。前兩句詩寫道“獨自一個人在錦江古岸邊歌詠着滄浪歌,想着如果到了春風吹綠柳枝的時節,水面上就會騰起綠色的煙霧”,後兩句寫道“那時候如果能得到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兒,定會斫成生魚片,悠閑地倚靠在漁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鈎的魚兒”。
【參考答案】 “思”到了在春風吹綠柳枝的時節,水面騰起淡綠色的煙霧,如能得到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兒,定會斫成生魚片,悠閑地倚靠在漁船之上,伴着醉人的桃花香等再上鈎的魚兒。
(2015·南充)閱讀古詩《竹裡館》,完成下面題目。
竹裡館
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全詩傳達出詩人怎樣的心境?
【思路點撥】 此題考查對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解答此類題時,需要結合詩歌寫作背景,作者所處的時代及詩歌的具體内容來理解、分析。本詩《竹裡館》是唐代大詩人王維晚年隐居藍田辋川時創作的一首五絕。此詩寫山林幽居情趣,屬閑情偶寄,表現了一種清靜安詳的境界。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月下獨坐、彈琴長嘯的悠閑生活,傳達出詩人甯靜、淡泊和愉悅的心境。
【參考答案】 全詩傳達出詩人甯靜、淡泊和怡然自得的心境。
1.本詩末句中的“醉”和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中的“醉”,所含感情是否相同?請簡要賞析。
2.本詩中“長嘯”指的是____________,“幽篁”指的是____________。
3.請你發揮想象和聯想,描繪該詩所展示的畫面。
[提示:該詩寫詩人在竹林裡獨自彈琴、長嘯、與明月相伴的情景。(通順寫出大意即可)]
4.對詩歌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
A.表現了作者在朝做官時閑适的生活情趣。
B.“獨坐”“彈琴”“長嘯”等動作體現了詩人甯靜、淡泊的心境。
C.以自然的筆調,描繪出清新的月夜,融情景為一體。
D.以琴嘯的聲音,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竹林的昏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