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口紅利與人才紅利區别

人口紅利與人才紅利區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2 13:04:37

人口紅利與人才紅利區别?來源:中國證券報又到一年畢業季根據教育部統計,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820萬人,再創曆史新高,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人口紅利與人才紅利區别?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口紅利與人才紅利區别(從人口紅利到)1

人口紅利與人才紅利區别

來源:中國證券報

又到一年畢業季。根據教育部統計,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820萬人,再創曆史新高。

“盡管今年高校畢業人數創新高,就業壓力再次加大,但從學校統計情況看,今年就業率較高,就業形勢整體向好。”廣東科技學院就業指導中心辦公室副主任陳婷拿着尚未做好的統計表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說,初步統計,今年這個學校的本專科畢業人數4534人,已簽約人數4308人,就業率超過95%。

就業相對容易,招工更難,這是中國證券報記者在廣州、東莞兩地調研時了解到的情況。這一情況與廣東以往“就業難”和“招工難”并存的尴尬局面迥異。

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企業、專家和業内人士表示,這種不同折射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成效開始顯現,需轉型升級的企業越來越多,招工難度越來越大,這是個不可逆的過程。

他們認為,從短期看,采取“訂單式”人才培養、加大就業培訓力度是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和緩解企業招工難的重要舉措,也有助于落實剛剛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和下崗轉崗職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按實名制将就業服務落實到人,加大就業培訓和政策幫扶”。從長期看,随着我國新成長勞動力供給結構變化以及産業轉型升級加快,高收入、高技術将成為就業市場主流趨勢,經濟發展開始從向“人口紅利”要效益轉變為向“人才紅利”要效益,“人才紅利”潛力有待充分挖掘。

高校就業壓力緩解

在廣東科技學院校園裡,不少企業的招聘海報還整齊地挂在校園馬路兩側的宣傳欄上。

“校園招聘3月份進入密集期,5月份已基本結束。”廣東科技學院物流管理專業應屆畢業生向卓邊收拾行李邊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今年的校園招聘來了幾百家企業,但符合自己意向的并不多。“我拿着十幾份簡曆去招聘會現場,最後隻投了三份。一份投給了一家上市民企的市場營銷崗,一份投給德邦物流集團物流崗,還投了一家公司的編務崗。”

“沒想到3家公司都很快發出了面試通知。”向卓難掩興奮地說,上午投的簡曆,下午就參加面試,當天晚上就開始陸續收到簽約郵件。

“幸福來得太突然。”向卓打趣道,班裡很多同學跟他一樣,簽約意向一個接一個,感覺今年就業沒有想象中的難。

向卓觀察到的情況并非個案。智聯招聘最新發布的《2018年應屆畢業生就業力市場調研報告》也顯示,今年大學生求職壓力同比降低5%,就業預期向好。

“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經濟總體向好趨勢改善了就業預期。”智聯招聘高級職業顧問李強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受人工智能、移動終端、雲計算大數據等新型産業帶動,以及加工制造、傳統零售等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影響,勞動力市場人才需求有所增加,降低了部分高校畢業生的求職壓力。

面對3家公司的簽約郵件,向卓最終選擇了那家上市民企。跟向卓一樣,班裡80%以上的同學的就業方向是民營企業。

陳婷說,廣東民營企業多,用工需求大,對應屆畢業生吸納能力強,這是學校就業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去年就業的應屆畢業生中,有89.16%的畢業生選擇到民營企業工作。由于今年數據尚未統計完畢,最終結果還沒出來,但從目前統計看,今年情況跟去年差不多。”陳婷指着電腦上的數據說。

全國情況也是如此。智聯招聘調研報告顯示,2018年應屆畢業生實際簽約民營企業的比例高達58.62%,遠高于三資企業的14.35%和國有企業的17.85%。

“這說明民營企業依舊是吸納就業的絕對主力。”李強說,雖然雇主品牌的知名度還需要進一步打造,但已經具備了和國際企業争奪最佳雇主的實力。

招工變“搶”工

廣東制造業發達,民營企業衆多,對專業技術人才需求旺盛。陳婷說:“由于學校培養的這類人才供不應求,導緻學生一畢業就被企業搶走,搶不到的企業就出現人才短缺和招工難現象。”

搜于特集團便是其中一例。“現在去學校招聘不是‘招’而是‘搶’。今年公司的校園招聘節奏稍慢了些,導緻我們現在還未招到合适的人。”搜于特集團人力資源部經理黃小豔一臉愁容地說,公司今年計劃招聘大學畢業生100人,目前隻招到20人,剩餘80人的缺口還在想各種辦法解決。“以前網絡招聘能解決40%-50%的用工缺口。現在,能有效解決20%就已經不錯了,70%-80%的用工需求需要通過人才渠道去拓展。”

在黃小豔看來,今年招聘難度加大的主要原因是技術升級加快,公司專業技術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導緻人才缺口增大。

智聯招聘調研報告也顯示,在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崗位當中,技術類崗位無論期望簽約占比還是實際就業占比依舊最高。其中,期望就業占比為17.80%,同比上升1.10%;實際就業占比為23.13%,同比上升4.33%。實際簽約人數明顯超過期望簽約人數。

廣東彙嵘綠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付紅枚談到今年校園招聘情況時歎氣道,今年校招挺讓人傷心的,簽約率創曆年最低,僅為28.57%。

付紅枚說,公司今年特地加大高校招聘力度。可由于供需結構性矛盾的存在,公司需要的人才,一些學校沒有相關專業畢業生;有相關專業的學校,學生還未畢業。

無獨有偶,廣東凱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面臨校招難的情況。“往年公司人才缺口是200多人,今年增加到400人。”該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屈群峰說,随着國家“兩癌”篩查推進以及去年公司上市後IVD(體外診斷産品)業務的猛增,人才需求大幅增加。盡管近幾年很多院校加大了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等相關專業的設置,但由于行業發展較快,短期内所需人才難以到位。再加上人才互挖,導緻人才流動性大,企業用工缺口增加。

根據智聯招聘2018年調研,39.2%的已簽約應屆畢業生表示,簽約崗位與在校學習專業并不對口,同比小幅上漲了0.7%。

“該現象一方面反映出我國高校的專業設置和市場用人需求之間依舊存在比較明顯的結構性矛盾;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受國内新興産業和商業模式影響,對跨領域就業、多元化人才需求持續上升,大學生就業機會更多。”李強說。

在東莞市人力資源局宣傳科科長孫志銀看來,新一線城市崛起及内地就業環境持續改善,掀起新一輪搶人大戰,也是造成廣東當地企業招工難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杭州、成都、西安等新一線城市崛起,并在提高人才服務質量、簡化人才落戶手續、增加人才獎勵和實施政策等方面推出系列舉措,加強對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很多大企業不僅僅在一線城市,也會在杭州、成都等新一線城市布局。畢業生回老家就可以在大型企業工作,社會認同感更高。”孫志銀說。

根據58英才招聘研究院最新調研,在今年畢業生求職前的15位城市中,一線城市占比39.06%,新一線城市占比56.36%。随着新一線城市品牌效應提升和城市軟實力增強,人才“虹吸現象”顯著,畢業生到新一線城市求職占比逐年增加。

58英才研究院院長李妍表示,新一線城市人才新政使就業保障更完善,住房和競争壓力更小,吸引越來越多外地畢業生,使畢業生流動性越來越大。

“無論是對高校畢業生的吸引力,還是最終就業的實際吸納能力,新一線城市在針對2018年應屆畢業生的人才搶奪戰中已全面超越了一線城市。”李強說,對比2018年應屆畢業生實際簽約數據可以發現,實際簽約地點比例最高的依然是新一線城市,占比為34.47%,而一線城市的實際簽約率為29.29%。

“人才紅利”将逐漸釋放

就業相對容易,招工反而更難。

“這種反差主要是受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影響,也是中國經濟轉型順利推進的體現。”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從供給端看,我國新成長勞動力的供給結構已發生根本性變化。所謂新成長勞動力即達到勞動年齡、在社會初次擇業就業的勞動力。每年新成長勞動力規模為1500萬-1600萬人,其中高中及以上畢業生占80%,從事體力勞動的進城務工人員每年隻有100萬-200萬人。從需求端看,随着經濟轉型升級推進,新經濟新業态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倒逼企業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需要轉型升級的企業越來越多,招工難度越來越大,這是不可逆的過程。

張車偉認為,從廣東情況看,随着招工難加劇,“訂單式”人才培養方式會越來越普遍。

實際上,廣東已有不少企業正加快實施“訂單式”人才培養。廣東凱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跟杭州師範學院生物技術學院成立杭師凱普班,就是其中一例。

屈群峰介紹,杭師凱普班采取“3 1訂單式”技術應用性人才培養方案,即杭師凱普班學生大一到大三正常學習,大四上學期的周末課程,由企業技術骨幹授課,融入企業文化、産品、技術等,下學期到公司各個部門頂崗學習,進行操作技能培訓。畢業之後轉正為公司員工,參與公司技術合作和技術培訓。

不止是杭師凱普班,定向培養的搜于特班也開始在廣東一些學校成立。黃小豔介紹,搜于特班設立獎學金制,在學校開始招生的時候就确定為定向培養。“這種‘訂單式’培養方式有利于企業解決一部分人才緊缺問題。”

張車偉說,可以預見,随着人才技能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口紅利”将逐漸消失,“人才紅利”将逐漸釋放,“人才紅利”将成為經濟發展和産業轉型升級推動力。要最大限度挖掘“人才紅利”潛力,建立經濟、産業和人才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經濟發展推動産業升級,産業升級吸納更多人才,人才再推動産業發展。

中國人事科學院原院長吳江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初見成效,“中國制造”開始向“中國智造”轉變,經濟發展開始從向“人口紅利”要效益轉變為向“人才紅利”要效益,對勞動者素質提出更高要求,高收入、高技術成為未來就業市場主流趨勢。

吳江認為,現在大學生就業光靠學曆是不夠的,對專業素質要求更加突出,整個勞動力市場朝着專業化、技術化方向發展。沒有技術,就沒有崗位。技術含量高低決定着收入水平高低,企業将通過技術水平和專業化程度決定對人才的使用。(記者 倪銘娅 實習記者 江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