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諸葛亮作為《三國演義》中最頂尖的謀士,人們可以對他的謀略和才華有所懷疑,但他為蜀國鞠躬盡瘁的忠心,卻不容置疑。
自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以後,事無大小,全都放在心上。而劉備能從敗軍之将,一躍成為三國霸主之一,也絕對離不開諸葛亮的幫助。
尤其是劉備病逝白帝城以後,諸葛亮仍然以丞相身份,堅持劉備恢複漢室王朝的心願,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他一直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北伐中原,盡管直至最後仍然失敗,其心意卻值得肯定。
不過少有人知的是,其實在劉備三顧茅廬的過程中,雖然成功請到諸葛亮出山,但他也在路上錯過了另一位高人。
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諸葛亮以管仲、樂毅自比,彼時所有人都不敢信,隻認為諸葛亮太驕傲自大,完全是在吹牛。
可對于徐庶和崔州平而言,諸葛亮隻是在陳述事實。在他們眼中,諸葛亮的确有不輸于前人的才華。
盡管這裡以誇贊諸葛亮為主,可能在所有人的表示懷疑的情況下,選擇信任他,可見崔州平的眼光并不差。而《三國演義》中篇幅更多的徐庶表現如何,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崔州平至少是和徐庶處于同一層級。至于徐庶自比諸葛亮如螢火之于皓月,則多是一種自謙的說法。
尤其是徐庶未曾真正展現過他的才能,人們也沒有理由說明徐庶,真的就和諸葛亮差了太多。所以後人更願意相信,崔州平和諸葛亮即便有一定的差距,也不會太遠。
而對于劉備這樣的“草根”上位者來說,手下的能人越多自然越好。有更多的人為他出謀劃策,争奪天下的過程也會更加簡單。
曹操有“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之意,劉備也不可能将所有希望,都放在諸葛亮一人身上。
三顧茅廬的途中,他偶遇崔州平并和對方交流,驚歎其才華,并希望請崔州平出山幫他。
隻可惜彼時崔州平已經沒出仕之意了,讓劉備不得不再一次選擇将重心,放到諸葛亮身上,遺憾錯過。
資曆、财力、戰力僅僅隻是通過交流,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足夠的才華,這未免有些兒戲。
就像戰國時期紙上談兵的趙括一樣,軍事理論無人能及,結果長平之戰一戰,坑掉趙國四十萬中,這樣的将領誰敢用。
隻言片語之間,劉備雖對崔州平表示贊歎,可誰又知道他是不是理論強于實戰的人呢?對于彼時的劉備來說,他可實在輸不起。
事實上,之所以稱崔州平為高人,主要體現在資曆、财力和戰力這三個方面。
首先是資曆上,諸葛亮還沒出名的時候,崔州平就已經在博陵、颍川一帶廣為人知。
俗話說“盛名之下無虛士”,能得到絕大多數人的認可,即便可能和諸葛亮有些差距,也不會差到哪裡去,至少輔佐劉備絕對夠用。
更關鍵的是,颍川是什麼地方,郭嘉、戲志才、荀攸、陳群、荀彧等人,都是從這裡走出來的,一般人真的能夠獲得他們的認可?
在這些人才之中,謀略、内政、軍事、經濟等各個方面各有所長,雖不确定崔州平更擅長于什麼方面,但以上任何一點,都能給劉備帶去巨大幫助。征戰天下,可不僅僅隻靠軍事謀劃。
其次,便是财力上,《三國演義》的桃園結義之中,張飛散盡家财、招募鄉勇,這才給劉備拉起了第一隻隊伍。相比于張飛而言,身為世家子弟的崔州平,肯定更加有錢。
别人閑雲野鶴,是真不為吃喝發愁。劉備若是能夠将他拉到自己的隊伍裡面,打仗的本錢不就有了?招聘員工的時候還順帶來了個風投,意外之喜。
最後,則是戰力上面,這倒不是說崔州平個人的武藝有多麼出衆,而是他曾經參與過讨伐董卓,有着彌足珍貴的實戰經驗。後人看諸葛亮剛出山就用兵如神,這其實是比較誇張的。
縱使不否認軍事天才的說法,但經曆過實戰和沒有經曆過實戰的人,勢必完全不同。如果劉備請出崔州平,必定會在後續征戰中,起到不弱于諸葛亮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