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馬踏飛燕為啥不從正面拍

馬踏飛燕為啥不從正面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6 21:52:22

“馬踏飛燕”是人們熟悉的文物形象。

它身上籠罩的光環衆多:罕見的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精品,一級甲等(國寶)文物,被列入國家文物局《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被國家旅遊局确定為中國旅遊标志……

馬踏飛燕為啥不從正面拍(國寶馬踏飛燕的争議)1

然而,由于這件文物出土背景特殊、文物年代久遠、史料缺失,它身上也同樣籠罩着一系列争議和疑團。今天我們就來說說。

牽馬的人在哪?

馬的胸前刻有“冀張君騎一匹,牽馬奴一人”的文字。說明和這座雕塑配套的,還有一個人俑雕塑。

然而我們看到的一直隻是“馬踏飛燕”,沒見到牽馬奴。

有人調侃式解釋道:馬在飛馳,速度極快,牽馬奴跟不上,所以看不到人。

馬踏飛燕為啥不從正面拍(國寶馬踏飛燕的争議)2

這是一匹什麼馬?

對于這匹造型神勇的馬的品種,主要有四種說法。

一說是“天馬”。

中國大地考古中發現的早期馬造型,一般都是蒙古馬形象。

蒙古馬原産蒙古高原,體形比較矮小,頭大頸短,胸寬鬃長,皮厚毛粗。它們體力耐勞,不畏嚴寒,生命力極強,勇猛無比,曆來是良種軍馬。

馬踏飛燕為啥不從正面拍(國寶馬踏飛燕的争議)3

而“馬踏飛燕”雕塑的馬體型高大,騰空飛馳,顯然不像蒙古馬。

西漢武帝劉徹在位時,大力發展軍事尤其是騎兵,以抗衡匈奴的侵擾。為此他派人先後到烏孫國、大宛國尋求良馬,并寫有三首《天馬歌》。

尤其是大宛國出産的良馬被傳稱為“汗血寶馬”,漢武帝為了得到此馬,不惜發大軍遠征。

“馬踏飛燕”出土于東漢墓,于是現代專家認為此馬與漢武帝時從西北引進的“天馬”很像。

馬踏飛燕為啥不從正面拍(國寶馬踏飛燕的争議)4

二說是“天驷”。

“天驷”在古代本指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名“房”宿。它共有四顆星,因而又稱天驷。古人以其象征天馬,因而也稱“馬祖神”。

《晉書·天文志上》中記載:"房四星……亦曰天驷,為天馬,主車駕。"

因而古人把神馬也稱為“天驷”。例如唐代杜甫《魏将軍歌》中有:“星纏寶校金盤陀,夜騎天驷超天河。”

馬踏飛燕為啥不從正面拍(國寶馬踏飛燕的争議)5

三說是“紫燕骝”。

西漢劉歆編著的《西京雜記》中記載,西漢文帝劉恒曾在代國(今山西、河北省交界一帶。)為王,帶回九匹良馬,其中一匹叫“紫燕骝”。

四說是“特勒骠”。

"特勒骠"是唐太宗陵墓昭陵雕刻的“六駿”之一,是李世民與割據馬邑(今山西朔縣境内)的劉武周旗下大将宋金剛作戰時的坐騎。

馬踏飛燕為啥不從正面拍(國寶馬踏飛燕的争議)6

它與“馬踏飛燕”的馬扯上關系,據說是其奔跑的姿勢很像:一側前後腿同時淩空騰飛,這叫“對側步”。青藏高原出産這種特種良馬。

馬蹄踏的是不是燕子?

這個雕塑,馬的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鳥,反襯了馬的奔跑速度極快。

一說是“燕子”。

最初說馬蹄踏的是燕子,來自郭沫若先生,而且他親自給這個文物起名為“馬踏飛燕”。

但是不少學者認為,這隻鳥不是燕子,因為尾部沒有分叉。

馬踏飛燕為啥不從正面拍(國寶馬踏飛燕的争議)7

二說是“龍雀”。

龍雀是傳說中鳳凰的一種,鋪天蓋地的黑翼可以遮蔽日月星辰。

秦漢時期神話傳說中,它是“風神”飛廉,成為皇宮的陳列敬奉物。

東漢張衡的《東京賦》中有“龍雀蟠蜿,天馬半漢”。

馬踏飛燕為啥不從正面拍(國寶馬踏飛燕的争議)8

但是反對者認為,龍雀既然被敬為風神,豈能是奔馬踐踏之物?

而且,龍雀是傳說中的鳳凰家族成員,是鳥身鹿頭,與馬腳下的“鳥”的外觀明顯不同。

三說是“燕隼”。

燕隼在中國分布廣泛,俗稱青條子、土鹘、兒隼、螞蚱鷹、蟲鹞,體型大小如鴿,為小型猛禽,飛行快速而敏捷。

四說是“烏鴉”。

浙江龍遊石窟中有“天馬行空”圖,于是有學者把兩者相聯系,認為:“馬踏飛燕”中馬的前蹄在鳥背上,表示在追趕或逮住了烏鴉。

馬踏飛燕為啥不從正面拍(國寶馬踏飛燕的争議)9

這件文物該叫什麼名字?

雖然郭沫若先生很早就給這個文物起名為“馬踏飛燕”,但是從以上所述可見,業界對這件文物的研究結果存在着諸多争議。

例如僅從它的命名來說,就有紫燕骝、馬超龍雀、馬踏飛隼、銅奔馬、天馬逮烏、馬襲烏鴉、鷹掠馬、淩雲奔馬等說法。

對于一件出土文物,僅僅命名就有這麼多的說法,這是罕見的現象。

尤其是它被國家旅遊局确定為中國旅遊标志時,對于其名稱的争議更大,在業界和社會上延續了多年。

馬踏飛燕為啥不從正面拍(國寶馬踏飛燕的争議)10

為此,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新聞發布會上,甘肅省文物局局長馬玉萍答複媒體關于“近期社會各方對中國旅遊标志圖形‘銅奔馬’的名稱有不少争議”的問題時,明确表示:

“文物部門及有關領域的專家一直堅持使用‘銅奔馬’這一名稱,我們認為是科學、準确和規範的,因此我們提倡統一使用‘銅奔馬’名稱。”

因而,在正規稱呼中,往往都叫“銅奔馬”。

為何不宣傳正面照片?

有心的人會注意到,“銅奔馬”的宣傳照中,往往都是側面照,這也是它的标準照。

為什麼不宣傳正面照片?難道正面有殘缺?

其實不是。

馬踏飛燕為啥不從正面拍(國寶馬踏飛燕的争議)11

從正面看,這匹馬顯得精疲力竭,氣喘籲籲,面部扭曲,與神馬、天馬等有天壤之别。

因而,為了顯示這匹馬的神勇,彰顯這件工藝品的美感,就選用了“側顔殺”,讓它給世人留下最美好的形象。

墓主是誰?

“銅奔馬”是在1969年出土于甘肅省武威市北關中路的雷台的一座大型磚石墓葬。

墓道長19.34米,墓室分前、中、後三室及左右耳室各三處,出土有金、銀、銅、鐵、玉、骨、石、陶器等文物二百多件,包括鑄造精緻的一批銅車馬儀仗俑。

馬踏飛燕為啥不從正面拍(國寶馬踏飛燕的争議)12

由此可見,墓主的身份地位不低,而且很可能是一位武官。

另外,“銅奔馬”的胸前刻有“冀張君騎一匹,牽馬奴一人”的文字,可以推測墓主為冀地(天水郡冀縣,大約在今甘肅天水市甘谷縣)人士,姓張。

根據墓中出土的“五铢”錢、物件上“守左騎千人張掖長張君”等銘文,有專家斷定這是東漢時期的墓葬。

由此,有專家認為墓主應該是曾任武威郡左騎千人官職的東漢人張君。

另外,還有張江、張繡、張軌、張駿等說法。

馬踏飛燕為啥不從正面拍(國寶馬踏飛燕的争議)13

但是,也有專家認為墓葬屬于漢魏、西晉、晉末、前涼時期等五種說法,其中,西晉墓一說影響最大。

例如《資冶通鑒》中記載:東晉元帝大興四年,始築“周輪八十餘堵,基高九仞”。目前雷台遺址仍在。

還有史料記載,前涼國王張茂曾築靈鈞台。


馬踏飛燕為啥不從正面拍(國寶馬踏飛燕的争議)14

一件文物身上,竟然存在着這麼多的争議和迷霧。

也許,以後會有雲開霧散、揭開謎團的一天。

也許,它會和許多文物一樣,成為永恒的謎團,給人類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