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我們要展示的是八、辶、目、忄、心這5個
01八
八部在應用中會分為上下兩種,在下方的使用略多些。
下:在下側時筆畫發生變化,捺畫變為長點,向右下方書寫。撇與點同高度起筆,同高度收筆,注意撇畫由重到輕書寫,捺畫由輕到重書寫,且撇和點的起筆沒有連在一起,是分開的。
上:在上方時筆畫形态不發生改變,捺畫縱向變短,捺畫的起筆位置高于撇畫,收筆位置也高于撇畫,且起筆不與撇畫相接,畫一條垂線就可看到撇捺不相交也并不重疊。總體來說撇畫低于捺畫,且長度大體相等。
注意上圖,我們為大家标注的空間輔助線,很清晰的表達了同長交錯的空間結構。
規範字的“八”下部
02辶
辶 部作為左下包圍結構,要适當處理左側密集筆畫關系,為右上字部空留位置。點畫與橫折折撇右側基本平齊,且兩筆并不是連接在一起。橫折折撇左傾之态,橫向右上方傾斜,中間兩折流暢書寫且不能寫成一豎,末端微微向右,使整個字結構緊湊。平捺起筆重,先輕微向右上頂出和撇尾相接,再向右下舒展,捺腳輪廓上線為水平狀态。
我們來看看例字
在實際書寫中,走之底往往處理的更加靠左
03目
目字作為偏旁部首時左側和下側使用最多,筆畫無太大變化,但是形态略有改變。
左:整體形态變瘦長,像一個身材纖細的女子,橫畫等距且向右上方傾斜,右豎比左豎高出一個轉折的高度,下端末橫變為平提,下端基本保持齊平。在左側使用時位置多偏中上。
下:在下方時為了适應上下結構的字形,橫畫等距保持不變,其形态被适當縱向壓縮,與左側的“目”相比就顯得敦厚了很多,橫豎比例大約為2:3(大多數适用)。右豎長于左豎,右豎下方鈎畫下拉低于左豎,是為了整個字的重心平衡。
再來看看幾個例字:注意豎畫的書寫
04忄
忄:【豎心旁的書寫筆順非常重要:左點、右點、垂露豎】豎心旁的整體偏瘦長,先寫左點,左點取豎式,基位于中間偏上位置;再寫右點,相對取橫式,比左點略小,起筆位置高于左點;最後在兩點之間寫豎畫,更靠近右點一些,可搭接也可不搭接。需要注意的是左點不能寫的太長,保持點畫的形态;豎畫一定要寫挺拔。
我們來感受幾個例字
05心
“心”字底的筆順是一個非常容易錯的點:左點、卧鈎、右點、右點。在實際書寫中,先寫左點,方向向左書寫,輕入筆向左下書寫,不可過長,向下頓筆迅速回鋒收筆。
卧鈎的書寫是最容易出問題的,起筆與左點同高(略高一些也可以),向右下流暢自然的書寫卧鈎(體會逆時針畫圓的感覺,到底部可略平),不可書寫過長,頓筆後向字的中心方向出鈎,鈎尖指向中心。
中間點畫由卧鈎末端順勢帶出,輕頓即可,再引出第三點的書寫。第三點的形态略大于二點,朝向皆為向右下方書寫。要注意的是三點的位置基本處于一條線上(平或斜),但是從例字也可以看出這不是絕對的,也要根據上方的字部來具體确定點畫的位置:
1:上方字部有長橫、撇、捺等伸展筆畫時,心字底的書寫要收斂些,第三點的位置要略微下放來配合上方的字部(如“感”等字)
2:當上方字部結構較緊密時,心字底的書寫可放松些,第三點的位置可與二點齊平或者高于二點,來分散上部的空白空間,達到整個字的和諧(如“恩”等字)。
實際我們來看看幾個例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