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村級三資?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維修水渠支出14990元,這項支出雖然有稅票,水渠也的确請人維修了,但是這筆支出沒有詳細的明細這個字我還不能簽”近日,湖北房縣紅塔鎮營盤村紀檢委員在該村審核支出情況時對監督委員會其他成員說道這是湖北省十堰市房縣村紀檢委員護航村集體“三資”而開展監督的一幕,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盤活村級三資?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維修水渠支出14990元,這項支出雖然有稅票,水渠也的确請人維修了,但是這筆支出沒有詳細的明細。這個字我還不能簽。”近日,湖北房縣紅塔鎮營盤村紀檢委員在該村審核支出情況時對監督委員會其他成員說道。這是湖北省十堰市房縣村紀檢委員護航村集體“三資”而開展監督的一幕。
在去年村級換屆前夕,房縣縣委要求村紀檢委員人選按換屆有關政策和要求産生,均由村(社區)黨支部副書記或黨支部委員兼任,并由派出鄉鎮監察室聘任為監察信息員,村紀檢委員通過選舉依法成為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
在房縣,各村的開支在到鄉鎮“三資”中心報賬前,需要經過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成員監督把關,再由村紀檢委員(監督委員會主任)審核簽字。類似紅塔鎮營盤村紀檢委員“較真”的情形在房縣281個村正逐漸成為常态。
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是涉及群衆切身利益、容易産生“微腐敗”的重要領域。該縣紀委監委先後制定出台了《關于加強全縣村(社區)紀檢委員(信息監察員)工作規範化建設的意見》,通過選優配強村紀檢委員隊伍,明确村紀檢委員監督的重點範圍,重點針對“三務”公開、“三資”管理等監督、協助、教育幫扶等内容,讓紀檢委員監督有規可依、以規而行。諸如大到村上的工程項目、修渠修路,小到添置辦公設備、電費水費,有沒有花錢、花了多少錢都逃不過村紀檢委員的“火眼金睛”。事前預審提前監督,事中實施跟蹤監督,事後做好檢查監督,全過程監督及時而有效地防止村集體資金違規核銷,盯緊“三資”守好村集體“錢袋子”。
“自從我們村的紀檢委員認真履行職責後,經常可以在村便民服務群裡看到村上每一筆的收支明細,非常清楚,一目了然,心裡亮堂了,誤會也就沒有了。”化龍堰鎮上營村王大爺豎起大拇指說。
同時,針對村紀檢委員存在思想缺鈣、“不會”監督的問題,該縣紀委監委督促各鄉鎮采取線下集中培訓 線上分享學習模式,以定期培訓、分期輪訓等形式集中為村紀檢委員充電;聯合縣委組織部舉辦村紀檢委員集中培訓班,切實提升村紀檢委員的履職意識和履職能力,助推村紀檢委員發揮“前哨”監督作用,真正推動監督力量下沉一線、實現監督零距離,護好村集體的“錢袋子”。
據悉,截至目前,全縣281個村紀檢委員對村級财務、民生項目、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等工作開展監督800餘次,監督村(居)務“三務”公開300餘次,發現财務公開和項目公示不及時等問題72個,收集問題線索29個。該縣紀委監委針對相關問題開展談話提醒、批評教育26人次,有效促進了農村集體資産與财務的規範管理。
“村紀檢委員(監察信息員)、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三合一’的身份,使其在村級開展監督無死角,人熟、地熟、情況熟,可以及時反饋群衆呼聲,把問題發現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态。”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将繼續探索村紀檢委員的教育培訓和履職考核,發揮監督質效,切實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更好地賦能鄉村振興。(代濤、馮禹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