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改歲、歲旦等。
立春乃萬物起始
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着溫暖、生長。當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以寅月為春正、立春為歲首,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着一個新的開始。
“雙立春”與“無春年”現象
“雙立春”與“無春年”是農曆中的概念,是指農曆一年有“雙立春”或全年都沒有“立春”的年份,這是由于農曆年長度有的年份短于回歸年、有的年份長于回歸年的緣故。
在本世紀的100年中,雙立春的年份有37次,無春的年份有37次,年初立春的年份有12次,年末立春的年份有14次。
節令俗食
春 盤
春盤是立春飲食風俗之一,主要是取生菜瓜果餅糖放盤中饋送親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盤裡主要有:果品、蔬菜、糖果、餅、餌五種。蔬菜主要有:豆芽、蘿蔔、韭菜、菠菜、生菜等。杜甫《立春》曾雲“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田艾籺
田艾籺是春季常見的時令食品。開春時節,萬物複蘇,正是田野上田艾生長的全盛時期。田艾約10厘米高,葉子粉綠色,花朵白中間綠,全身絨毛。據《食物本草》介紹,田艾具有祛濕、暖胃、清腸等功效。
立春祭
立春祭,是一項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一年之計在于春”,立春之日迎春已有數千年曆史,民間極為重視。立春祭活動包括祭春神、敬土地、鞭春牛、迎春、探春、咬春、唱春歌、吹春曲、詠春詞、咬春卷和打春糕、舞麒麟、敬老、宴席大盆菜等。
詩詞賞析
《清江引·立春》
元·貫雲石
金钗影搖春燕斜,
木杪生春葉。
水塘春始波,
火候春初熱。
土牛兒載将春到也。
《天淨沙·春》
元·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
闌幹樓閣簾栊,
楊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橋流水飛紅。
立春之後,陽氣升發、萬物始生。
國家發展改革委小編提醒您:順應春天特點,注意調整飲食、起居、心理和運動。
來源: 國家發展改革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