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秋剛至
夏夜燥去,晚風不涼
月已滿,未到中秋先賞月
院中一張桌、一家人、一輪月
壇滴槐花露,香飄柏子風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
傳說中元節這天,地府會放出全部鬼魂,讓已故的祖先回家團圓,因此中元節被稱為鬼節。類似于墨西哥的亡靈日。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時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農曆七月十四日。
古時三元,又稱三官大帝,乃天官、地官、水官三位誕辰。
上元—-天官賜福,
中元—-地官赦罪,
下元—-水官解厄,
三官亦是道教的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也稱三清大帝。
七月半,中元至,地官誕,地府慶。
這一天鬼門大開,逝者歸家亦求團聚。月滿時分,總是倍思親,宰雞殺鴨,焚香燒衣,人間家家備祭品,等候親人魂歸來。
古時,中元節有很多舊俗,比如路邊點火,河中放燈。說白了,都是為了給鬼出行提供方便,給他們照亮回家的路。等到來年,農曆三月清明時分,陰氣開始下降的時候,也是鬼魂入地回府,回墓的時候了,所以我們要在清明時節去掃墓,整墳除草,幫他們做好保潔工作。
清明節和中元節,這二個鬼節是前後首尾呼應的。
一個是讓送祖先鬼魂回墓地,
一個是讓接祖先鬼魂回家祭祀。
中元節曾是中國八大節之一,因近代曆史原因盛況不再。
過去不少人會在舊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衆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
凡新喪人家,照例上新墳,為防鬼魂作怪,也祭孤魂野鬼,民間設道場,請法師做法,去冤鬼怨氣,超度亡靈,祈福吉祥。
較為隆重者,甚至請來僧、道誦經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地藏菩薩、目連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請藝師扮演驅魔大神鐘馗(有的是請藝師操控鐘馗之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氣。
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盡,須更衣防寒,與人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相近。
中元節,亦是佛教的盂蘭盆節。
古印度行者,以各種藥物置于缽盆内搗藥,救治信徒,另有一說是佛歡喜日,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佛陀于當日考究衆弟子的功課,通常都是精進成長,故稱佛歡喜日。
佛陀十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健蓮尊者"修成正果,運用神通尋找已故母親在地獄餓鬼道受苦....目健蓮闖入餓鬼道,以缽中蓮花欲喂食餓的俺俺一息母親,結果近口即化為炭火,目健蓮大哭,願以自身功果全部迥向母親脫離餓鬼道⋯⋯
孝感天地,是故,才有每年農曆七月十四盂蘭盆節,先人可以接受後人在世的盡孝,享受供養。
無論是鬼節,還是佛教的盂蘭盆節,對與普通人來說,對天地萬物存有敬畏之心是必須的。
你看不見的,不代表不存在。
人在做,天在看,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怕見鬼的……二哥的建議是:減少自己身上的負能量,守住自己心神,讓自己的陽氣更強大一些。
今天是中元節,萬鬼出動,奉勸各位,少走夜路,趁天黑前,一定要早回家,最好讓孩子晚上不要出門。
最後,做人盡量善良。鬼和人一樣,不是所有的鬼都會害人,甚至鬼有什麼可怕的,更可怕的不該是人心嗎?
附送30部鬼片,适合今晚消遣
最後偷偷念個經:
讀者平安。
中元節平安。
九月平安。
二〇二〇平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