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立秋飲食宜忌

立秋飲食宜忌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6 14:37:42
立秋之後,無論多忙,建議吃“3紅,忌3樣”,老傳統别忘,安穩入秋

立秋飲食宜忌(立秋後無論多忙)1

眼下正處于三伏天,三伏天還沒過,立秋已經來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三個節氣,預示秋天即将到來。立秋,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斂也。涼風至【《禮記》作盲風至】。西方凄清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立秋作為秋天的開始,帶來的是滿地的金黃,秋天的到來也帶來了收獲的季節,老話:春播、夏長,秋收、冬藏。

立秋飲食宜忌(立秋後無論多忙)2

立秋并不是秋天到來的标志,盡管有“立秋之日涼風至”一說,但是,諺語“秋後一伏熱死人”、“三伏不盡秋到來”,古人把立秋分三候,每候五天,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有詩曰:世間最有蟬堪恨,送盡行人送盡秋。既說明曆法如何規定伏天的,同時也表明立秋節氣内還會有一段熱天等到秋蟬哀鳴的時候,說明秋天真的來臨了,

立秋之後,無論多忙,建議吃“3紅,忌3樣”,安穩入秋。3紅:1、紅蓮

立秋飲食宜忌(立秋後無論多忙)3

有詩雲:夏欲盡頭秋欲初,紅蓮沉醉白蓮酣。蓮子是一味很有價值的中藥,為滋補元氣之珍品。紅蓮子外表為紫紅色,長橢圓形,是蓮子成熟後從蓮蓬中取出來,除去果皮幹燥後即成,實際是比白蓮子多保留了種皮部分。而紅蓮子經過加工去皮後就成為白蓮子。蓮子分紅蓮和白蓮,紅蓮補血白蓮補氣,秋季紅蓮比較适宜,紅蓮子具有清熱瀉火、補充營養的功效。

推薦吃法:三紅米糊

立秋飲食宜忌(立秋後無論多忙)4

頭一天晚上準備好紅棗、紅米、紅蓮子,可搭配其他材料按自己喜好少量添加,總重量約80克。将材料清洗幹淨,放入料理機中,按下預約按鈕,第二天早上,結束後喜歡甜的放适量綿白糖,不放糖棗味更濃重一些。

2、紅苋菜

立秋飲食宜忌(立秋後無論多忙)5

語說:六月苋,當雞蛋,七月苋,金不換。紅苋菜所含的蛋白質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體吸收,所含胡蘿蔔素比茄果類高2倍以上,紅苋菜含有豐富的鐵,可以預防和治療缺鐵性貧血,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有利于強身健體,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有"長壽菜"之稱,紅苋菜富含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而且不含有草酸,不影響鈣質吸收,非常适合老年人及小兒補充鈣質。

推薦吃法:紅苋菜炒飯

立秋飲食宜忌(立秋後無論多忙)6

紅苋菜洗淨,稍微甩幹水,切碎,蒜切末,鍋中放油,放蒜炒香,放紅苋菜碎翻炒,把米飯倒進鍋裡翻炒,适量調味即可出鍋。

3、赤小豆

立秋飲食宜忌(立秋後無論多忙)7

很多人一直分不清楚赤小豆和紅豆的區别,認為它們是同一種食物,其實不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如此記載赤小豆“三青二黃時即收之,可煮可炒,可作粥、飯、馄饨餡并良也”。赤小豆的外形要偏細長一些,味甘性平,可入藥,有消熱毒,散惡血,健脾胃的功效,同時更偏向“食補”,十分适合在燥熱的秋季食用。

推薦吃法:赤小豆鯉魚湯

立秋飲食宜忌(立秋後無論多忙)8

碗湯,是用赤小豆鯉魚冬瓜煲湯,赤小豆50克,冬瓜200克,一條500克以上的鯉魚,陳皮10克一起熬湯,赤小豆(紅豆)洗淨,用清水泡6小時,泡透泡軟為至。鯉魚宰洗幹淨,去掉腥線。将冬瓜、赤小豆、陳皮、鯉魚、姜全部放入砂鍋中,加适量水。煲至水滾,用小火煲1小時,盡量少放鹽和其他調料,喝湯吃魚,醫家認為,鯉魚本身就是利水的食物,和冬瓜、赤小豆一起煮以後,作用就更加強了,适合一家大小飲用,十分适合在燥熱的秋季食用。

忌3樣1、忌辛辣燥熱之物

立秋後“幹燥易上火”,這時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如尖辣椒、胡椒等,多食甘涼滋潤的食物,尤其是生姜,俗話說:“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立秋有“貼秋膘”的習俗,很多人都大魚大肉補起來,其實剛入秋腸胃還是比較脆弱,應少吃油膩食物。

2、忌寒涼之物

在酷熱的夏天,人體消耗非常大,經曆了各種燒烤、啤酒、冷飲的曆練,嘴巴最快活,而脾胃功能卻減弱了,脾胃相對較虛,應少吃些寒涼食物。飲食清淡也不是不補,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3、忌以藥代食

秋季進補,以食物為主。藥補不如食補,食物是用來養生的,食補應以潤肺生津、易消化的食品為主,如奶制品、魚、瘦肉、禽蛋、豆類、新鮮蔬菜,多吃山藥能補脾胃,生活中常見的核桃、花生、紅棗、扁豆、藕等也都是進補的佳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