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春分的民間風俗有哪些

春分的民間風俗有哪些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18 21:59:54

春分的民間風俗有哪些?祭日春分祭日源于周代《禮記》:“祭日于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因而這一春分習俗便流傳下來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祭日雖然比不上祭天與祭地典禮,但其儀式也相當隆重明代皇帝祭日時,用奠玉帛,禮三獻,樂七奏,舞八俏,行三跪九拜大禮,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春分的民間風俗有哪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春分的民間風俗有哪些(詳解春分有哪些民間習俗)1

春分的民間風俗有哪些

祭日春分祭日源于周代。《禮記》:“祭日于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因而這一春分習俗便流傳下來。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祭日雖然比不上祭天與祭地典禮,但其儀式也相當隆重。明代皇帝祭日時,用奠玉帛,禮三獻,樂七奏,舞八俏,行三跪九拜大禮。

祭祖二月春分,人們要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是春分的習俗之一。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掃墓的時候,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各地有一種說法,謂清明後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戒火草戒火草是古時春分習俗,梁代宗懊《荊楚歲時記》中記載:南北朝時,江南人春分這天在屋頂上栽種戒火草,如此就整年不必擔心有火災發生了。從古時民俗角度可以反映出當時人們對防備火患的重視,也體現出人們對平安生活的美好向望。

逐疫氣春分習俗,安徽南陵把春分稱為“春分節”。當天黃昏,鄉村的兒童會争相敲打銅鐵響器,聲傳村外,東鄉叫“逐厭毛狗,北鄉叫“逐疫氣”,南鄉叫“逐毛狗,西鄉叫“逐野貓”。廣東陽江婦女在這天到山上采集百花葉,搗成粉末,與米粉和在一起做湯面吃,相傳可以清熱醒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