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朱鹮被重新發現

朱鹮被重新發現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13 10:50:48

朱鹮被重新發現?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陝西省秦嶺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制定了基地防控工作預案,全體黨員幹部24小時随時待命,确保大熊貓等國寶安全,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朱鹮被重新發現?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朱鹮被重新發現(加大消毒強度确保)1

朱鹮被重新發現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陝西省秦嶺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制定了基地防控工作預案,全體黨員幹部24小時随時待命,确保大熊貓等國寶安全。

秦嶺大熊貓繁育研究中心有大熊貓、金絲猴、朱鹮、羚牛等珍稀動物300餘隻,其中,大熊貓、金絲猴、朱鹮、羚牛被譽為“秦嶺四寶”。按照防控預案,該中心封閉了上下園區,禁止外來人員出入,加大門衛、園區、飼養區、動物圈舍等場所的消毒強度和密度。為确保大熊貓等珍稀動物安全,該中心制定了大熊貓食用竹子、動物飼料供應應急辦法,相關工作人員24小時随時待命,保證飼料及時送達。

3月18日,華商報記者來到這裡,看到“秦嶺四寶”在工作人員的精心照料下,生活得非常平安。您知道“秦嶺四寶”都有什麼特點嗎?華商報記者為您揭秘。

》》大熊貓

自遠古遺留的“活化石”

大約兩百多萬年前,大熊貓就在我國南方大量繁衍起來了。到了更新世晚期,氣候變冷,許多植物和動物紛紛被淘汰,同時代的猛犸象、劍齒虎、巨貘等都滅絕了,唯有大熊貓退到高山深谷中生存了下來。

如今,大熊貓仍保留着許多遠古動物的特征,如腦容量小、消化器官較簡單、骨骼很笨重等。

問:大熊貓在炙熱的夏天為何不出來?

大熊貓非常懼怕酷熱,同時也受不了極度的嚴寒。當氣溫在28℃以上時,它們就呼吸急喘,食欲大減,常撐開後腿俯卧。當冬天的氣溫降至5℃以下時,它們也會食欲減少,常蜷縮身體躲在避風處。隻有溫度在15℃左右,大熊貓才感到最為舒适。

問:大熊貓的體色為何是黑白相間的?

答:有科學家推測,大熊貓這種特别的黑白體色在常年積雪的岩石栖息地中可進行有效的僞裝。也有研究員認為,黑白體色有利于繁殖期的大熊貓在植被濃密的栖息地中尋找同伴。

問:大熊貓的攻擊力強嗎?

答:大熊貓的頭骨在熊科動物當中是最強壯的,具有厚大的矢狀脊和厚實的顴弓以及強大的咀嚼肌。經研究員的測試,一隻成年大熊貓的犬齒咬力達1298.9牛頓,裂齒咬力為1815.9牛頓,結果強于一隻成年美洲虎。

問:大熊貓每天睡幾個小時?

答:大熊貓一天最多能睡10個小時。這是因為它們從食物中攝入的能量有限,所以必須盡量減少能量消耗。為此,大熊貓極少與同類來往,每天除了吃,就是睡。

問:大熊貓是天生好脾氣嗎?

答:大熊貓吃竹子,又看起來憨态可掬,所以人們一般認為它們是很溫順的動物。實際上,它們也會發怒的,憤怒的時候能攻擊人類,鋒利的爪子與強大的咬合力不是“擺設品”。因此,請不要招惹它們。

》》秦嶺金絲猴

秦嶺金絲猴的外觀特征

1. 淡藍色的面部。

2. 嘴巴兩端各有一塊粉色嘴角瘤。

3. 上仰的鼻子。

4. 肩背的長毛呈金黃色。

5. 與身體等長或更長的尾巴。

問:為什麼有的川金絲猴的嘴角鼓鼓的?

答:仔細看的話,不難發現,體形魁梧的雄性川金絲猴的嘴巴兩端犬齒部位各有鼓鼓的肉狀突瘤,也叫“嘴角瘤”。年齡越大的猴,這嘴角瘤也越大,顔色也越深。這是它們“論資排輩”的重要依據。

問:“朝天鼻”的作用?

答:川金絲猴的奇特鼻子令人印象深刻,鼻孔與面部幾乎平行,俗稱“朝天鼻”,這一特點是對高海拔地區缺氧環境的适應,鼻梁骨的退化有利于減少它們在稀薄空氣中呼吸的阻力。

》》朱鹮

性情孤僻而沉靜,膽怯怕人

朱鹮性情孤僻而沉靜,膽怯怕人。除起飛時鳴叫外,一般活動時不鳴叫。極少與别的鳥合群。行動時步履遲緩,飛行時兩翅鼓動亦較慢,頭、頸向前伸直、兩腳伸向後,但不突出于尾外。白天活動覓食,晚上栖于高大樹上。

3月18日,朱鹮育養員雷女士說:“朱鹮非常忠貞,它們會自己尋找一生的伴侶,一夫一妻制,對對方非常忠貞。”

》》羚牛

蹄子的秘密

在羊亞科家族中,與斑羚、鬣羚相比,體軀碩大的羚牛看起來形似較為笨重的類型,不過它們強健的四肢足以在崇山峻嶺中如履平地。通常偶蹄類動物的每隻腳上均有四個蹄子,主要接觸地面的為“主蹄”,小而不着地的為“懸蹄”。羚牛的“懸蹄”很發達,可幫助它們在崎岖的山地上走得更穩妥。

美國著名動物學家喬治.B.夏勒稱羚牛為“六不像”:背脊似棕熊、後腿像鬣狗、臉如駝鹿、尾似山羊、兩角長得像角馬,整體看卻又像牛。

體形大但善于隐蔽

秦嶺羚牛雖然體形龐大,但茂密的森林使它們很難被人發現。它們不僅奔跑迅速,還極為警覺,即便在行走采食的時候也僅發出細微的聲響。秦嶺羚牛的體色可與高海拔地區的灰白色岩石融為一體,隻要不動,就很難被認出。

羚牛很危險,遇到請遠離!

别看羚牛表面慈眉善目的,實際它們脾氣很大。單獨活動的羚牛防範意識很強,攻擊性也很強,能主動攻擊人。不過,這隻是它們的防禦反應,它們的防禦行為順序是“發現—警覺—示警—禦敵”。通常,羚牛隻有在無法迅速擺脫威脅時,才對人威吓和攻擊。應當盡量與它們保持距離,越接近,受到攻擊的可能性才越大。

華商報記者 任婷 攝影 鄧小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