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八下語文禮記二則講解

八下語文禮記二則講解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7-04 14:44:08

一、背誦《雖有嘉肴》,說說這篇短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作者是怎樣進行論述的。

答案:這篇短文的中心論點是“教學相長”,即“教”與“學”互相推動、互相促進,“教”是“學”的另一種形式。作者用類比的方法切入話題,先以“嘉肴”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後,再對舉“學”與“教”所産生的“知不足”和“知困”兩種情境,并進一步解釋,将論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學相長”的結論;最後引用《尚書》中的話印證觀點。全文語言精練,邏輯嚴密。

八下語文禮記二則講解(八年級語文下冊第22課禮記二則課内練習題答案解析)1

二、背通《大道之行也》,歸納一下儒家的大同社會理想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儒家大同社會理想的核心是“天下為公”,内容有:選賢任能,誠信和睦,普遍仁愛;全體成員各有所養、各有所用、各盡其職,行為皆出于公心;杜絕奸詐之心、害人之事,人們道德水平普遍提高,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八下語文禮記二則講解(八年級語文下冊第22課禮記二則課内練習題答案解析)2

三、這兩則短文多運用對偶句,造成鋪排效果,增強了文章的氣勢。試從兩篇中各舉一例加以分析。

答案:《雖有嘉肴》“故曰”之前,全都是對偶句。第一組,以“雖有……,弗……,不知……”的句式類比論證,導出議題;第二組,用兩個“……然後知……”的句式,構成對比,說明“學”與“教”的兩種困境;第三組,用兩個“知……,然後能……”的句式,進一步論證“學”與“教”的情境。這種句式,兩相對舉,結構相同,用詞相對,語氣一緻,相互輝映,明快有力,連用鋪排,強化了類比說理的效果。

《大道之行也》中的對偶句,如“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對偶精嚴,音韻(平仄)相對,簡潔凝練;“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句式相同,表意相對,順承自然;“男有分,女有歸”,對舉男女應該得到的“待遇”,簡明有力。“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カ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對比面對财貨浪費和力氣付出時兩種無私的态度,加重了推理的意味;“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雖然不是嚴格的對偶,在語詞上不一一相對,但句子結構、表意風格仍具有對偶和鋪排的特點。這些對偶句的鋪排效果和氣勢,與《雖有嘉看》略同。

八下語文禮記二則講解(八年級語文下冊第22課禮記二則課内練習題答案解析)3

四、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注意古今意義的區别和聯系。

1.故日:教學相長也

答案:教學:教與學。現代漢語中指“教書”或者“教師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的過程”,大緻相當于古代漢語中的“教”。

2.不獨子其子

答案:子:子女。現代漢語中專指“兒子”,詞義範圍縮小。

3. 男有分,女有歸

答案:歸:女子出嫁。現代漢語中有“返回”“歸還”“由”“屬于”等意思,均由“出嫁”這個本義引申而來。

4. 貨惡其棄于地也

答案:貨:财貨。現代漢語中一般指貨物或商品,詞義範圍縮小。

5. 盜竊亂賊而不作

答案:賊:傷害,此處用作名詞,害人的事。現代漢語中一般指偷東西的人,詞義發生了轉移。

八下語文禮記二則講解(八年級語文下冊第22課禮記二則課内練習題答案解析)4

五、下面是《禮記・學記》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查閱工具書,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談談你的理解。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答案:玉不雕琢,就不能成為器物;人不學習,就不會明白道理。(強調學習的重要性)

2. 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

答案:就學年齡過了然後才去學習,那麼就勞苦而難有成就。(強調學習的時效性)

3.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答案:獨自學習而沒有學友(一起研讨),就會孤陋寡聞。(提倡共同探讨交流、相互啟發、增廣見聞的學習方法)

4.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

答案:善于提問的人,如同砍伐堅硬的樹,先砍伐紋理平順的地方,最後砍伐(紋理不平順)有疙瘩的地方。(提倡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