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與肝的髒腑辨證? 中醫“左肝右肺”一說,來源于《内經》,這是《内經》中的一個千古之謎所謂謎,就是這個問題一直到現在還沒有弄明白或難以理解,誰也猜不透因此,曾經有人想從《内經》入手,借此來否認中醫理論,抓住“左肝右肺”之說,大做文章以現代解剖學相對照,大肆攻擊中醫學古老、不科學,說中醫理論太荒謬了,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肺與肝的髒腑辨證?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中醫“左肝右肺”一說,來源于《内經》,這是《内經》中的一個千古之謎。所謂謎,就是這個問題一直到現在還沒有弄明白或難以理解,誰也猜不透。因此,曾經有人想從《内經》入手,借此來否認中醫理論,抓住“左肝右肺”之說,大做文章。以現代解剖學相對照,大肆攻擊中醫學古老、不科學,說中醫理論太荒謬了。
“左肝右肺”的真正含義及其具體内容,我們作了一番探讨,确有所獲。介紹如下:
“左肝右肺”一詞,是“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之簡稱,出自《素問·剌禁論》篇,原文說:“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腎治于裡,脾為之使,胃為之市。”
首先我們發現,“左肝右肺”隻是前面的兩句話,與全文分裂開來,這種“斷章取義”的認識方法,完全體現了西方文化“主、客分裂”的特點,并從文字表面作解,就以“左肝右肺”與現代解剖學相對應,輕而易舉地就得出了“中醫理認不科學”的結論。而我們中國文化的特點是“物、我為一”,為“大一統”,也就是說,必須将“左肝右肺”置于全文之中,不可分割。隻有置于全文之中,才能體現一個完整的意義。所以,就必須盡全力來探索全文的用意所在。
我們将“左肝右肺”結合全句一起來理解,意義就完全不同。原文不但論述了肝和膽,還論述了心、腎、脾、胃。如果說肝和膽是談解剖部位,那麼心、腎、脾和胃的解剖部位為什麼不談及呢?
曆代醫家之所以沒能解開這個謎,我們認為,古人是犯了知識面不廣、局限性太大的毛病。用《内經》解《内經》,或用一般的中醫基礎理論,是解釋不了這個謎的。那麼今之中醫基礎理論又是如何論述的?
《21世紀課程教材·中醫基礎理論》說:“關于肝的部位,古代文獻中有‘肝左肺右’之說,始見于《黃帝内經》:‘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素問·剌禁論》)。這非指解剖部位而言,而是從肝和肺的生理功能特點而言的。因為中醫認為左右為陰陽之通路,人生之氣,陽從左升,陰從右降。肝屬木,應春,位居東方,為陽生之始,主生主升;肺屬金,應秋,位居西方,為陰藏之初,主殺主降。左為陽升,右為陰降。肝體居右,而其氣自左而升;肺居膈上,而其氣自右而降。肝為陰之陽主升發,肺為陽中之陰主肅降。故有肝左肺右的說法”。很清楚地表明,《教材》對于“肝左肺右”之論,沒有新的解釋,隻是歸納了前人之說。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要解開“左肝右肺”之謎,必須擴大知識面,不能局限在《内經》範圍之内。而《内經》中許多重要基礎理論皆來自《周易》,所謂“醫理源于易理”,說明醫易是一脈相承的。若舍易論醫,《内經》中的許多秘密就難以完全揭開。
根據《周易》八卦,有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之分,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其卦形、卦象皆相同,區别僅在排列方位和順序不一:先天八卦為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後天八卦為離南坎北,震東兌西。《周易》認為,先天八卦以乾象天,是萬物之根蒂;坤象地,乃萬物生化之基礎。然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隻有乾陽與坤陰氣交,萬物始能資生。六十四别卦中的“泰卦”,就是乾坤陰陽二氣相交之象。《周易大傳今注》說:“泰之下卦為乾,上卦為坤。乾為天,坤為地,然則泰之卦象是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相交。天地相交,則萬物各遂其生”。所以,《内經》在《素問·天元紀大論》中說:“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又在《素問·六微旨大論》中進一步指出:“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于地;地氣上升,氣騰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化作矣”。又說:“何謂氣交?……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說明天地間存在着氣交運動,而人和萬物産生于氣交之中。那麼天地二氣又是如何進行氣交運動的?《素問·五運行大論》說:“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餘而複會也”。所謂“上”,指天氣;所謂“下”,指地氣。張介賓說:“上者右行,言天氣右旋,自東而西以降于地;下者左行,言地氣左轉,自西而東以升于天”。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
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所以,自然界的變化,必然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着人體的生理活動。因此,《靈樞·邪客》說:“人與天地相應也”。《靈樞·歲露》也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天地之間既然存在着氣交運動,那麼人體髒腑之間,也存在着髒氣升降出入相交運動。升降,可以說是體内髒氣之間的銜接;出入,可以說是人體内氣與大自然外氣之間的聯系。因此,升降出入運動是人體生命活動得以維持的保證。所以,《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
人類居于天地“氣交”之中,人出生後,人體已由先天轉入後天。《内經》在《靈樞·九宮八風》中所應用的就是後天八卦方位圖。這個後天八卦方位圖來源于《洛書》,《洛書》與人體生命科學的關系,主要在于《洛書》與髒腑的關系。《洛書》髒腑位置學與髒腑數字學,蘊藏着髒腑的生命特征。
《洛書》為人體髒象方位學奠定了基礎,以五髒而言:正北方為坎卦,坎屬水,水性寒,北方生寒,寒氣通于腎,故腎位正北方;正南方為離卦,離屬火,火性熱,南方生熱,熱氣通于心,故心位正南方;正東方為震卦,秉風雷之性,風氣通于肝,故肝位正東方;正西方為兌卦,兌屬澤,澤性涼,西方生涼燥,燥氣通于肺,故肺位正西方;中央屬坤土,土性陰濕,濕氣通于脾,故脾居正中。
《洛書》不但為人體髒象方位學奠定了基礎,而且為髒腑氣機升降确定了其運行方向。因水為至陰,故居于下,值陰之極位;火為至陽,則居于上,處陽之盛位;木主升發,故居于左,方位在東;金主收降,則位于右,方位在西;土為成數之母,故居于中。氣化運行,陰陽升降:心火下降,腎水上濟;肝木左升,肺金右降。此人身髒腑氣機升降之大略也。
根據《洛書》、後天八卦方位圖,我們清楚地知道其中“左右”二字,當然不是指人體的左右位置。這個“左右”不但是陰陽之道路,而且具有“地氣左轉,自西而東以升天;天氣右旋,自東而西以降于地”的運行方向。“左”,又代表東方春溫之氣;“右”又代表西方秋涼之氣。“人與天地相應也”,隻因肝之特征與“左”之特性相應,故以“肝”應“左”也;因肺之特征與“右”之特性相應,故以“肺”應“右”也。此乃《内經》“左肝右肺”之說之所由來也。
所以,我們将《内經》在《素問·剌禁論》中所說的一句話,“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腎治于裡,脾為之使,胃為之市”,作如下解釋:
“肝生于左”:生,《廣雅》:“生,出也。”出,《考工記》玉人注:“向上謂之出”。左,乃《五運行大論》中“下者左行”之“左”,張介賓注:“下者左行,言地氣左轉,自西而東以升于天”。故“肝生于左者”,謂肝氣從左向上升也。
“肺藏于右”:藏,《詞源》:“藏,潛匿”也。潛,《中華大字典》:“潛,沈也”,“沈,下也。”匿,《中華大字典》:“匿,藏也,避也”,“避,避席,下席也”。是知“避”與“匿”皆有“下”義。“潛匿”為同義詞連用。右,乃《五運行大論》中“上者右行”之“右”。張介賓注:“上者右行,言天氣右旋,自東而西以降于地”。故“肺藏于右”者,謂肺氣從右下降也。
“心部于表”:部,《集韻》:“部,總也,統也”。《荀子·五霸編》“名聲部發于天地之間”。注:“部,猶分布也”。表,《說文》:“表,上衣也”。段注:“上衣者,衣之在外者也”。以氣之出入升降言,以出入主外也。故“心部于表”者,謂心氣統管氣之出入,即心肺之氣分布于表也。
“腎治于裡”:裡,以升降主裡也,故“腎治于裡”者,謂心腎相交為氣機升降之本也。
“脾為之使”:之,指胃之水谷精微,故“脾為之使”者,謂脾為胃中水谷精微向上輸送也。
“胃為之市”:之,指胃中水谷,故“胃為之市”者,謂胃為水谷腐熟、雜聚之處,并以下降為順,有似市集也。
根據上述《素問·剌禁論》中這句話的解釋,就可以繪制出一張髒腑氣機升降運動圖:是以心腎分居上下(心屬南居上,腎屬北居下),心腎相交為升降之根本;以肝、肺各居其左右(肝屬東居左,肺屬西居右),為升降之道路;以脾胃居中(脾在胃之左向上,胃在脾之右向下),為升降之樞紐。其運動路線:由心火經肺金下降以滋腎水,腎水在心火的溫煦下經肝木上濟心火。脾之所以升,肝輔之也;肺氣降胃氣亦随之降也。如此心腎相交,生命于是乎立。
可見,《内經》“左肝右肺”之說,必須結合全句文字進行理解。其理全從《易》理而來,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說“中醫理論”太荒唐者,是其知識面不廣,不了解中國古文化之過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