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過了疫情,本以為就能柳暗花明,但沒想到的是,Go-Fun并沒有等來春天。從首席執行官譚奕1月離職起,公司大幅裁員、拖欠薪酬、全國撤項等新聞幾乎沒有間斷過,然而,去年10月,GoFun還宣布已經獲得了數億元的B輪融資,或将不久後在科創闆上市。
這不禁讓人疑惑,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裡,這個頭部分時租賃平台經曆了什麼?
“公司正在大幅裁員,至少我認識的同事都已經離開GoFun。”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GoFun前員工在與《中國汽車報》記者交談時表示,“估計因為前段時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公司運營出現了一定的困難。不過,畢竟有國企背景,應該不至于說倒就倒。”
全國撤項 不排除年内關停可能
不知從何時起,GoFun百度貼吧裡的讨論熱點已經從使用體驗、咨詢等轉向抱怨和尋求申訴。一位網友道出了大多數用戶的心聲:“每天上貼吧确認GoFun有沒有跑路……賬戶還有餘額,給保險墊付的錢還沒給我……平台可不能就這麼跑路了吧。”
眼看清明将至,四川成都的彭先生準備在GoFun上租車用以假期出行,但他卻意外地發現,App上網點少了很多,可用車的數量也驟減,系統通知稱,廣安、廣元、資陽、南充和達州的車輛全部下架整備,暫時無法提供服務;成都、樂山、眉山、德陽和綿陽的車輛正常運行。“之前用過幾次GoFun,體驗還不錯。”彭先生無奈地表示,其他的共享租賃平台要麼貴,要麼車型太差,開起來比“老頭樂”強不了多少,但如今隻好選擇換個平台,租用其他品牌的共享汽車了。
與無車可用相比,福建福州的小林(化名)更糟心。今年1月初,小林在使用GoFun的過程中與人發生剮蹭,他負全責,本以為可以使用商業險理賠,但沒想到該車保險已經過期,且沒有續約,在定車損時GoFun的工作人員也未到場,小林隻好自己墊付2萬餘元。在向有關部門投訴後,GoFun工作人員才主動聯系他,小林提交了所有的單據及相關證件後,隻收到了交強險賠付的2000元,其餘的款項還要等到4月15日。在貼吧裡,某地運維人員直言,春節後已經被通知無限期停工。
據一位近期從GoFun離職的高管稱,其實早在2019年下半年,GoFun就已經在全國範圍内開始撤項,當時全國僅剩下十幾座城市維持運營。今年1月起,GoFun業務進一步收縮,陸續退出了長沙等城市,目前實際投入運營的城市已經不多;一些還在運營的城市中,網點和車輛的數量均大幅縮減。業内人士透露,今年Go-Fun的業務還會繼續收縮,不排除年内關停的可能。
譚奕離職、裁員50% 都是錢惹的禍?
“今年共享出行行業在經曆疫情重創之後,會催生出一些新需求,市場還是有的,隻是會發生很多變化。”在去年疫情對共享出行産生較大影響與沖擊時說出這句話的譚奕,已經于今年1月離職。這一消息在2月被官宣,GoFun的官方微博“GoFun出行”表示:“近期公司的相關人員變動是因業務與組織戰略調整的需要。譚奕先生因個人原因離職,新任首席執行官已于2月初正式上任,目前公司運轉一切如常。”
“運轉一切如常”的同時,GoFun進行了大規模的裁員。有媒體報道稱,此次Go-Fun的裁員比例超過50%,或達到2/3,涉及研發、運維等部門。有員工在社交平台上爆料,稱試用期還沒過,整個部門就全部被裁撤。一位已經離職的GoFun前員工稱,其實公司已經基本處于半停運狀态,每天都有人離職。不過,被裁的員工其實大多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據了解,早在2019年下半年,GoFun就已經開始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在今年年初的一些内部會議上也被提及,隻不過當時大多數人可能沒有想到,裁員的規模如此之大。
如果說,譚奕離職是出于個人原因,裁員也是常規業務調整和組織架構優化,那麼,拖欠薪酬無疑說明GoFun的資金鍊出了問題。據上述前員工透露,目前分公司員工的工資基本是被拖欠狀态,北京總部則是延遲發放。“其實,從去年12月就出現延遲發放工資的現象,雖然都隻是1~2周,但大家都已經感覺到公司的資金鍊出問題了。”上述員工猜測,資金緊張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去年說好的B輪融資最終“流産”。
去年10月,譚奕正式宣布,近期已經與數名投資方達成B輪融資最終意向,總金額為數億元人民币。他在接受采訪時稱,B輪融資于2019年三季度啟動,本計劃于2020年二季度完成,但由于疫情暴發,隻能無奈推遲。據相關人士透露,該融資其實最終并未到賬,這也成為壓垮GoFun的“最後一根稻草”。
重資産輕資産?
與網約車行業不同,共享出行在重資産和輕資産模式之間似乎并沒有選擇的空間,畢竟購買車輛本身就是一大筆支出,網點布局所需要的人員維護以及場地租賃等,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車少、網點少,就意味着用戶少,想要吸引更多的用戶,就要有更多的車型和網點。
“GoFun起步較早,雖然在運營、管理、網點維護和平台建設等方面經曆了長期的探索和實踐,付出了試錯成本,但也因此獲得了極為寶貴的先機。”譚奕此前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提出,要實現盈利,就必須通過提高運營效率來優化成本結構,做法主要是通過優化網點布局,盡可能增加車輛的使用效率、減少人員的運營成本。當時譚奕告訴記者,GoFun已經在某些城市實現了資金的正向流入,雖然單個城市的運營模式不具備可複制性和普遍性,但對于Go-Fun來說,整體實現盈利已經不遠。
如果沒有遭遇後來的那一輪“寒潮”,GoFun或許可能會繼續這樣“歲月靜好”下去。但2018年開始,資本“退燒”,對融資依賴度較大的共享出行行業也因此遭遇了一輪“洗牌”,途歌、立刻出行等逐漸被市場所淘汰,GoFun盡管還能勉強維持,但日子明顯不好過。
為了應對行業變革,2019年3月,GoFun痛下決心,進行了一次重大的戰略調整。一方面,把過去1.3萬餘輛(約150公裡續駛裡程)電動汽車全部淘汰;另一方面,通過收集個人的閑時、閑置車輛以及用托管自主品牌車輛等方式,獲取了不少新車源,補充了近2萬輛性價比高的燃油車和續駛裡程更長的純電動汽車。再加上發展“自營+加盟”模式,同年10月23日,GoFun宣布在54座城市實現盈利,包括25座自營城市以及29座加盟城市,占其所有布局城市總量的70%,GoFun也因此成為共享出行行業率先實現盈利的企業。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4月,GoFun出行月均DAU(日活用戶量)與MAU(月活用戶量)均保持行業領先,是分時租賃領域為數不多的“幸存者”之一,成為行業名副其實的“領頭羊”。
始于分時租賃 但不止于分時租賃
在譚奕的設想中,GoFun始于分時租賃,但不應止于分時租賃。為此,GoFun增加了日租和月租業務,這也是他在觀察和分析疫情給分時租賃行業帶來影響後看好的領域。
一開始,這确實給GoFun帶來了訂單量的增長,但新的問題也随之浮現,用戶投訴量呈現大幅增長的态勢,而投訴的内容除了車輛使用方面的問題外,還包括大量對客服不滿意的投訴。造成這一類投訴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增加了新業務,但客服和運維的培訓卻沒有及時跟上,導緻無法解決用戶痛點,這帶來了一定用戶量的流失。
2020年10月,GoFun再次進行戰略調整,宣布品牌升級為母品牌“GoFun科技”以及兩個子品牌“GoFun出行”和“GoFun車服”,試圖轉型成出行及車輛服務管理一體化科技平台。品牌升級後的Go-Fun出行将追逐輕量化和平台化的目标,以經銷商及個人車輛入網的形式,實現車輛規模的快速增長,并計劃在2021年優選30萬輛車投入平台使用。同時,長春、天津、上海等地二手車銷售公司也加入Go-Fun科技平台體系中,目的是盤活閑置車源,增加流量,獲得更多到店客源。可惜這一戰略執行沒有多久,譚奕就離開了GoFun,大規模裁員、全國撤項随之而來,如今GoFun的未來充滿了不确定性。
不過,時至今日,仍有許多人與那位不願透露姓名的Go-Fun前員工想法一緻,包括GoFun的一些忠實用戶,他們對GoFun的未來仍抱有期待。在他們看來,背靠首汽集團的GoFun應該不至于會淪落到破産;另一方面,盡管還沒有找到可靠的盈利模式,但作為大勢所趨的共享出行前景無限,這一行業還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增長空間。
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2020年全球共享汽車行業更新——評估COVID-19的損害》認為,到2025年底,共享汽車車隊規模和收益的複合年增長率将分别達到8.8%和8.3%,屆時,共享汽車市場規模将達到70萬輛,累計收益有望超過56億美元。理想很美好,但對于當下的GoFun來說,或許如何保證生存,謀求自救才是最重要的。
文:施芸芸 編輯:陳偉 版式:李沛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