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回族的傳統節日

回族的傳統節日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6 11:28:37

回族的傳統節日?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回族的傳統節日?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回族的傳統節日(有關回族傳統節日)1

回族的傳統節日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

開齋節:在我國陝西、甘肅、青海、雲南等地的回民穆斯林将開齋節亦稱為“大爾德”,流行在全國十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中,但信仰伊斯蘭教的十個民族的穆斯林在過節時又有許多本民族的特點和習俗。回族穆斯林的齋月,是伊斯蘭教曆九月(萊麥丹月)。回族穆斯林為什麼要封齋呢?據《古蘭經》載,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40歲那年(伊斯蘭教曆九月),安拉開始把《古蘭經》的啟示給他。因此,回族視齋月為最尊貴、最吉慶、最快樂的月份。為了表示紀念,就在每年伊斯蘭教九月封齋一個月。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現的日期而定。

古爾邦節:“古爾邦”,阿拉伯語音譯“爾德·古爾邦”,意為“犧牲”、“獻身”,故亦稱“宰牲節”、“忠孝節”。大部地區的回族稱為“小爾德”,是伊斯蘭教三大節日之一,一般在開齋節過後七十天舉行。回族為什麼要宰牲過古爾邦節呢?人類的古代先知之——易蔔拉欣夜間受到安拉的啟示命他宰殺愛子伊斯瑪儀獻祭,考驗他的信仰。易蔔拉欣把刀磨得閃閃發光,非常鋒利。并問他的兒子:“兒子啊,爸爸真的不忍心下手啊!你走吧。”但是,他的兒子儀斯瑪儀說:“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爸爸,我們是真主的仆人,來到這個世界隻為拜萬能至大的主。”當伊斯瑪儀側卧後,易蔔拉欣把刀架在兒子的喉頭上。這時他傷心痛哭,淚如溪流。這時,安拉派天仙吉蔔熱依勒背來一隻黑頭羚羊作為祭獻,代替了伊斯瑪儀。這時易蔔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頭一宰,羊便倒了。這就是“古爾邦”的來曆。其中那種對主的忠誠,以及孝敬父母的毅然決然,是後世人要學習的。是全人類學習的楷模 。

聖紀節:聖紀節,是紀念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由于穆罕默德的誕辰與逝世恰巧都在伊斯蘭教曆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稱“聖紀”。節日這天首先到清真寺誦經、贊聖、講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之後,穆斯林自願捐贈糧、油、肉和錢物,并邀約若幹人具體負責磨面、采購東西、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雜活都是回族群衆自願來幹的。回民把聖紀節這一天義務勞動視為是行善做好事,因此,争先恐後,不亦樂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