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與生活息息相關,什麼時候适合開始性教育呢?
香港護苗基金高級教育主任楊文慧(Elia)指男女之别是小孩最初接觸的性課題,當小孩有男女有别的意識便可以開始。
性教育除了認識身體和學習健康知識,Elia指另一需要因素是可從中學會保護自己。
Elia指當小孩知自己的身體結構與異性不同、男生和女生要分别上男女廁,便已經可以開始性教育
認識自己的身體亦是最初和很重要的一環,因為除了了解自己和異性的身體,更重要是讓小孩明白私人部位的重要性,從而學會保護自己。
Elia指過往到小學做性教育講座、談到與私人部位時,有學生哭起來,亦有學生透露爸爸在家不穿衣服,也逼他不能穿
這反映小孩可能是在未了解私人部位重要性情況下而受到傷害,如及早進行性教育,便能提高避開危險的機會。
不應給私穩部位改花名
女生和男生的私穩部位分别是胸部、臀部、陰部和陰莖,但很多爸媽們都覺得在年幼子女面前直呼性器官的名字很尴尬,普遍以「咕咕」、「雞雞」代稱,或以「下面」、「尿尿哪裡」來含糊帶過
Elia指這種方式或會扭曲小孩對私人部位的價值觀,會以為這是不能、不應、爸媽不喜歡提及的事,日後遇上問題時便不會主動求助。
有家長表示,偶爾會在家以外的地方需要提及性器官,例如帶小孩上廁所後說:「穿好褲沒有?藏好叽叽沒有?」等等,Elia指小孩需要認識性器官的正确名稱,生活中亦可以正确名字稱呼
同時要教小孩不應在公衆場合高聲提及或觸碰,因或會讓他人覺得尴尬或不禮貌。如果真的要說想相關内容,可教導小孩在爸媽耳旁小聲說話便可。
除了認識自己的身體,同時亦要認識異性的身體特徵,但不需要說得太詳細,例如教年紀較小的女孩認識男性性徵時,隻需提及男生私人部位的位置便可,不需把睾丸、陰囊、陰莖都詳細說明
可留待年紀較大時再深入認識,"認識自己和異性身體的目的是保護自己和學會尊重别人,要知道異性什麼身體位置不能碰。"
以工具輔助,寓學習于娛樂
雖然名為性教育,但亦不需如學校上課般正襟危坐地進行,Elia建議可以按小孩的能力和程度,選擇用布偶、畫具、繪本等各種工具來輔助,如果小孩還是兩、三歲的幼兒,簡單地指出器官的名稱和位置也可,如果小孩的理解能力較高、好奇心較大,便可選擇一些較詳細的工具。形式方面,以遊戲或共讀的方式也可。
以下3種方法和工具,家長不妨參考一下:
1:邊洗澡邊學習替幼兒洗澡時,父母可以邊洗邊說出用毛巾擦過的位置
“先洗一下脖子,這裡好多汗,然後再洗下胸部。除了去完廁所要用紙巾抹抹陰部,沖涼時都要特别清潔。陰部、胸部同臀部都係私人部位,除了穿衣服保護,也不可以随便給人看、給人摸。”
2:自制紙牌公仔
除了購買市面現在的布偶,家長亦可跟小孩一起自制紙牌公仔,用白紙分别畫出空白的身體和各個性器官,然後讓小孩像砌圖般把性器官放到适合的位置。亦可自制紙衣服,在換紙衣服過程教小孩要保護身體。
3:共讀繪本
繪本可以通過書店、網絡平台,深淺、詳細程度不一,家長可按小孩能力和程度選擇。
如果覺得有用,請轉發點贊,關注肥舅父,分享育兒經驗。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